黉学:hóng xué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古代的学校。《后汉书·循吏传·仇览》:“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羣居,还就黌学。”
1、武宣文庙即孔庙,又称黉学官,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的祠庙,是武宣县最早兴学立教之地。
2、这门联写出了东中学府的黉学渊源和尊师重教的学风。
3、镇内古迹有太康墓、文庙(黉学)等,其中文庙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太康黉学在文化和建筑上具有很高的价值,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县城东建黉学(文庙),又称孔庙。
6、重修黉学(文庙)。
7、一百因为古代学校也叫“黉序”、“黉校”、“黉学”,校舍就叫“黉宇”、“黉舍”,桥南的街名随之称为黉桥街,一直沿用至今。
8、黉学又称文庙,坐落在河南省太康县县城内北大街路西,黉学街路北,坐北向南。
9、是一所市级重点高中,1918年创建于鄢陵黉学旧址上,位于县城东南隅建设街56号,学校历史悠久。
10、原称文庙,又称黉学。
11、老河口黉(hōng)学院位于老河口市光化办事处老县城村,是一座距今有1000余年历史的宋代黉学院。太康黉学在文化和建筑上具有一定价值,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她于1954年兴建于明代亳州学宫----黉学遗址,与曹操运兵道为邻,深受传统优秀文化润泽。
13、学宫,俗称黉学。
14、高级中学坐落于县城东南隅黉学旧址,始创于1918年,现有35个教学班,2400名学生。
15、位于河南省杞县县府前街路北黉学(学宫)院内,为黉学的重要建筑部分。
16、在县黉学东院。
17、文庙,原名孔庙,又名学宫、圣宫、习惯称黉学,是本县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位于城内东北角,面南背北与县委隔街相望。
18、新蔡文庙内有大成殿一座,殿内有孔子铜像一尊;文庙旁设儒学(通称黉学),建明伦堂一座,是尊孔儒师们“宣教化、育贤才、善民俗”的讲学之所。
19、这便是昭通最早办学的地方,又称“孔庙”或“黉学”。
20、农事既毕,乃令弟子群居,还就黉学。
21、光化“黉学”原建筑包括石碑坊、登云桥(状元桥)、棂星门、大成殿、名宦祠、乡贤祠、明伦堂、射圃厅等二十余处。
22、始兴中学由宋朝嘉定年间的黉学宫(又称文庙)发展而来,1915年始办新学,时称“始兴县立中学”。
23、黉学,又称文庙,属于官办学府供“生员”读书。
24、市区内城东北黉学坝,始建于明宣德8年,历代增建、复修,臻于完备。
25、学校位于溪河之滨、五峰山下,前身为竹溪黉学(后称儒学),始建于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
26、邓州市城区一初中始建于1905年,最初叫“黉学”,与原城关一小为一体,有100年的历史。
27、因枣庄一中又名“黉学”,因此贴吧会员名称为“黉学书生”。位于县府前街路北黉学(学宫)院内,为黉学的重要建筑部分。
28、1882年应童试入黉学,学优被召入开南书院深造。
29、枣庄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52年,原名为峄县中学,其前身为“黉学”,系元代私塾。
30、25岁中秀才,入黉学;28岁升为廪生。
31、黑色书法是枣庄一中别名“黉学”中的“黉”(hong)字,右下角印章为枣庄一中校徽。
32、腾冲文庙,亦称学宫、黉学,位于明清时代城区内南端,为一规模宏大的组群建筑。
33、博物馆设置在枣阳著名古建筑-黉学,(即文庙内),占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
34、对此,古代典籍中多有介绍,如《后汉书?仇览传》:“农事既毕,乃令弟子群居,还就黉学。
35、据明正德《光化县志》记载:光化“黉学”始建于宋熙宁年间,至清光绪年多次更修。
36、中共内乡县第一个地下党支部成员,在“火烧黉学”事件中壮烈牺牲的刘明轩烈士系刘营村人。
37、太康黉学始建于明宣德元年(1426年),是历代尊孔儒师们“宣教化、育贤才、善民俗”的讲学之所。
38、建黉学于绣球山。
39、现黉学内存放的重达200公斤的孔子大铜像为全国目前仅存的两座孔子青铜像之一。
41、原称文昌祠,亦称文昌宫,在县黉学东院。
43、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限,鸡豕有数,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黉学。
44、次日在黉学广场召开了焚烧日货大会,广大群众无不拍手叫好,斗争取得了胜利。
45、又名黉学、学宫、文庙。
46、1954年9月,亳县中学在黉学设立分部(现为亳州二中)。
47、推荐地点:黉学路人最多的那家,一般在14点以后才开门哦。
48、孔庙又名黉学、学宫、文庙。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