元代财政见怪不怪(全文)_司空见惯与见怪不怪

爱造句 4年前 (2021-05-27) 句子网 215 0

元代财政见怪不怪, 元代财政见怪不怪,元代财政见怪不怪,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南北异制>   元代在沿袭辽、金和南宋旧制的基础上,保存了经过改革后的某些蒙古旧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元代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加强了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但统治者为适应和强化对各民族的统治,公开地把各民族按照族别和征服地区先后划分为四个等级,即蒙古、色目、汉人、南人。>   不同等级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和赋税负担上的待遇不平等,从而形成了以蒙古贵族为中心、由各族地主阶级参加的、对各族人民进行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封建王朝。与其种族统治相适应,元代赋税的特点是南北异制。元代对各族、各地人民实行分而治之的封建专制,其强烈的种族统治色彩带来了赋税上的南北异制:不仅在田赋上南北异制,其他赋税也是南北各异。具体情况是:北方行税粮、科差等赋役差发制度:税粮分为丁税和地税两种。丁税每丁粟二石,地税每亩粟三升。诸色户计按照各种规定分别交纳地税和丁税中的一种。儒、僧道户种地纳地税,不纳丁税。军、站户也不纳丁税,并且可免四顷的地税,其余按亩课征。对河西中兴路(今宁夏银川)、西宁州(今青海西宁)等三处人户也征地税。就计丁课税的原则而言,元代北方的税粮制度与租庸调制有相似之处。>   但由于诸色户计之间相互买卖土地以及其它一些原因,在征收税粮时经常出现混乱和纠纷,往往有一户并纳二税的现象发生。科差包括丝料和包银两项。科差的征收对象,主要是一般民户。科差征收按元管、交参、漏籍、协济四类户别而不同。包银蒙哥时代定为四两。其中二两输银,二两折收丝绢、颜色等物。到中统四年,全部以钞输纳。至元四年五月,又下令按缴纳包银的数额,每四两增纳一两,以给诸路官吏俸禄,是为俸钞。>   元代江南赋税,与南宋相同,即继续征收秋税和夏税。两税之中以秋税为主。征科江南夏税之制,定于成宗元贞二年。但在成宗以前也征江南夏税。江南征夏税的地区,实际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世祖年间开始科取的地区,即江东和浙西。另一类地区包括浙东、福建和湖广行省北部。>   夏税的征收办法和数额,一般也以南宋旧例为根据,各地不尽统一。有的地方以土地等级摊派实物,或者再折收价钞。大部分地区以秋税征粮额为基数,再按一定比率折收实物和钞币。凡秋税一石者,输夏税一贯或一贯半,或一贯七百文,或二贯、三贯乃至三贯四钱之上。其基本办法是:因其地利之宜、人民之众,酌其中数而取之。至于江南的秋税征取,主要是征粮。但个别地区也有以部分税米折钞征收的。江南也有科差。一是户钞,相当于北方的五户丝。二是包银。但江南征收包银的范围有限,时间也相当短。另外,无论南、北方,除了正额税粮外,元廷还要征收附加税粮,其名目繁多,如鼠耗 、分例等,这类追加剥削,数量惊人,有时超过正额。>   盛行包税制>   大规模、长时间地实行包税制,是元代赋税的又一特点。包税,元代称为扑买或买扑。即政府不设征管人员、由商人通过招标投标的方式对一个地区或税种进行承包,少收赔补,多收留成,粗看起来似乎剩却了税收征管人员,节省了征管费用,增加了财政收入,其实贪得无厌的承包商人从中谋利加倍征收,既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又破坏国家赋税正常征收制度,有百害而无一利。中国的包税制虽历朝皆有,但至元朝,包税的数额、范围等均为历代所不及。元代之大兴包税,不仅大包商税和杂课,连素称正课的田赋也实行包税。元代包税制以元初最盛,但中后期犹有余毒。>   元初实行的包税制,与官府征管工作不健全有关。赋税征管力量的薄弱,自然给商人承包税课提供了契机;而商人与权贵的相互勾结,为获得最大的赢利而企图承包某项税款,在某一时期也迎合了统治者的要求,这是元代包税制盛行的重要原因。>   从长远观点看,包税制既不利于税收收入的提高,也不利于减轻百姓的负担。从前者看,国家税收收入不能随着经济发展而提高;从后者看,豪强之家承包赋税,肆意扩大征税范围或提高税额,恣意刁难和勒索百姓以弥补他们包缴的税款,而财富则集中到豪强手中。这对国家正常赋税制度的破坏作用是巨大的。可以说,包税制也是元王朝官逼民反迅速走向败亡的动因之一。>   以钞票救财政>   元代统治者,为了挽救长达百年的税收危机,进行过多次改革,但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明显的作用,最终统治者把希望寄托在货币的投放上。元世祖时期,阿合马改革中,首次运用增加货币发行量来弥补财政赤字。开始发行的不多,每年发行中统钞大致在80万一100万锭,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但到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卢世荣主持改革时,由于财政状况恶化,发行中统钞多达300万锭,结果钞值大贬,物价飞涨了十倍。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桑哥主持改革时,财政状况日趋恶化,物价高涨。于是每年又发行至元钞50万锭,与中统钞并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通货膨胀。>   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元武宗即位后,为了摆脱财政的困境,下令变更钞法,发行“至大银钞”,致使钞币大幅度贬值。元仁宗时期,财政更加恶化,鉴于货币的混乱,只好废止了至大银钞,专用至元和中统钞。但后来迫于财政恶化,又开始加大货币量的发行。结果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的风潮达到了无法制止的程度。元代末年,由于财政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元顺帝即位,丞相元脱脱进行了两次改革。第二次改革主要是实行变钞弥补财政赤字,开始推行“至正交钞”,同时发行“至正通宝钱”。结果通货膨胀,物价腾贵,价逾十倍,货币贬值,形同废纸,加速了国家财政的彻底崩溃。>   (作者系中央财政大学政学院教授、财政系副 主任)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