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田:cìtiá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君主恩赐田地给臣下。《史记·平準书》:“天子乃思卜式之言,召拜式为中郎,爵左庶长,赐田十顷,布告天下,使明知之。”2.指所赐予的田地。《南史·王骞传》:“騫旧墅在寺侧者,即王导赐田也。”
1、《宣和画谱?胡?》载五代胡?有《番部牧马图》、《番部射雕图》等。政和间,宋徽宗召田佑恭入朝,厚赐田佑恭,拜为番部长,统领思州疆土。
2、《老学庵笔记》卷一:“欲与一武官,而其人不愿,乃赐田十顷免徭役杂赋云。
3、合无乞就近闽地方,拨赐田庄、庐屋,俾免流移之苦,且获养赡之资;则蒙高厚之生成,当誓丹青以衔结。
5、原多民办,后经朝廷敕额、赐田、奖书、委官,遂成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中心。
6、赐田十顷,谷五百斛,钱二十万,以明清忠俭约之节焉。
7、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乃赐田十顷,免徭役杂赋。
8、又论:“赐田勋戚,豪夺相先,陵轹州县,惟当赐金,使自求之。
9、旧时这一类书院,原是私人研究学术和聚徒教授的场所,后经朝廷敕额、赐田、奖书、委官,遂成半民间半官方性质的地方教育中心。
10、宋宋祁《赐田况让职不允诏》:“嘉此成效,已令进秩,何循谦执,乃乞让还。
12、其家人住岙山卫(当时实行屯田制)皇上赐田400亩,皿器若干件。
13、乃于所赐田内,多莳竹木,盛构堂宇,并凿池沼以环之,有终焉之志。
14、命给公侯岁禄,将赐田归还官府。
15、《说嵩》云“(真宗)特于嵩山阳置书院(嵩阳书院此时还叫太室书院)处之(种放),赐田以赡生徒”。
16、诏追封其父祖王号;以伯牙吾台?燕铁木儿既为右丞相,乃不置左丞相,使独掌政务,诏告天下,谓其功勋卓著,“宜专独运,以重秉钧”,“凡号令、刑名、选法、钱粮、造作,一切中书政务,悉听总裁”,诸王、公主、驸马、近侍和所有官员都不得越过他奏事;命艺文监刊行其《世家》;命礼部尚书马祖常撰碑文纪其功,赐题《太师太平王定策元勋之碑》,诏于红桥南为其建生祠,树纪功碑,并亲祀其生祠;命于兴圣宫西南侧为其建居弟;诏以其子塔剌海为养子;此外还多次赏赐田地、鹰坊、金银、宫女等。
17、神宗弟潞王就封卫辉,赐田四万顷。
18、允许土地买卖:贵族官僚的永业田和赐田,可自由出卖。掌园宅、口分田、永业田及荫田,后废置不定,不设时,职归司户。
19、不仅如此,还新见赐田地子、公廨地子等官田地子。
20、这类官寺,往往由政府附赐田庄,以为寺产。
21、沁水已传新辟墅,?杜方闻更赐田。
22、原有的私田、园宅地、桑田(麻田、世业田、永业田)、官人永业田、勋田、赐田等,属私人所有。
23、太上然之,升选锋都统制,赐田六十顷。率领的“选锋队”。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