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儒:bǐrú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拘执、不达事理的儒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不遂大道而营於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汉书·叔孙通传》:“通笑曰:‘若真鄙儒,不知时变。’”颜师古注:“鄙,言不通。”清钱谦益《福建泉州府知府赵士许授中宪大夫制》:“尔为郡一出于仁人学士之为,而絶去鄙儒俗吏之习,其亦有前政之思乎?”章炳麟《俱分进化论》:“又如学究鄙儒,恣意记録,不劳心力,得失之间,亦无苦乐。”
1、善舞文弄墨者把自己比作“驽骀下乘”,挖苦自己是跑不快的劣等马;乃“樗木陋质”,像那臭椿树一样不是材料;还以“猥役谫劣”自喻,说自己平庸、卑贱、浅薄、寡德,根本没有点人样;甚至自我辱骂是童仆,是小子,是犬马,是庸儒,是鄙儒,反正是没有本事。
2、汉宣帝所谓俗儒不达时宜,叔孙通所谓鄙儒,施之此人则可矣。
3、桂馥生当“朴学”大盛之时,毕生精力治文字考据之学,但他能不被时尚所囿,看到“朴学”的弊病,他引除干《中论》之语:“鄙儒博学,务于物名,详于器械,考于训诂,摘其章句而不能通其大义之所极。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