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序:lúnxù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流辈;等类。《后汉书·方术传·谢夷吾》:“方之古贤,实有伦序;採之於今,超焉絶俗。”2.有条理,顺序。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诔碑》:“傅毅所制,文体伦序。”《南齐书·礼志下》:“礼有伦序,义无徒设。”《隋书·魏澹传》:“高祖以魏收所撰书,褒贬失实,平绘为《中兴书》,事不伦序,詔澹别成《魏史》。”蒋士超《慧山谒泰伯庙》诗:“世家已是魁伦序,人表何由止上中。”★条理、顺序。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明.杨继盛〈书付尾箕两儿〉:「覆奏本已上,恐本下急,仓促之间,灯下写此,殊欠伦序。」
1、诔碑》:“傅毅所制,文体伦序,孝山崔瑗,辨?相参。
2、讵有移风变范,克耀伦序者乎?
3、崇祯帝亡后,时任都御史巡抚淮扬的路振飞曾致书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谓“伦序当在福王,宜早定社稷主”。
4、《南齐书?礼志下》:“礼有伦序,义无徒设。
5、所谓昭穆,是指宗庙或墓地的辈份顺序和排列,伦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伦常次序,一般是指家族中的长幼辈分。
6、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
7、惟尔夙挺圭璋,生知孝敬,令德茂亲,佥誉所集,启建大邦,实惟伦序,是用敬遵民瞻,锡此圭瑞。
9、高祖以魏收所撰书褒贬失实,平绘为《中兴书》事不伦序,诏澹别成《魏史》。
10、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诔碑》:“傅毅所制,文体伦序。
11、伦伍);伦序(流辈;等类);伦表(流辈之上);伦品(等类品第);伦侯(秦爵名。
12、廷和心知所谓,不应,而微以伦序之说风之,彬等唯唯。
13、《庭诰文》:“此伦序通允,礼俗平一,上获其
14、家传礼义忠伦序,气展经纶辅国光。
15、但这个时候相当部分的东林党人闭口不讲嘉靖“大议礼”和万历“争国本”时他们那套被奉为“万世法”的伦序纲常了,却开始讲起“立贤”来了。
16、说:“人文,人理之伦序。
17、《疏》辞理杂碎,各有伦序,而不相乖越。
18、故遗诏直曰:“兴献王长子伦序当立。
19、标示本书大纲,内分4科:(a)总标年代,括人法之弘纲;(b)别约岁时,分记录之殊异;(c)略明乘藏,显古录之梯航;(d)广列名题,彰今目之伦序。
20、1923年夏,从县立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任唐氏私立伦序学校校长。3、谱明伦序,同胞兄弟以伯仲为先后,同世兄弟以支派为先后。
21、在嘉靖朝的“大礼议”和万历朝的“争国本”事件中,东林朝士们孜孜以争的就是血统亲疏和长嫡,所谓的伦序纲常,按照他们的那套理论,福王朱由崧是当然的不二人选。
22、物情甚沸,冕乃抗疏极谏曰:“陛下嗣承丕基,固因伦序素定。
23、家人文之以伦序而亨焉。
24、《易传》有言:“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
25、仗朝廷威灵,即目宁息,亦渐有伦序。
26、或因迁来早晚,或与最初的联姻有关,东姜曲氏和南姜曲氏比崖下王氏小二辈,即其始祖与王氏第三代为同辈弟兄,这种伦序延续至今。
27、戴、段两家按世系伦序,以弟兄爷们相称,关系十分融洽。
28、此伦序通允,礼俗平一,上获其
29、仗朝廷威灵,即目宁息,亦渐有伦序。这即目所见,更加触动了作者的乡愁。
30、鹤成了道德伦序的父鸣子和的象征。
31、敬宗”是强调传统的追溯,旨在建立家族血缘关系的尊卑伦序;“收族”则着眼于现实,寻求家族内部长期和平共处、聚而不散的途径。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