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晋:hòujìn 基本解释:[thePosteriorJinDynasty]五代的第三个朝代,石敬瑭所建立的。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沙陀人石敬瑭,向契丹皇帝称儿皇帝,割云燕十六州给契丹,历二帝共十一年●详细解释:五代之一。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引契丹兵灭后唐,自称帝,国号晋。史称后晋(公元936年-946年)。以别于司马炎所建立的晋王朝。★◎后晋Hòujìn[thePosteriorJinDynasty]五代的第三个朝代,石敬瑭所建立的。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沙陀人石敬瑭,向契丹皇帝称儿皇帝,割云燕十六州给契丹,历二帝共十一年★后晋(936年—947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朝代,从后晋高祖石敬瑭936年灭后唐开国到契丹947年灭后晋一共经历了两个皇帝,12年。为与司马氏的晋朝相区别,又别称为石晋,都开封。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夏,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认契丹皇帝为父,并以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在契丹扶持下于洛阳登基称帝,国号为大晋,史称后晋。后晋的建立造成了燕云十六州大片领土的丢失,为日后北宋边患埋下了祸根。后晋建国后一直处于动乱状态,石敬瑭割地称儿的做法受到许多人的反对,包括他自己过去的亲信。石敬瑭死时,立石重贵为继承人。登基后,石重贵决定渐渐脱离对契丹的依附,他首先宣称对耶律德光称孙,但不称臣。944年契丹伐晋,双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阳南)交战,互有胜负。945年契丹再次南征,石重贵亲征,再次战败契丹。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后晋重臣杜重威降契丹,这样后晋的主力就丧失了。石重贵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虏到契丹。后晋灭亡。后晋亡后,河东节度使北平王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
1、后晋军果惨败,惟上军得以保全。
2、又以捕贼功,迁右班殿直。后晋初,转内殿直,与罗彦?共事。
3、开运三年(946年),契丹攻灭后晋,迁石重贵北上契丹,并派罗彦环把后晋的l千匹马送往辽地幽蓟。
4、初任上林苑监丞,后晋升为顺天府治中。
5、自后晋割燕云十六州予辽后,幽州即为辽的军事重镇。
6、五代后晋的宋州节度使赵在礼,在任上弄权牟利、强征苛敛,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7、五代时,后晋的建立者晋高祖滥
8、五代时后晋的“儿皇帝”石敬瑭。石敬瑭不得已下诏交出张式。
10、十六卫只剩下名号,直到五代后晋才被废止。
11、应天书院景区位于商丘旧城之东,在北宋时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嵩山的嵩阳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应天书院的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发展,学子们“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
12、在五代后晋时,明瞒暗骗,势压贫贱,不讲天理良心,30无子。
13、该镇交通便利,省道丰(城)乐(安)公路,丰洛铁路,洛杨公路,洛新大道穿境而过;能源丰富,11万千伏、3.5万千伏变电站及年发电量36万千伏的火力发电厂各一座,国有中型企业新洛煤电有限公司位于该镇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丰城旅游避暑胜地罗山坐落于该镇东南面,罗山原名池山,因山巅有一池,冬秋不涸,后晋期的一代名士罗文通,曾隐居此地讲学,后人念其有功,故改名为罗山,其山势陡峭,高耸入云,海拔962米,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山顶高处建有谌母殿、观音殿和许仙真君殿,有深厚的人文底蕴。
14、成语出处:后晋?沈?《旧唐书?宣宗纪》:“况将士等栉沐风雨,暴露郊原,披荆棘而刁斗夜严,逐豺狼而穹庐晓破。
15、《乐府诗集》卷二十六小序解释相和歌辞说:“其后晋荀又采旧辞施用于世,谓之清商三调歌诗,即沈约所谓‘因弦管金石造歌以被之’者也。
16、桑维翰(898-947),五代后晋臣。
17、凯瑟琳?索克令本身为已故英国首相罗伯特?沃波尔爵士(即第一代奥福德伯爵)的其中一位侄外孙女,亦是辉格党政治家第二代奥福德勋爵(2nd Lord Walpole,1723年-1809年,后晋为第一代奥福德伯爵)的表妹。
18、此项规定形成例规,今后晋级、加薪、评功、进入特战、侦察部队都必须文化知识达标。
19、五十年以后,后晋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刘知远重建庄严阁(又名宝严阁),高五层一百三十间。
20、后晋出帝时,义武军节度使恐其为边患,表为游奕使。
21、五代后晋时,改竟陵县为景陵县。
22、五代后晋时期,改竟陵县为景陵县。
23、后晋升都总管兼劝农使,外筹边策,内肃朝仪,甚得皇帝倚重,进阶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
24、【出处】后晋?沈?《旧唐书?武宗纪》:“宪宗皇帝有恢复中兴之功,请为百代不迁之庙。
25、咸丰四年六月十一日,陈开在佛山起义,建号大宁。代后晋称帝,建号为汉,洵阳、洧阳二县归于后汉。
26、敦煌遗书一宗后晋时期敦煌民事诉讼档案
27、群臣听了怀王的宣布,都一致向怀王道贺,惟独客卿陈轸最后晋见,而且根本不向怀王道贺。
28、后晋齐王开运二年称藩于晋,已而为仁达所杀。
29、此外,景姓名人还有:战国时楚有将军景翠、景阳,秦末陈胜起义立新楚君后裔驹为楚王,东汉有经学家景鸾,五代后晋有马步军都指挥景延广。
30、应天书院的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发展。
31、除每年输送的金帛之外,凡有吉凶庆吊,节日赠送,后晋向契丹进奉的珍奇礼品数量也很大。
32、从此北阁的桅灯从航灯到神明灯,最后晋升为佛灯。
33、后晋天福四年(939),有姚氏女舍宅为寺,曰崇明寺。
34、当时的延州节度使周密在人地生疏的延州采取了与文官集团结盟以壮大自己权势的策略,导致后晋年间文官集团在延州的发言权一度达到鼎盛时期。
35、少骁勇,能骑射,仕后唐,任汴州马步军都指挥使,诛叛将张谏,拜忠正军节度使,入后晋拜义成军节度使。
36、警视厅警备部特科车辆二课第一小队队长,阶级警部补(后晋升为警部),是非常恪尽职守的优秀队长(和后藤正好相反),很受部下信任拥戴。
37、天目山古称浮玉山、天眼山、天池山,自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始,改称天目山,一直沿用至今。
38、石敬瑭灭后唐后,建立后晋,并在938年按约定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
39、后来,康福以天和节的身份入朝觐见,后晋朝廷改赐他为输忠守正翊亮功臣,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增加食邑到5000户,实封500户。
40、书院历史最早追溯到五代的后晋,杨悫在归德军将军赵直扶助下聚众讲学,后来他的学生戚同文继续办学,应天府书院的前身就是当时归德军的南都学舍赵直为其筑室聚徒。
41、后晋时,其家移居滦州万石山下,聚族而成村落,即今之唐山市东矿区卑家店。
42、所以,后晋史官不得不大为感叹:“惜乎简籍遗落,旧事十无三四,允墨挥翰,有所慊然!
43、闽通文四年(939)拱宸、控鹤军使朱文进、连重遇反,迎延羲进宫并杀继鹏延羲遂自称威武节度使、闽国王,更名曦,改元永隆,称臣于后晋,但在国内官制就如同皇帝一样。
44、结业后晋升棚头(班长),不久升任管带,保送广东边防陆军将弁学校,在校加入同盟会。盆内呈红岩高丘与低丘发育,间有横溪碧丹崖、林下小方岩、羊棚头四十五洞等丹霞地貌。
45、后晋帝石敬瑭即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白奉进率1500骑兵出潞州(治上党,今山西长治)急趋白马津(今河南滑县北);命侍卫诸军都指挥使杨光远率步骑1万屯滑州;令护圣都指挥使杜重威率兵屯卫州(今河南卫辉),严加守备。
46、后晋、后汉、后周仍隶彰武军。
47、皇帝诞日的名称只是在明清时才叫万寿节,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名称,如唐代曾有:千秋节、天长节、天平地成节、庆成节、嘉会节之名;后晋名启圣节;后汉名嘉庆节;后周名天清节;宋代名长春节、乾明节、寿宁节、承天节、乾元节、寿圣节、同天节、兴龙节、天宁节、乾龙节;辽代名千龄节;金代名天寿节;元代名圣节。
48、其父高行周历仕后晋、后汉、后周。
49、后晋天福年中,以书见桑维翰,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
50、《资治通鉴》卷二八二载,后晋高祖天福六年(941)六月,镇州节度使安重荣抗表请讨契丹,桑维翰密奏说:“用兵则武吏功臣过求姑息,边藩远镇得以骄矜,下陵上替,屈辱孰大焉!
51、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不亦知乎!?后晋齐王开运二年》:“军士皆愤怒,大呼曰:‘都招讨使何不
52、五代时石敬瑭借契丹太宗耶律德光之助建立后晋,与其他政权抗衡。
53、经过一天激战,晋军击溃楚的左、右两师,使楚军损失惨重,同盟军的陈、蔡、申、息的军队也损失殆尽,晋军捉到许多俘虏,仅战后晋侯向周王献楚俘的数量,就有战车一百乘,以及随从的步兵一千人之多。
54、经过两轮激烈的比赛,最后晋级的六名选手是胡灵、朱雅琼、阳蕾、许飞、巩贺、韩真真,而孙艺心、乔维怡、张焱和郝菲儿则被淘汰,离开了超女舞台。
55、亦作【击钟鼎食】(后晋?沈?《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九》):“柬之曰:‘将军‘击钟鼎食’,金章紫绶,贵宠当代,位极武臣,岂非大帝之恩乎?
56、不久升河南司员外郎,后晋升山西司署郎中。
57、以介国公为三恪,以唐朝后裔为莱国公与隋朝后裔?国公为二王后,传至后晋而止。
58、而在成书于后晋出帝开运二年(公元945年)的《旧唐书》的《罗威传》中亦有“威每到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这样的文字记载。
59、后晋韩王敬晖字德昭,石敬瑭堂弟,为人厚重刚直,勇而多智,高祖尤爱之。
60、的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北宋政权开科取士,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多达五六十人。
61、1998年3月首届全国五子棋友好邀请赛后晋升三段。
62、张千、李万一条铁链锁着,四名民壮,轮番监押。至五代后晋,发展出民壮、弓手、团练等各类乡兵。
63、纳楼土司历史悠久,早在唐宋之际的后晋天福元年(936),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借助东爨三十七部兵力,推翻杨干贞政权,建立大理国时,纳楼部就是三十七部之一。
64、先是后唐的“西京”,随后继为后晋、后汉、北汉的“国都”,这里的动静治乱直接影响到北国与中原。
65、战后晋升为左将军,位列彻侯。
66、溪州铜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系五代后晋天福五年(940)楚王马希范与溪州刺史彭士愁一次战后的罢兵盟约。
67、⑼习氏:住在习家池的东汉襄阳侯习郁,其后晋代习凿齿等。《高阳池送朱二》诗:“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
68、同年十月蒙古族瓦剌部三万余人攻围本关,甚急,罗通身先士卒亲冒矢石据城固守,在罗通的指挥下打败瓦剌,保住居庸关,同时京师得以保全,随后晋右都御史加太子太保,并得到皇帝的敕奖。
69、五代后晋末年,宋州节度使赵在礼横征暴敛,离任时,人民高兴地说:“此人若去,可谓眼中拔钉子,何快哉!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