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头

爱造句 3年前 (2022-03-14) 词语造句 265 0

杖头:zhàng tóu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手杖的顶端。 宋 陆游 《对酒戏作》诗:“杖头高掛百青铜,小立旗亭满袖风。”2. “ 杖头钱 ”的省称。指买酒钱。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阮宣 杖头, 毕卓 瓮下。” 明 许自昌 《水浒记·谋成》:“不要説刼将来可以肥家,就是供我们酒貲,亦是好的。我每苦杖头告乏,取供潦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丐仙》:“ 高 曰:‘……且君杖头空虚,亦不敢烦作东道主。’ 陈 固邀之曰:‘盃酒耳,亦无所费。’”3. 泛指少量的钱。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卷一:“无业游民,畧熟《西游记》,即挟渔鼓,诣诸姬家,探其睡罢浴后,演説一二回,藉消清倦。所给不过杖头,已足为伊餬口。”参见“ 杖头钱 ”。★拐杖的顶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宣子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明.沈受生《三元记.第一四出》:「萍水他乡,情投意浓,杖头不惜钱空,休将酒数问石崇。」杖头钱的简称。参见「杖头钱」条。《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先生且留此酒肴自用明日再携杖头,来邀先生郊外一乐可也。」

1、其书云,参加会试的士子们,在发榜之前,每有聚餐,与会者都不用带钱包,带上嘴就行(“不携杖头钱”),胡吃海喝完毕,拍屁股走人。

2、唐枫冷笑,帮劣人加持了一个‘治疗术’后,一扬手中的尸王杖,精悍短小的杖头上顿时飞出一团耀眼的火球,‘砰’地砸在五哥身上。

3、《冬日宴》诗:“二三物外友,一百杖头钱。

4、中国木偶剧团的演员们利用人偶同演、杖头木偶交替出现等艺术形式,让整台演出妙趣横生。

5、主要是杖头木偶戏,也有人物扮演的舞台剧和曲艺。

6、广州的木偶戏艺术是从福建、浙江辗转粤西等地传入的,有杖头木偶、布袋木偶和提线木偶三大品种,有逾100多年的历史。

7、扬州的杖头木偶与泉州的提线木偶、漳州的布袋木偶齐名,是木偶三大流派之一。

image.png

8、余尝值春暮偕友朋,办杖头钱,蜡阮家屐,遍览诸家园林之胜。

9、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

10、青钱日日杖头携,隔巷招邀趁日西。

11、中国偶戏大致可分成影偶戏与木偶戏两大类,如傀儡戏、提线戏、手托戏、杖头戏、杖头傀儡戏、悬丝傀儡戏、木头人戏、布袋戏、木偶戏、掌中戏、影戏、纸影戏、筷子戏、皮影戏等;各地偶戏之名称亦不尽相同,如皮影戏又称皮猴戏,掌中戏又名布袋戏,名称之多,不胜枚举。

12、高州木偶属杖头木偶,始于明朝万历年间,是在福建布袋木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杖头木偶一直都是艺人躲在幕后表演,唱念做打都是靠一个演员来完成。

13、元仇远《题溧阳市》诗:“欲是旗亭浮蚁美,杖头能费几青蚨。宋黄庭坚《西江月?茶》词:“已醺浮蚁嫩鹅黄想见翻成雪浪。

14、(引文同上)从前面已述之明代刘中愚(酌中志)所载水傀儡事,既可证实明代中国水傀儡的仍然存在,同时,还说明了中国水傀儡丰富的表现形式。唐宋时期,木偶的制作更加完美,尤其是宋代,木偶剧的发展达到鼎盛,其种类繁多,有悬丝傀儡、走线傀儡、杖头傀儡、药发傀儡、肉傀儡、水傀儡等。

15、杖头木偶”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枪把式”,另一种叫“直棍式”。

16、有杖头傀儡、悬线傀儡、药发傀儡、水傀儡、肉傀儡等。

17、展览题材十分广泛,包括香港考古学五十年、活的历史保护香港的历史建筑、港澳货币、本地华人传统婚礼、让他们活下去保护濒于绝种的动植物、香港制造香港外销产品设计史、香港偶戏、香港历史资料、陶瓷之路竹篙湾出土文物、生存契机在环保、香港邮务一百五十年等,这些展览,深入地探讨香港历史的不同面貌。我们定期于全港各区举办多类型免费文娱节目,包括音乐舞蹈魔术及儿童综合表演,传统中国艺术如提线杖头及掌中木偶戏戏曲欣赏等,供各阶层人士参与并藉此推广表演艺术,及为新进艺团提供演出机会

image.png

18、至今杖头钱,时时地上有,不知支机石,还在人间否?

19、虽然是偷偷地拿走了它的卵,那母青蚨也一定知道藏卵的地方。元仇远《题溧阳市》诗:“欲是旗亭浮蚁美,杖头能费几青蚨。

20、操纵桄桄杖头木偶的艺人演员能将梢子耍得很开,很圆,且能变换不同姿式耍。

21、杖头木偶体现了洋县先民极高的智慧。

22、对可以连续操纵动作的布袋木偶、杖头木偶和提线木偶,则可

23、有的地区称杖头木偶为“三根杆”或“托偶”。

24、【杖头钱】《世说新语?任诞》:“阮宣子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虽当世贵盛不肯诣也。

25、步打的球杖是“月杖”,即杖头弯曲。

26、吃面要吃梆梆子,看戏要看木脑壳(杖头木偶)桄桄子”这一百姓口头禅,表明杖头木偶戏的艺术魅力之大,他们将精神需求一一木偶戏与物质需求看得同等重要,杖头木偶绝活的视觉冲击力和剧情的艺术震憾力证明了它有着强劲的传统文化创造力。

27、孝义木偶戏于宋代传入,属杖头木偶戏。

28、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29、现代杖头木偶《神威千重》表演雄浑健硕,吐雾喷火、开弓射箭等绝技让观众对木偶戏刮目相看。

30、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之一:“但愿亲友常含笑,相逢莫吝杖头钱。

31、清曹寅《春日过顾赤方先生寓居》诗:“即此相逢犹宿昔,频来常带杖头钱。

32、唯一白鹇,畜之久,徽宗以拄杖逐之,终不肯去,乃刻公望姓名于杖头以识其谏。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