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陋:yúlòu 基本解释:[ignorantandbackward]愚钝浅陋●详细解释:愚钝浅陋。《楚辞·九辩》:“性愚陋以褊浅兮,信未达乎从容。”王逸注:“姿质鄙钝,寡所知也。”《汉书·晁错传》:“臣错愚陋,昧死上狂言,唯陛下财择。”宋苏轼《赵阅道高斋》诗:“乃知贤达与愚陋,岂直相去九牛毛。”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文学救国法》:“我似乎实在愚陋,直到现在,才知道中国之弱,是新诗人叹弱的。”★◎愚陋yúlòu[ignorantandbackward]愚钝浅陋★愚昧鄙陋。《荀子.礼论》:「故人之于其亲也,至死无穷。将由夫愚陋淫邪之人与?则彼朝死而夕忘之。」《三国演义.第五六回》:「孤本愚陋,始举孝廉。」
1、孙勇进2000 . 10 . 5拉拉杂杂地写下了这些话,和黄先生的大文比,其实毫无新意,但身在局中,对个中三昧颇体会,故而不揣愚陋,一陈浅见,希望诸位博雅君子有以教我。
2、然而,英国人自己在其文学鉴赏中也不知怎么回事显得有些狭隘愚陋。
3、回到住地,同行的文友们,一个个诗兴大发,纷纷挥毫泼墨,抒发对万亩榴园的赞美;深受感染,我这个一向缺乏诗情的人,脑子里也突然冒出了一首并不合辙押韵的短句,现不揣愚陋,抄录于后,供读者一粲:齐鲁多佳境,峄城最奇绝;万亩石榴园,芬芳冠中国。
4、雷世兄,我班门弄斧,愚陋之处,还请指教。
6、宋司马光《答谢公仪书》:“虽光之愚陋轻微,不足齿於僚列者,皆亲枉车骑,怀启袖谒,临其蓬荜,一无所遗。
7、盗跖》:“夫可规以利,而可谏以言者,皆愚陋恒民之谓耳。
8、夫可规以利而可谏以言者,皆愚陋恒民之谓耳。
9、实际的情形,人类还是不脱自私自利的兽性,大多数人不会掩饰,遂以愚陋卑鄙见之于言行,倒也不脱原形。
10、夫可规以利而可谏以言者,皆愚陋恒民之谓耳。
11、有上智之才,而尚夭折,况臣愚陋,年过其寿,生为国嗣,没享荣祚,於臣已多,亦何悲恨哉!
12、传》:“复以愚陋,旬年之间,历显位,备机近。
13、’监临曰:‘鄙人诚愚陋,抑何至是?
14、伏念臣猥由愚陋,进冒宠荣。
15、古之英俊,尚或难兼,况于微臣愚陋无比,一身二任,力所不堪。
16、《后汉书?西羌传?滇良》:“吴祉等乃多赐迷唐金帛,令籴谷市畜,促使出塞,种人更怀猜惊。臣等虽愚陋,然备位宰辅,人或发其阴短,宜使面质,明示责降,若内怀猜疑,非人主至公之道也。
17、何敞传》:“臣伏惟累祖蒙恩,至臣八世,复以愚陋,旬年之间,历显位,备机近,每念厚德,忽然忘生。
18、马贼们的确嚣张,但却只局限于野外,像这般千人攻城的,钱泰愚陋,却也是头一次听说。
19、紫泥飞诏下金銮,列象分明世仰观。小臣诚愚陋,职忝金銮宫。
20、(拉拉杂杂地写下了这些话,和黄先生的大文比,其实毫无新意,但身在局中,对个中三昧颇体会,故而不揣愚陋,一陈浅见,希望诸位博雅君子有以教我。
21、宋苏轼《赵阅道高斋》诗:“乃知贤达与愚陋,岂直相去九牛毛。
22、(《述闻》,571)《述闻序》又能从王念孙的训诂学、训诂方法论“触类推之,而见古人之诂训,有后人所未能发明者,亦有必当补正者;其学之假借,有必当改读者,亦有必当补正者;其字之假借,有必当改读者,不揆愚陋、辄取一隅之见,附于卷中,命曰《经义述闻》,以志义方之训。
23、国藩愚陋,自八岁侍府君于家塾。
24、可不求其故哉?九韶愚陋,不闲于艺。
25、《愚溪对》有:智者“聪明皎厉握天子有司之柄以生育天下”,愚者“触罪摈辱愚陋黜伏”。
26、但反过来说,英国人自己在其文学鉴赏中也显得有些狭隘愚陋
27、夫可规以利而可谏以言者,皆愚陋恒民之谓耳。
28、回到住地,同行的文友们,一个个诗兴大发,纷纷挥毫泼墨,抒发对万亩榴园的赞美;深受感染,我这个一向缺乏诗情的人,脑子里也突然冒出了一首并不合辙押韵的短句,现不揣愚陋,抄录于后,供读者一粲: 齐鲁多佳境,峄城最奇绝;万亩石榴园,芬芳冠中国。
29、柳宗元“不知愚陋不可以强……年少气锐,不识几微,不知当否,但欲一心直遂,果陷刑法”(《寄许京兆孟容书》)的情景与黔驴无异。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