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候:jiān hòu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监禁候审。《水浒传》第三六回:“知县看罢,且叫收禁牢里监候。”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圆驾》:“不想平章回朝,恰遇 柳生 投见。当时拿下,递解 临安府 监候。”《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滕大尹 ﹞喝教将两家妻小监候,立限速拿正贼,所获赃物暂寄库。”2. 明 清 两代对判处死刑不立即执行者,暂行监禁,等候秋审、朝审复核的称为“监候”,有斩监候和绞监候二种。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释道·真人张元吉》:“上命监候待诛。”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奉旨 周鑣 、 雷縯祚 ,着监候处决。”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问拟》:“同一死罪,则有立决、监候、直犯、襍犯之不同。”封建时代天文官署的属官。《隋史·百官志下》:“太史监候……为从九品。”《新唐书·百官志二》:“司天台……五官监候三人,正八品下。”《明史·职官志三》:“钦天监……五官正推历法,定四时。司历、监候佐之。”
1、阻挠罪以违制,伪造钞票斩监候,私铸加严。
2、帝念前功,改为斩监候,解部监禁。
3、士俊复揭告阿克敦庇布政使官达婪赃,加拟斩监候。
4、狱成,械致刑部,论绞决,上命改监候。
5、受刑罚的有江宁藩司陶易,九卿会奏为拟斩立决,乾隆改为从宽监候。
6、又大辟有立决、监候两等,按律所言,决不待时,谓不待秋决,非谓招成不待覆奏,即处决也。
7、三月,减直隶、山东监候、缓决及军流以下罪。
8、【示例】清?姚廷遴《记事拾遗》:“明朝人命强盗及万恶访犯,新犯死罪,皆三推六问,情真罪当,始上长枷监候。
10、官府宣布童子楼的终审结果:叛斩监候。
11、查会典凡在外绞斩凌迟监候者,依期俱差官处决,如有决不待时,重囚详议具奏。
12、科道说:仍照三法司监候绞罢。
13、而死刑又可以分为立即处决、斩监候、秋决。
14、1893年因母丧丁忧回乡,发生了科场行贿案,被光绪皇帝钦定为“斩监候”,从此就坐了八个年头的牢。
15、军机先替他讲话,穆宗亦加以庇护,由斩立决改为斩监候,这中间便有回护的余地了。
16、结果,原拟绞决太监郝士通,改为应绞监候,秋后处决。
17、府、州、县等缉犯并未废弛,平日声名尚好,现拟绞监候之二十馀犯,明年秋审,均应情实,不敢知而不言。
18、1895年6月,陈步梯因两天内失守澎湖的严重失责,被闽浙总督边宝泉逮捕审明为斩监候。
19、清廷屈从于帝国主义的压力,改为“交部严处”,又改“斩监候”,再改“斩立决”。道光曾于九月五日下令将已被议罪定为斩监候的琦善加恩释放,发往浙江军营效力赎罪。
20、何常子告诉孟洛川吴尚云被判监候斩。
21、把对赵舒翘的“革职留任”改为“交部严惩”,再改为“斩监候”,最后定为“斩立决”。
22、凡十八事,应斩决,妻子入辛者库,财产没入官,命改斩监候。
23、受到舆论谴责,旋被逮捕入狱,定斩监候。
24、阿克敦未候旨已退,上怒,谓阿克敦以解协办大学士故怨望,夺官,下刑部,当大不敬律,拟斩监候。
25、杨雄被判了斩监候,杨春指点石秀上梁山搬兵救人。
26、乾隆皇帝加恩改为“应斩监候,秋日处决。
27、得旨:“查嗣庭着戮尸枭示,伊子查?,改为应斩监候。
28、陈阿高等聚众结盟案后,遵照乾隆帝谕示,刑部定聚众结盟罪例:凡异姓人,但有歃血订盟,焚表结拜弟兄的,照谋叛未行律,为首者绞监候,为从者减一等;若聚众至二十人以上,为首的绞立决,为从者发云贵、两广极边烟瘴地方充军。
29、所劾,下狱判斩监候,到乾隆初年才获释。
30、便是立刻杀头,或者‘斩监候’,也仍然活不出。乾隆下令治罪全部受牵连的官员,袁淳清被判斩监候。
31、上以为过重,改监候,狱连署布政使李本,富勒浑奏本罪当夺职,枷示不足蔽辜,请留军效力。
32、密奏忤旨,乾隆帝命将其斩监候。
33、至笃疾者,绞监候,死者,斩监候。
34、咸丰帝大怒,将赛尚阿革职,押回北京,定斩监候,籍没家产。
35、失利,被大学士鄂尔泰所劾,下狱判斩监候,到乾隆初年才获释。
36、清代朝审所复审的案件,主要是刑部判决的案件,以及京城附近发生的斩监候、绞监候案件。
37、清朝的死刑复核制度,分死刑为绞、斩立决与绞、斩监候两种。
38、直隶总督谭廷襄、提督张殿元等,皆以疏防获罪,遣戍监候有差。
39、对于可予以矜怜或可疑的,改为戍边,囚犯有翻异供词的移调官府再审,符合律令的监候听决。
40、总督硕色论劾,上责图尔炳阿欺隐徇庇,夺官,逮京师,下刑部治罪,坐监守自盗,拟斩监候。
41、太史丞、司历各2人,监候四人。
42、五官保章正二人,从七品上;五官监候三人,正八品下;五官司历二人,从八品上。
43、绞监候、斩监候实际上是一种死刑缓期执行制度,而绞立决、斩立决则是一种死刑立即执行制度。
44、刑部拟以斩监候,狱急,元春请以应领公款十六万备抵偿。
45、其弟子顾齐宏、陆光旭、翟凤彩等处以斩监候。
46、民张三等盗仓米,步军统领?合齐逮送刑部,满尚书齐世武拟斩监候,廷枢持不可,拟充军。
47、上大怒,褫职逮问,刑部定谳斩监候。
48、即对于那些尚有疑问或是有矜免情节的案件,则判处“监候”,称为“斩监候”或“绞监候”。
49、(《高宗实录》卷1043)王锡侯被捕斩决,子孙五人斩监候,所著书概行销毁。
50、及?至,谕暴?等结党欺罔、倾陷文镜诸罪状,命斩振国,?仍改斩监候,下狱。
51、旋以临阵逃脱罪被逮问,定斩监候,入狱。
52、乾隆遂最后判李侍尧“斩监候”,将他囚禁在刑部大牢之中,籍没了他的家产。
53、清蒋良骐《东华录?康熙二十一年》:“朱方旦诡立邪说,妄言休咎,煽惑愚民,诬罔悖逆,应立斩;顾宏齐、陆光旭、翟凤彩甘称弟子,造刻邪书,俱斩监候。
54、清朝有专门处理绞、斩监候的会审制度。
55、清廷迫于无奈,夺爵严惩,定为斩监候罪。
56、清律,凡督师大臣有心贻误军机者“斩立决”,失误军机者“斩监候”。
57、无歃血盟誓焚表事情,止序齿结拜弟兄,聚众至四十人以上,为首的绞监候,为从者减一等。
58、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械送京师,下刑部审讯,定斩监候。
59、上大怒,下崇厚狱,定斩监候,以徇俄人请,贷死,仍羁禁。
60、于是逮讷尔经额下狱,论斩监候。
61、清廷判决“已革知县孙定扬捏词请兵,已革提督李有恒纵兵殁民,均着斩监候,(光绪六年)秋后处决。
62、其听从尊长,殴死以次期亲尊长之犯,向律拟斩,定案时夹签声请,叠经改为斩监候,归入服制情实。
63、一面令快手皂隶速去调查取证,一面暂将邱一诚收监候审。
64、顺治元年,刑部左侍郎党崇雅奏言:“旧制凡刑狱重犯,自大逆、大盗决不待时外,余俱监候处决。
65、周振邦以「坐视不救,先行逃避」,被清朝下令派员押解福建,并被判「斩监候」。
66、京翰回答说,学生感激老师栽培恩德,现在老师遇有冤屈,难道学生能坐视不救吗?周振邦以「坐视不救,先行逃避」,被清朝下令派员押解福建,并被判「斩监候」。
67、后又被召岳回京师,以“误国负恩”罪削尽所有官职,交兵部拘禁,不久定为斩监候。
68、解士俊任,逮下刑部,王大臣等会鞫,请用大不敬律拟斩立决,命改监候。
69、周介孚被判了个“斩监候”,相关考生革除功名。
70、律载:‘官吏怀挟私仇,故勘平人致死者,斩监候。
71、数年来,各督抚遇属员误将在官人犯拷讯致死,辄摘引‘故勘平人’一语,拟斩监候。
72、服,当堂据理争辩,结果被判“斩监候”,准备秋后处决。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