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论

爱造句 3年前 (2022-01-02) 经典造句 232 0

至论:zhìlù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指高超的或正确精辟的理论。《淮南子·精神训》:“藏《诗》《书》,修文学,而不知至论之旨,则拊盆叩瓴之徒也。”汉徐干《中论·贵言》:“或有周乎上哲之至论,通乎大圣之洪业,而好与俗士辨者何也?”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八:“阮亭奉为至论,冯钝吟笑为谬谈:皆非知诗者。”

1、鲁迅《坟?文化偏至论》:“《民敌》一书,谓有人宝守真理,不阿世媚俗,而不见容於人?,狡?之徒,乃巍然独为众愚领袖。

2、至论乐生之志,千载一遇,大业至公,天下为心,直欲气吞云梦,令人有击缶之慨。

3、另有《外科一得录》、《喉痧至论》及《过氏医案》,均有多种刊本行世。

4、《唐故相国李公集纪》:“今考其文至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

5、宋代苏轼《刑赏忠孝之至论》:“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

6、《坟?文化偏至论》:“其词秩然有条,各分大义,炳如观火

7、同时,奕绘又不是个墨守文化陈规的人,在《千里镜》、《寒暑表钟》、《登观象台》等作品中,对刚刚传入中国的西方科学技术倍加赞赏,提出“拘人守成说,至论岂终湮”,表示了成果学习的意见。

8、鲁迅《坟?文化偏至论》:“诚若为今立计,所当稽求既往,相度方来。

9、我文宗显皇帝、穆宗毅皇帝委重督抚,而中兴奏绩,重内轻外之说,帖括陈言,非救时至论也。

10、鲁迅《坟?文化偏至论》:“诚若为今立计,所当稽求既往,相度方来,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

11、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已而教皇以其权力,制御全欧,使列国靡然受圈。

12、《东坡题跋》称:“‘蔡君谟独步当世'此为至论,君谟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就其所长而求其所短,大字为小疏也。

13、至论帑藏、尤看旺气与飞星。

14、《彖》至论一卦之体,故曰“密云不雨”。

15、晋臣口陈甚悉,至论及两税折变,天威稍霁,首肯久之。

16、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即其他评骘之士,以至学者文家,虽意主和平,不与世迕,而见此唯物极端,且杀精神生活,则亦悲观愤叹。

17、唐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书》:“今研?至论,渊乎有味,非游言架空之徒,喜未尝不至?也。

image.png

18、《坟?文化偏至论》:“将使文化之纯粹者,精神益趋於固陋,颓波日逝,纤屑靡存焉。

19、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顽愚之道行,伪诈之势逞。

20、出处:宋?苏轼《刑赏忠孝之至论》:“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及规入见,面谕曰:“宋人轻犯边界,我以轻骑袭之,冀其惩创告和,以息吾民耳。

21、>》:“所贵圣人至论兮,顺天性而断谊;物有欲而不居兮,亦有恶而不避;守孔约而不贰兮,乃?德而无累。

22、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顾若而人者,当其号召张皇,盖蔑弗托近世文明后盾,有佛戾其说者起,辄谥之曰野人,谓为辱国害?。

23、又云某一拳击断巨磨石,单掌劈碎八块砖及前纵一丈,后跃八飞,果能如此,仅不过愚人局部功夫耳,则必将走入废人途径,此且不谈,然都不得以拳道目之,以上所谈,世为都以为特殊奇士,若与通家遇,则毫无能为,至论飞檐走壁,剑侠之说,此皆小说家梦想假造,只可付之一笑,如开石头,过刀枪,乃江湖中所谓吃托之流,此下而又下不值一道。

24、窃尝诊男科虚损诸疾,每以轩歧之至论弘旨、仲景之肾气丸方,屡起沉疴,殊觉神圣工巧之至矣。

25、当时媒体报道,两人的感情突飞猛进,一度达至论及婚嫁的阶段。

26、嘉?二年登进士第,所作诗文《刑赏忠厚之至论》为主考官欧阳修推赏,日:『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27、鲁迅《坟?文化偏至论》:“诸凡事物,无不质化。

28、鲁迅《坟?文化偏至论》:“是故今所谓识时之彦,为按其实,则多数常为盲子。

29、《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或清白忠勤,或姿才卓茂,皆社稷之桢干。《坟?文化偏至论》:“惟有刚毅不挠,虽遇外物而弗为移,始足作社会桢干。

30、《答饶州元使君书》:“今研?至论,渊乎有味,非游言架空之徒,喜未尝不至?也。

31、企业或个人在申请参会时,须将参会费用400元(国际、国内统一价,不含食宿、交通)汇入大会账户,在十个工作日内将参会人员名单与相片ems至论坛部,供制作论坛代表证,代表证于报到时领取。

32、自言“登闻君至论之时,忘我笃疾,明?之不相逮,何其远也”!

33、【出处】鲁迅《文化偏至论》:“而辁才小慧之徒,则又号召张皇,重杀之以物质而囿之以多数,个人之性,剥夺无余。

34、如魏晋时代的嵇康,不苟同于司马昭集团,一篇《与山巨源之绝交书》写得酣畅淋漓,最后招致杀身之祸,“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曲《广陵散》成为其千古悼音;明代的方孝儒,宁死不愿为篡位的明成祖写诏书,最后被诛十族,自己也惨遭腰斩;还有被明王朝视为异端的李贽,力排世人对孔教之迷信,倡言“童心说”,称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一生屡遭迫害而始终顽强不屈,最后在76岁高龄被朝廷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名逮捕入狱,自刎身死;还有清代的顾炎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抗清失败后,以死来抗命清朝廷征召他赴博学鸿词和参修国史;近代,则有作为古文化煞尾者的王国维,因不忍心看到祖国被蹂躏列强的铁蹄下,身投昆明湖自尽

35、《杂兴》诗之一:“请从象外推,至论尤明明;同年上帝休祥淑祯。

36、著书累万言,吾道未终穷;哲人不偶世,至论无污隆。”(《离骚》)“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37、三袁同属反对传统礼教、批判程朱理学的进步思潮,他的戏曲理论强调创作不应受形式、格律的拘束,强调作家的才情,倡导以自我为中心的神情合至论,特别重视个人的感情作

38、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屹然出中央而无校?,则其益自尊大,?自有而傲睨万物,固人情所宜然,亦非甚背於理极者矣。

39、字人无异术,至论不如清。

40、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

41、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青年之所思惟,大都归罪恶于古之文物,甚或斥言文为蛮野,鄙思想为简陋,风发?起,皇皇焉欲进欧西之物而代之,而于适所言十九世纪末之思潮,乃漠然不一措意。她也非常喜爱玩弄山达柯尔(Shaundakul,游荡之神),时常假扮成他,以帮助之手(the Helping Hand,山达柯尔的别称)的名义在蛮野牛沙漠(Anauroch)中制造各种恶毒的灾难(比如

42、《坟?文化偏至论》:“精神益趋于固陋,颓波日逝,纤屑靡存焉。

image.png

43、出处:宋?苏轼《刑赏忠孝之至论》:“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

44、鲁迅《坟?文化偏至论》:“聪明英特之士,虽摘?新理,怀抱新见,而束于教令,胥缄口结舌而不敢言。

45、本书中论题一至论题五的内容,主要是根据“将来世代国际财团?将来世代综合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22次公共哲学共同研究会“日本公私观念的特征和外国公私观念的转换”的前半部分内容编辑而成(2000年5月12-14日,丽嘉皇家大饭店?京都)。

46、鲁迅《坟?文化偏至论》:“流弊所至,将使文化之纯粹者,精神益趋於固陋,颓波日逝,纤屑靡存焉。

47、【出处】: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

48、本书选其文六主篇,《刑赏忠厚之至论》、《上海直讲书》、《喜雨亭记》、《石钟山记》、《前赤壁赋》、《教战守策》;诗六首,《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和子由渑池怀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汲江煎茶》;词十一首《水龙吟》(看花还似非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临江仙》(夜饮东坡醉复醒)、《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