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mèng jī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古 黄河 津渡名。在今 河南省 孟津县 东北、 孟县 西南。相传 周武王 在此盟会诸侯并渡 河 ,故一名 盟津 。一说本作 盟津 ,后讹作 孟津 。为历代兵家争战要地。《书·禹贡》:“导 河积石 ,至于 龙门 ,南至于 华阴 ,东至 厎柱 ,又东至于 孟津 。” 汉 史岑 《出师颂》:“昔在 孟津 ,惟师 尚父 。” 南朝 梁 沉约 《法王寺碑》:“昔 周 师集於 孟津 , 汉 兵至於 垓下 。” 明 沉采 《千金记·投阃》:“南征北讨,堪除残暴,把 江 淮 尽扫。义兵咸瞻旗纛,分明是会合 孟津 来到。” 康有为 《法国革命史论》:“欲以君主立宪定国,以中流人士执政,如捧土以塞 孟津 ,无所济矣。”
1、关遗址、?辕关、旋门关、孟津关、小平津关遗址。
2、《战国策?秦策五》:“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於孟津。
3、文明起源时期河南孟津地区人类活动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此外,酶电极的电化学性质通过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进行了表征。
4、元明之际,洛阳孟津上古邮村有千舜祖、千尧宗弟兄二人。
5、康氏(白)相烦大哥通报,只说河南孟津县乡邻求见。
6、袍带戏如《八件衣》之杨知县、《洪羊洞》之杨六郎等;做工戏如《杀驿》之吴承恩、《走雪山》之曹福、《采桑》之秋胡等;靠甲戏如《出棠邑》之伍员、《会孟津》之文焕、《金沙滩》之杨继业等;红生戏如《高平关》之赵匡胤等,均在观众中留下深刻印象。
7、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
8、今主势弱於刘、项,将军权重於淮阴,指麾可以振风云,叱咤足以兴雷电;赫然奋发,因危抵颓,崇恩以绥前附,振武以临后服;徵冀方之士,动七州之众,羽檄先驰於前,大军震响於后,蹈迹漳河,饮马孟津,举天网以网罗京都,诛阉宦之罪,除群怨之积忿,解久危之倒悬。
9、焦河昭,男、汉族,一九四一年生,河南孟津扣马人。
10、光武帝的原陵被认定在洛阳东北的孟津,尚待证实。
11、夏太康迁都斟,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
12、【三汉冢】分别称作大汉冢、二汉冢、三汉冢,位于洛阳城东北20公里处孟津县汉魏故城西北邙山上。
13、今孟津会盟镇扣马村尚有会盟台,村南之首阳山上有伯夷、叔齐祠和墓,可供后人凭吊。
14、汉洛阳城是在周代成周城和西汉河南郡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位于今天洛阳市白马寺镇以东1公里的地方(孟津的平乐和偃师交界的地方),东汉洛阳城为成熟形都城的两城并列型,内称城,外称郭,城郭作
15、的经历,补充说:“吕望尝屠牛于朝歌,卖饮于孟津。
16、;再向南到达华山的北面;再向东到达底柱山;又向东到达孟津;又向东经过洛水与黄河会合的地方,到达大?山;然后向北经过洚水,到达大陆泽又向北,分成九条支流,再合成一条逆河,流进大海。
17、李传夔,王元青,胡耀明,孟津.2003.热河生物群中戈壁兽一新种:其时代意义及哺乳动物若干特征演化.科学通报48(2):177-182
19、后任孟津将军,率军与30万大军的舞阳王李轶对峙,他给李轶写信,希望他畏天知命,离开更始帝而投奔刘秀,这样可以转危为安。
20、至孟津驿馆又遇母亲和母亲所认义女瑞莲,回到汴梁,一家安乐。
21、咏史诗?孟津:秋风飒飒孟津头,立马沙边看水流。
22、夏太康迁都斟,商汤定都西毫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
23、进次孟津,遣巴牙喇纛章京图赖率兵先渡,自成守将走,沿河十五寨堡皆降。
24、县为“河出图”之地,南北朝时期建造的“龙马负图寺”至今尚存于孟津县的雷河村。
25、春节前后,随着“2015孟津草莓嘉年华”民间节会系列主题活动持续开展,省内外大量游客慕名前往,让孟津县观光农业休闲游再掀高潮。
26、汉光武帝陵,古谓原陵,原陵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陵墓,位于河南省孟津县白河乡铁榭村。
27、诛求无已,天下空虚,群臣畏恐,莫敢尽忠,纣愈自贤,周发兵,不期会于孟津者,八百诸侯,共诛纣,大亡天下,春秋以为戒,曰蒲社灾。
28、杨玉珂,清通政司参议,墓原在白鹤四冢村,乾隆五十二年迁孟津老城扣马村。
30、在今孟津老城花园村的西北,黄河河心,也是黄河上的一道津渡,其地位仅次于富平津(孟津关),故名小平律。
31、会八百诸侯于孟津渡而得名。
32、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1年)为了阻止黄巾起义军的进攻,特设八关都尉驻雒阳(洛阳市)西南散关城(今河南宜阳东北洛水北岸),统函谷,广城,伊阙,大谷,辕,旋门,小平津,孟津等八关。
33、固守灭亡的事物而不变,算什么贤人?当然,全国的首阳山尚有多处,也有伯夷、叔齐墓,然其附近既无孟津、扣马等与伐纣有关韵地名,更无“回师息戎”的偃师。
34、豫西孟津一支,相传于明末清初由垂光公从江西迁入,至于江西何地,还有待查考。
35、明弘治年间(1488?1805),山西洪洞县有吉氏弟兄五人从大槐树下迁徙至河南,其中的老四叫吉宝(偃师吉氏始迁祖、冯翊吉氏第92世),当年携妻居于河南孟津扣马,到正德二年(1507)时,又携子移居河南偃师正北的邙山岭上。
36、夏太康迁都斟,商汤定都西毫;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
37、年十七,补诸生,馆于孟津,拜洛阳尤时熙为师,读其《拟学小记》,有“濂洛真传俱在于兹”(吕维祺《理学孟云浦先生传》)之感,遂发奋读书。
38、三国魏曹丕《孟津》诗:“翊日浮黄河,长驱旋邺都。
39、夏太康迁都斟?,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
40、魏惠侯为维护自己的强势地位,孤注一掷,驱十二诸侯于孟津朝王,继而自行称王。
41、河南平阴(今孟津)人,桓帝初年为小黄门。
42、古籍记载,那时城市的饮食市场已有大量的成品和半制成品在售卖,如朝歌牛屠、孟津市粥、宋城酤酒、燕市狗屠,鲁齐市脯等。
43、魏晋官印魏官印标准品有河南孟津出土的窖藏“部曲将印”,传世的有“万岁亭侯”、“安国亭侯”、“千秋亭侯”、“东武亭侯”等。
44、后落籍河清(今河南孟津)。
45、即史称“八百诸侯会孟津”。
46、则观兵孟津之时,当在文王三年丧期之内,故云:“父死不葬”。
47、黄河下游河南孟津铁谢至山东高村299公里游荡性河段,河道宽浅,河势散乱,主流摇摆不定,是黄河下游河道整治的重点和难点。
48、今轶守洛阳,将军镇孟津,俱据机轴,千载一会,思成断金。
49、早在周朝就有“八百诸侯会孟津”,更早还有“龙马负图”的传说。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