遑宁

爱造句 3年前 (2022-03-14) 新词造句 251 0

遑宁:huáng ní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安逸;安宁。 唐 柳宗元 《涂山铭》:“方岳列位,奔走来同。山川守神,莫敢遑寧。” 宋 王禹偁 《滁州谢上表》:“臣拜命已来,通宵自省,恐是臣所赁官屋,在 高怀德 宅中。一昨 开宝皇后 权厝之时,便欲移出,未有去处,甚不遑寧。” 明 吴承恩 《平南颂》:“赫赫□公,公心为国,岂敢遑寧,主忧臣辱。”

1、寒暑交替,八十个春秋,不遑宁息。

2、昔汉高、光武二帝,征无远近,敌无大小,必手振金鼓,身当矢石,栉风沐雨,壶浆不赡,驰骛四方,匪遑宁处,然后皇基克构,元勋以融。

3、列位,奔走来同;山川守神,莫敢遑宁。

4、出处《晋书?桓温传》:“故荷戈驱驰,不遑宁处,前后表陈,于今历年矣。

5、每章均以雷起兴,却变易雷响的地点,不仅写出了雷声飘忽不定的特点,而且还引逗出对丈夫行踪无定的漂泊生活的挂念,诚如胡承珙所云:“细绎经文三章,皆言‘在’而屡易其地,正以雷之无定在,兴君子之不遑宁居

image.png

6、显俊明达,文武驱驰,尽其知力,不遑宁处。

7、先生就曾根据“《殷其雷》,……召南之大夫远行从政,不遑宁处”、“《雄雉》,……军旅数起,大夫久役”、“《伯兮》,……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黍离》,……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鸨羽》,……君子下从征役,不得养其父母”、“《北山》,大夫刺幽王也。

8、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真谛在华期间,虽因世乱,不遑宁处,但他随方译出经典部卷之多,仍为同时诸译师所不及。

9、是以勉精厉操,晨兴夜寐,不遑宁处。

10、故荷戈驱驰,不遑宁处,前后表陈,于今历年矣。

11、查自福州问题发生以来,举国人士意气激昂,奔走呼号,不遑宁处。

12、羯人石勒的军队动辄威胁洛阳,使司马越不遑宁处。

13、世宗谓曰:“朕思天位惟艰,夙夜惕惧,不遑宁处。

14、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如舜虽称无为而治,然身殁于苍梧,禹乘四载,胼手胝足,终于会稽,此皆勤劳政事、巡行周历,不遑宁处,岂可谓之崇尚无为、清静自持乎。

15、朕夙夜不遑宁处。

16、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僧诃补罗国》:“其徒苦行,昼夜精勤,不遑宁息。

17、二百在这十余年里,战火频仍,岑仲勉随史语所从南京流徙于长沙、昆明、重庆等地,不遑宁处,却都无法扰乱其心。

18、秋日边马思,武夫不遑宁。

19、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

20、刘希孟《明贶庙记》记载“潮之三邑(海阳、揭阳、潮阳),梅、惠二州,在在有祠,岁时走集,莫敢遑宁”。

21、此诗为“召南之大夫远行从攻,不遑宁处。

22、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

23、三国魏曹植《陈审举表》:“臣诚竦息,不遑宁处。

24、忧勤不遑宁,夙夜心忡忡。

25、无恒安处”的言外无疑意味着这些“君子”的安居逸乐,它和诗人的奔波劳碌、不遑宁处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6、《后汉书?徐?传》:“及於涂,容为设饭,共言稼穑之事,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

27、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如舜虽称无为而治,然身殁于苍梧,禹乘四载,胼手胝足,终于会稽,此皆勤劳政事、巡行周历,不遑宁处,岂可谓之崇尚无为、清静自持乎。

28、解此诗为“召南之大夫远行从攻,不遑宁处。

29、下传至隋代,隋文帝以周齐不遑宁处,故去作隋。

30、不遑宁处,要皆上承先志,下昌厥后者也。

31、不遑宁居,荆舒是征。

32、耶舍被迫“外假俗服,内袭三衣,避地东西,不遑宁息”。

33、祗惧虚薄,弗克负葆,日夜兢兢,不遑宁宴。

34、追惟大号既发,华盖既狩,方岳列位,奔走来同;山川守神,莫敢遑宁。

35、今岁在戊辰,敏父不遑宁处,相邀各庄老成重修谱牒。

36、暑假归来,七七变起,流离琐尾,不遑宁居。

37、《梁书?元帝纪》:“粤以不佞,谬董连率,远惟国艰,不遑宁处。

38、一带),连年颠沛流离,不遑宁处,仍随方翻译和讲说。

39、《后汉书?徐?传》:“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

40、畏天勤民,不遑宁处。

41、同“不遑宁处”。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