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兵:zhībī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通晓军事。《史记·项羽本纪》:“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徵,此可谓知兵矣。”《宣和遗事》后事:“女真不知兵,岂有孤军深入人境,而能善其归哉?”清钱谦益《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徐日久授承德郎制》:“欲得知兵谋国之士,错置职方,以参预帷幄之寄。”★通晓军事。《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兵未战而先见败徵,此可谓知兵矣。」
1、历朝泉州名臣显宦多知兵而好武。
2、这下可把蓝季雪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须知兵贵神速,这时可是一刻钟也懈怠不得,居然还休息一个时辰。
3、以“志意沉雄,善战知兵”著称。
5、时郭英干为都知兵马使,郭嘉琳为都虞候,皆请英干兄英?为节度使。玄宗见大慈寺僧人英干在成都街头施粥,救济贫困百姓,并为国家祈福。
6、好读《阃外春秋》,略知兵法,后为侍卫军吏。
8、初为北京都知兵马使,后迁代州节度使,兼太原尹,封金城郡王。
9、元和九年九月丁亥日,宪宗下令山南东道节度使严绶、忠武军都知兵马使李光颜、寿州团练使李文通、河阳节度使乌重胤等率军讨伐淮西,命内常侍知省事崔潭峻监其军。
10、【示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汝等不知兵法,只凭血气之勇,强欲出战,致有此败。
11、寒月蝉为了保住兵燹,将兵燹囚禁於非凡境,并告知兵燹容衣与他乃是亲生兄妹。
12、熹宗以应举公忠体国且知兵,令专任校射演武事。
13、三又前两广总督岑春煊颇有知兵之名,久任疆圻,威望夙着。
14、都知兵马使李晟等率部下与吐蕃军力战,终于将马?从乱军之中救出。
15、老生不知兵法,恃勇急进,不料被陛下断绝后路,为陛下所擒。
16、既而土寇蜂起,道童素不知兵事,仓皇无所措。
17、邹勇夫字愈,生于唐末,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年轻时,即知兵书,善骑射,僖宗时,全国各地藩镇割据、混战,农民纷纷起义,他在这时参加了以王绪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为军校,并随之南下,于光启元年(885年)入闽,他素推崇王朝、王审知兄弟,在擒囚王绪、拥立王朝、取泉州、入福州和统一福建的筹划和战斗巾卓著功勋,并始终无二心而深得“二王”的器重,让其参赞军政大机,倚之如左右膀,乾宁四年底(897年初),王朝去世,审知接任福建观察使、威武军节度使,勇夫积极支持审知宁为封疆大臣而不称王和治理好本境的正确主张,唐天佑四年(907年,即梁开平元年),朱温纂唐称帝,这时,各地藩镇先后称王自立,王审知的僚属中也多有拥立意,勇夫则向审知敷陈利害,认为境内末靖,民力尚薄,且吴(杨行密)、吴越(钱)、南汉(刘隐)在无强大外力支持下,都有乘机侵闽的可能,因此力主对外奉梁正朔,对内继续厉行“保境息民”政策,以臻于不败之地,建立稳固的基业。
19、《龙川别志》卷下:“时西边弛备已久,人不知兵,识者以为忧。
20、岳珂以知兵财召,甫奏珂总饷二十年,焚林竭泽,珂竟从外补。
21、女真乘袭取契丹之锐,枭视狼顾,以窥中原,一旦长驱直捣京阙,升平既久,人不知兵,故彼得投其机而速发,由是猖獗两河,以成盗据之功。
22、夷情凶悍,深知兵法,是在该大臣等审度形势,妥筹应敌,以操必胜之权。
23、臣惟督抚大吏,类皆朝廷简拔之人,设其人未尽知兵,不妨择统兵大员,畀以督抚之任,使之各清各省,而责其成功。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24、启睿本不知兵,受重任不知所为。
25、不知兵,乃召琳付以东征事。
26、于是柳公绰就任命李听为鄂岳都知兵马使、中军先锋、行营兵马都虞侯,“选卒六千属听”。宋?张耒《唐论中》:“而以之抗燕代之劲骑,此驱羊战狼,则明皇与重兵选卒所不得行之也。
27、贼登山,了知兵少,无继,合围击之。
28、官民不知兵,相继自顿踣。
29、作为一名统率千军的领袖,林少猫深知兵民关系及军令如山的重要。
30、围困既除,君臣缓过气来,各路贡奉源源不断,唐德宗封浑?为行在都知兵马使,食实封五百户,浑?的二个儿子在这之前已被授予官职,以答谢浑?在奉天之难中的舍生忘死,唐德宗是有良心的,但他性格上的缺陷却一再导致他的皇帝生涯波涛汹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如贾隐林的谏言,“陛下性子太急躁,不能容物,如果不改一改,就算朱?败亡,其他的祸患还会接踵而至”,事情果然不幸被贾隐林言中,很快,唐德宗又犯了老毛病,逼反了救驾有功的李怀光。
31、良弼刚正傲骨,素有大志,以知兵而为清末旗员翘楚,不但是旗人中“崭新的军事人才,而且才情卓越”,参与了清末一系列振武图强的军事活动,“改军制,练新军,立军学,良弼皆主其谋”。
32、值川楚教匪不靖,其座主吴总宪省钦荐昙知兵,能作掌心雷。
33、任辽蓟督粮推官,袁崇焕《天启二年擢佥事监军奏方略疏》中所谓“现任蓟镇督粮推官林翔凤,臣之至戚,慷慨知兵,且善武艺,与诸将士官交契甚厚”者,即其人也。
34、佘太君生性敏慧,弓马武艺拥熟,深知兵法,辅佐杨业屡立战功,官居云州观察使,号称杨无敌。
35、自古知兵非好战,从来攻伐重谋略,神机妙算变化莫测,决胜千里运筹帷幄,经典战例演绎精彩历史,警世名言升华连天烽火,夕阳血血,青史如歌。
36、青州三军以敬武子师范权知兵马事。忠义军拿下海州后,魏胜权知州事。
37、有个小戎知兵女,逐马褰裙飞矢。
38、孙子曰:若欲知兵之请(情),弩矢其法也。
39、知兵营暗垒,识向避非时。
40、示例:臣非不知兵凶战危,而~,切齿痛心有日矣。
41、《宋史?理宗纪一》:“史嵩之本不知兵,矜功自侈,谋身诡秘,欺君误国。
42、长庆元年(821年)七月,田弘正准许卫兵三千人返回魏博,成德军都知兵马使回纥阿布思族王廷凑潜怀异志,勾结牙兵,杀害之。
43、他宦业不显,素不知兵,胆怯无能,以谄附阉党得受封疆重任。
44、刘备得到消息后,自知兵微将寡难以御卒,于是写信向吕布告急求援。
46、拜_都知兵马使,自石岭关而南,督诸军掎角,虏引去。
47、以来,天诱其衷,革心慕义,贪婪岁币,顾惜盟好,销烽寝柝,号称无事,南北民不知兵,各保首领以没,兹非以德怀远之明效欤?
48、十月权知兵部侍郎,宝历元年正拜。
49、于是柳公绰就任命李听为鄂岳都知兵马使、中军先锋、行营兵马都虞侯,“选卒六千属听”。
50、为首的是淄青都知兵马使刘悟。
51、还有一些措施则是庆历新政没有提出而为王安石所独创的,如市易法、青苗法是、方田均税法则是王安石针对财政问题而专门设立的,保马法则是针对北宋缺乏战马,难以建设强大的骑兵队伍的问题而提出的,将兵法则是为了解决北宋军队“将不知兵,兵不识将”的问题而实施的举措。
52、』老生不知兵,恃勇急进,不意断後,见擒於陛下。
53、整个朝鲜武备松弛,统治者重文轻武,“人不知兵二百余年”,全国300多郡县大多数没有城防。
54、监察御史王遂说:“史嵩之本不知兵,矜功自侈,谋身诡秘,欺君误国,留之襄阳一日,则有一日之忧。
55、盖当崇祯乙亥,流贼迫州城,时承平久,人不知兵,屯军视若儿戏。
56、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得策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也;绍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不为虚美,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也。
57、清田兰芳《明河南参政石?袁公(袁可立子袁枢)墓志铭》:“时承平久,人不知兵,屯军视若儿戏。
58、唐李白《战城南》诗:“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59、天王熟知兵法,将兵法中行军、破敌之意融入枪法之中,疾如风,徐如林,势如火,稳如山。
60、时令狐建以龙武军四百人从驾至奉天,仍以志贞为行在都知兵马使。
61、又诣行殿力请,振怒曰:“腐儒安知兵事!
62、这时他认真读了《阃外春秋》,因而略知兵法,处事也不再卤莽。
63、张毓秀,元谋县书香世家,博古通今,知兵能政,今年二十六岁。
64、奕山等不知兵,惟倚芳。
65、秉节魁伟沉毅,涉猎书史,稍知兵法,袭父爵,仍镇枣阳。
66、夏官不知兵籍,止于奉朝请;六军不主兵事,止于养勋阶。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