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
3、【示例】《隋书?刘?郑译等传论》:“言追昔款,内怀觖望,耻居吴、耿之末,羞与绛、灌为伍。
4、《隋书?炀帝纪上》:“笃疾之徒给侍丁者,虽有侍养之名,曾无周赡之实,明加检校,使得存养。
5、〖出处〗《隋书?礼仪志四》:“苟别君臣同异之礼,恐重纸累札,书不尽也。
6、南朝梁陶弘景撰《真灵位业图》,共分七个神阶,元始天尊列为第一神阶的中位,《隋书?经籍志》也载:“道经者云:有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
7、《隋书》被称为八书,史称“二史八书”。
9、苏祗婆曾向郑译传授了龟兹乐调“五旦七声”理论(《隋书?音乐志》)。
10、最早记载撒尔嗬起源的历史文献应为《隋书?地理志》,其记:“南郡、夷陵……清江诸郡多杂蛮左”,“其左人则又不同,无哀服,不复魄。
11、《隋书?外戚传?独孤?》:“?婢徐阿尼言,本从?母家来,常事猫鬼。隋书独孤皇后传:“独孤皇后异母弟独孤迤,以猫鬼巫蛊咒诅于后,坐当死。
12、《隋书?越王侗传》:“奉讳之日,五情崩陨,攀号荼毒,不能自胜。
13、〖示例〗《隋书?杨约传》:“自古贤人君子,莫不~以避祸患。
14、《隋书?乐志下》:“皇恩已洽,灵庆无垠。
15、《隋书?天文志上》:“日为阳精,光曜炎炽,一夜入水,所经焦竭。
16、《汉书》和《隋书》如同司马炎在《论六家之要旨》中将先秦诸子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一样,将先秦诸子分为“九流十家”,并且也将各家的学术从渊源、旨归等方面予以界定和评述。
17、《隋书?炀帝纪下》:“秋七月壬子,荧惑守积尸。
18、《隋书?儒林传?刘炫》:“余从绾发以来,迄于白首。
19、《隋书?地理志》:“昌阳县有巨神山。
20、《隋书?食货志》:“其无贯之人,不乐州县编户者,谓之浮浪人。
21、《隋书?李安传》:“朕每念诚节,嘉之无已,懋庸册赏,宜不逾时。道悦表谏曰:“臣闻博纳舆言,君上之崇务;规箴匡正,臣下之诚节。
22、《隋书?河间王杨弘传》:“庆倾曲,善候时变。
23、《隋书?礼仪志七》:“典?赞引,流外冗吏,通服之,以?。
24、《隋书?五行志上》:“开皇中,房陵王勇之在东宫,及宜阳公王世积家,妇人所服领巾制同槊幡军帜。
25、再从古之“小说”的功能来看,《隋书?经籍志》“子部?小说家”云:“古者圣人在上,史为书瞽为诗,公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而庶人谤。
26、《隋书?礼仪志一》:“威香散馥,零露凝甘。
27、《隋书?卢思道传》:“思道援笔立成,文无加点,神举嘉而宥之。
28、《隋书?经籍志一》:“又聚魏已来古迹名画,於殿后起二台,东曰妙楷台,藏古迹;西曰?迹台,藏古画。
29、《隋书.礼仪志》:“[直阁将军]平巾帻,绛衫,大口?褶,银装两裆甲。
30、出处《隋书?经籍志一》:“遭时制宜,质文迭
31、在几十年的教学和研究生涯中,除明清史外,先生先后开设过“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元明清史”、“中国近代史”等多门断代史和“文论”、“古地理学”、“校勘学”等多门专史,并先后发表了《发羌之地望与对音》、《隋书?西域传附国之地望与对音》、《隋书?西域传薄缘夷之地望与对音》、《历史上的人滇通道》、《关于丝绸之路》等民族史和中外交通史方面的论文。
32、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炀帝击败吐谷浑伏允主力后,又设置“西海郡”,郡治多至伏俟城,海晏、刚察仍属期管辖(见隋书)。
33、《隋书?经籍志一》:“俗儒趋时,益为其学,篇卷第目,转加增广。
34、《隋书?齐王?传》:“京兆人达奚通有妾王氏善歌,贵游宴聚,多或要致,於是展转亦出入王家。
35、爱读古代诗文的人,对“温树”、“温室树”这个典故大概不会陌生,如“欲言温树三缄口,闲赋宫词八斗才”(唐?徐夤《献内翰杨侍郎》诗);“诏下初辞温室树,梦中先到景阳楼”(唐?刘禹锡《送李仆射赴镇》诗);“忠慎有逾于温树”(《金石萃编》卷四十八《褚亮碑》);“古人不言温树,何足称也”(《隋书?李德林传》)。
36、《隋书?梁睿传》:“谦将赵俨、秦会,拥众十万,据?为营,周亘三十里。
37、出处《隋书?王孝籍传》:“况怀抱之内,冰火铄脂膏,腠理之间,风霜侵骨髓,安可?舌缄?(唇),吞声饮气,恶呻吟之响,忍酸辛之酷哉!
38、《隋书?经籍志四》:“道经者,云有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