荫补:yīnbǔ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旧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宋苏轼《太皇太后赐门下手诏》:“永维临御之始,尝敕有司,荫补私亲,旧无定限。”《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三年》:“詔更荫补法:长子不限年,餘子孙年过十五、弟姪年过二十乃得荫。”★犹荫叙。谓因先世荫庇补官。
1、高宗绍兴中以荫补广州怀集尉,调阳江尉。
2、咸淳中漕试第一,博极群书,以荫补承事郎。
3、康熙(一六六二至一七二二)时诸生,以父难荫补广西郁林州知州,官至沂州知府。
4、允正字修己,以为荫补供奉官。
5、以恩荫补官,铨试及试江东运司,俱第一。
7、肖胄以荫补承务郎,历开封府司录。
9、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
10、以恩荫补奉礼郎。
11、以荫补承务郎,历开封府司录。
12、以放荫补将作监主簿,累迁太子中舍。
13、初以荫补三班奉职,累升?延路兵马都监、蕲州防御使。
14、到熙宁年间,文官除宰相之子荫补阶由将作监丞降为大理评事外,其余则不变,武官荫补阶虽然有很大的调整,但仍是荫补小使臣阶,又以其中三班奉职,三班借职为最多。
15、时宰执荫补多滥,胜非奏:“旧制,宰执子弟例不堂除,只就铨注,罢政不以罪,然后推恩。
16、以荫补太庙斋郎,调阳翟县主簿。
17、陆游此时已经荫补登仕郎,但这只是进仕为官的第一步,紧接着还要赴临安参加“锁厅试”以及礼部会试。
18、以荫补三班奉职,易文阶,为熙州推官,权知同谷县。
19、始以门荫补千牛,调授华阴尉。
20、时曾觌欲以文资禄其孙,茂良以文武官各随本色荫补格法缴进。
21、以荫补将仕郎、守秘书省正字。
22、末曾以恩荫补假承奉郎。
23、初以恩荫补为承务郎。
24、以父荫补承务郎,历浙东提举。
25、荫补三班奉职、给事春坊司,转殿直。
26、初以恩荫补为承务郎。父娶宋高宗皇后之妹,韩?胄以恩荫入仕。
27、父镐,荫补将作监主簿,知建阳县。
28、咸淳年间,漕试第一,以荫补承事郎。
29、以荫补斋郎,选授太子校书。
30、年)以恩荫补官。
32、据《宋史?职官三》载,从此以后,以上文、武官员的选试、注拟、责任、升迁、叙复、荫补、考课的政令以及封爵、策勋、赏罚、殿最的制度,都归吏部掌管。
33、以审官及铨法未备,建请凡荫补京官,试读一经,书家状通习为中格,始得仕。
34、初以祖荫补三班借职,稍迁殿直。
35、以祖荫补承务郎,历泉州市舶司、利州大军仓属。
36、以荫补试授秘书正字,调广陵主簿。
37、以父荫补承务郎。
38、以资荫补缀右曹,官左武大夫、忠州刺史、提点西京崇福宫。
39、到熙宁年间,文官除宰相之子荫补阶由将作监丞降为大理评事外,其余则不变,武官荫补阶虽然有很大的调整,但仍是荫补小使臣阶,又以其中三班奉职,三班借职为最多。”《宋史?职官志九》:“武臣三班借职至节度使叙迁之制:三班借职,三班奉职,右班殿直,左班殿直,右侍禁,左侍禁,西头供奉官,东头供奉官,内殿崇班……节度使。
40、傅汶宋,仙游人,宁子,字元鲁,以父荫补官,历通判广州。
41、得荫补的机会有大礼荫补、致仕荫补、遗表荫补等。
42、各级品官荫占衣食客的具体数量是:第六品以上官得衣食客三人,第七、第八品二人,第九品及诸低级武职皆一人。”宋吴自牧《梦粱录?荫补未仕官人赴铨》:“每岁三月上旬,应文武官荫授子弟、宗子荫补者,并赴铨闱就试出官。
43、二十岁以荫补左司御率府仓曹参军。
44、《新唐书?于?传》:“于?荫补千牛,调华阴尉,累劳迁侍御史。
45、以荫补三班奉职,累迁右侍禁。
46、……宏初以荫补右承务郎,不调。
47、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监绍兴府都税务。
48、每岁三月上旬,应文武官荫授子弟、宗子荫补者,并赴铨闱就试出官。
49、清代的荫补叫荫生,有“难荫”“恩荫”“特荫”三种形式。
50、末曾以恩荫补假承奉郎。雍州司马高孝基上表推荐,授承奉郎。
51、《宋朝阶级结构》第248页说:“奏荫或可称荫补、补荫、恩荫、资荫、奏补、任子等”。
52、其父张吉为泾原路(治今甘肃平凉)将领,在解宣威城(今青海西宁北)之围中战死后,张宗颜以父荫补官,为三班借职,累升为泾原路副将。
53、郑向爱甥如子,按郑家“敦”字辈为两个外甥取名入籍,并亲自授课督学,尽其所能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后来还让周子荫补入仕。
55、《梦粱录?荫补未仕官人赴铨》:“临安辇毂之下,中榜多是府第子弟。
56、以荫补三班奉职,后知德顺军。
57、以祖荫补右承奉郎,累迁武宁军承宣使。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