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

爱造句 3年前 (2021-10-21) 经典造句 122 0

病证:bìngzhè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病症。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一折:“这半途中染了一场冻天行的病证。”《水浒传》第一○八回:“宋江闻报,把那忧国家、哭兄弟的病证退了九分九釐,欣喜雀跃,同众将拔寨都起。”鲁迅《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倘说:坐在家里,不大走动的人们很容易生胃病。孔子周游列国,运动王公,该可以不生病证的了。”

1、系指卒然音声不出的病证。

2、系指舌头卒然肿胀的病证。

3、书中将病证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并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证候归纳出症状特点,病变部位、损及脏腑、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辩证治疗的依据

4、系指黑睛上生黑珠子如蟹目状的病证。

5、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即肾瘤、脂瘤、肉瘤、脓瘤、血瘤、石瘤,参见瘤条。

6、系指黑睛破损,黄仁从破口突出如珠,形似蟹眼,周围绕以白翳,眼痛剧烈的病证。

7、另外,胆气不降,不能制约肝的疏泄,有可能导致肝的升发太过出现头晕,头胀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肝气上逆的病证。

8、每卷一门,分为提纲门、内因门、外体门、上窍门、胸膈门、腹胁门、腰膝门、下窍门等八类,每门罗列相应的若干病证。

9、伤酒,病证名。

10、以龈肉萎缩、齿根宣露、牙齿松动、经常渗出血液或脓液为特征的牙科病证。

11、突发头目昏晕旋转,伴有恶心、呕吐的病证。

12、系指卒然听力下降甚或听力丧失的病证。

13、该书重点论述产后病证。

14、《医略六书?杂病证治》:“鬼箭风:遍身疼痛如钻,或偏手足如刺,俗名鬼箭。

15、中毒气吐下病证名。

16、气虚头痛,病证名。

17、①昏冒神志不清的病证。

18、杨士瀛,字登父,号仁斋,生卒不详,三山(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出身于世医家庭,自幼习医,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典医籍及历代医学名著研究颇深,在脉学、伤寒、儿科及内科杂病方面有一定成就,所撰《伤寒类书活人总括》7卷,乃总括张仲景《伤寒论》及朱肱《类证活人书》,并参附自己的学术见解而成,每条都冠以歌诀,便于后学记诵,其《亡斋直指方论》26卷,融会前人效方及自家经验,据证释方,对内科杂病证治作了综合论述,示读者以规矩准绳

19、卷1为伤寒总例,卷2~7为六经病证、合病、坏病、狐惑、百合病、瘥后诸病、阴阳易、春温、夏署、秋疟等,以及妇人、小儿伤寒。

20、对俞根初“三化”学说实质进行了剖析,指出“三化”学说是阐明四时外感病证的演变规律的学说,它紧扣外感病的病机,为治疗外感病证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1、头风眩晕,病证名。

22、甚或瞳神被膜障内遮、视力锐减的病证。

23、奇经八脉病证辨析之五

24、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金匮要略》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技能;掌握杂病辨证论治的规律,拓展临床思路,提高对疑难病证的综合分析与处理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古典医籍的阅读能力。

25、《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肠风脏毒,自属滞下门。

26、伤寒病证的发生、演变、治疗、预后情况与脾胃密切相关。

27、血崩亦称崩中、暴崩,指妇女不在经期而突然阴道大量出血的急性病证。

28、在外感热病辨治规律的探讨方面,时逸人突破历代医家已有的成见,将伤寒与温病中非传染性病证进行了整和,提出了“时令病学”的新命题。

29、此书分述风、破伤风、疠风、伤寒、咳嗽、吐、热疟、眼、衄血、消渴、疮疡诸病证。

30、脏腑兼病证动物模型研究

31、伤暑腹痛,病证名。

32、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脏病证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脾肾三脏盛损。

33、她出现黄疸和39 . 5的发热。陈湘君治疗发热病证的经验

image.png

34、②足少阳经经气厥逆所致的病证。

35、临床上郄穴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臓腑的急性病证。

36、【说明】久疟,指疟疾积久不愈,表里俱虚,客邪末散,真元未复,稍劳即发之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之难治性疟疾。

image.png

37、心包受邪出现的病证与心是一致的。

38、摘要带疱疹为皮肤上出现簇集水疱,经常沿着身体一侧形成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疱疹性病证。

39、系指鼻中赘生肉瘤,闭塞孔窍,气不宣通的病证。

40、舌本烂,病证名。

41、适应证:烂喉痧、喉癣、喉蛾、喉痛、喉风、喉痹等病证。

42、伤寒嗽,病证名。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