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霄:tàixiāo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天空极高处。南朝梁陶弘景《周氏冥通记》卷四:“太霄何冥冥,灵真时下游。”唐杨炯《老人星赋》:“瞻太霄而踊跃,伏前庭而俯僂。”明屠隆《綵毫记·仙官列奏》:“荡累神宇澄,遗尘太霄逈。”
1、《太霄琅书经》云:“人行大道,号曰道士。
2、时遇恩度为道士,隶籍于至真观,太霄时年两岁也。
3、明屠隆《彩毫记?仙官列奏》:“荡景神宇澄,遗尘太霄?。”明屠隆《彩毫记?为国荐贤》:“燕镐皇恩渥,横汾圣藻雄。
4、王母命上元夫人授给茅盈的弟弟茅固、茅衷《太霄隐书》、《丹景道精》等四部宝经。
5、(《高上太霄琅书文帝章经》)。
6、据《太霄琅书经》,“人行大道,号曰道士。
7、《太霄琅书经》谓:“人行大道,号为道士。
8、卷二三:“太上遣宝车来迎,上登太霄,游宴紫极。
9、王母手拿着《太霄隐书》,命侍女张灵子拿着表明学道决心的盟约授给茅盈弟兄三人,然后西王母升天而去。
10、《太上太真科经》《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并谓以道为事,则称道士。
11、明屠隆《彩毫记?仙官列奏》:“荡景神宇澄,遗尘太霄?。其次,穆王乃钦尚遗尘,为建祠修观,召幽逸之人,置为道士。
12、太霄玉帝,总御冠灵真,威德耸天人。
13、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太霄),天有九天。
14、太霄正雷,色紫,雷精呈紫阳之态,光芒万丈,起于混沌之中,天地得此雷,千变万化,人得此雷,修五雷法,可感天地、动鬼神,呼吸风云雷雨,无所不至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