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族:jǔ zú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全族。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昔年苦逆乱,举族来南奔。” 明 刘基 《郁离子·灵丘丈人》:“ 灵丘丈人 善养蜂,岁收蜜数百斛……未期月,蜂有举族而去者,弗恤也。”
1、末应进士,遂及大乱,举族东迁,以违患难”,父亲曾主务于徐州甬桥,母亲封为彭城县太君,见于《子刘子自传》。
2、福州方氏家族六人举族起义,被誉为“方家满门英烈”。
3、其居处皆香闺绣闼,西厢南楼雕阑花柳,俗尚贵黄贱青,贮金屋,咸争羡阿娇,倚青楼,举族不以人齿。
4、社会动乱,烽火四起,包括中原衣冠旧族在内的氏族,举族迁徙,先后经越城岭道、骑田岭道和大庚岭道等古道至华南地域,客住下来,落脚生根。
5、贞明元年春,城陷,蒋殷举族自焚而死。
6、昔时垦殖之初,因耕地或排水或通路之争,难免发生纠纷,是当时台湾各地数见不鲜的现象,而举族由一地移往另一地,重新寻找耕地者,则到处可见。
7、今陛下洪福齐天,拔都罕之裔,首已附顺,叛王察八儿举族来归,人民境土,悉为一家。
8、到了南北朝时,中原局势相对稳定,其后代又举族南迁中原,并从“屋引氏”恢复为房姓。
9、此次荀彧来此仅是为了劝其父荀绲举族搬迁到荆州去,原因是颍川乃是四战之地一旦打起来将会战火纷飞不免会殃及池鱼。
10、而将甄寻举族流放于三危去与三苗为伍。
11、凡婚家举族内外姻亲与其男女宾客,堂上堂下竦立而视者,惟婿‘上高’坐为盛礼尔。
12、妖族素来凶残狡诈,冥顽不化,他们得知玄奘西天取经一事,举族恐慌。
13、秦庄公后举族移住西犬丘,改西犬丘为西垂。
14、平南王登记造册,准备举族迁回海城。
15、又上书朝廷:“亡父从谏为李训雪冤,言仇士良罪恶,由此为权幸所疾,谓臣父潜怀异志,臣所以不敢举族归朝。
16、其告天下手诏曰:“虽举族有北辕之恤,而敷天同左袒之心。
17、因其长袖善舞,多财善贾,又是举族经商,故被称为“商人”、“商族”。
18、煜举族冒雨乘舟,百司官属仅十艘。
19、公元前138年左右,乌孙举族西迁至伊犁河谷周围重新建国,此后其余部又向南方的葱岭(帕米尔高原)内外扩散。
20、太祖问其故,对曰:“举族相投,矢效命疆埸,岂直充厮役乎?
21、晋代,先有八王之乱,後有五胡乱华,中原战乱不断,大批士绅举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是为永嘉南迁(或衣冠南渡)。(4)认为衣冠南渡的汉族是编户齐民,乃是主户,土著不属编户,免纳贡赋,应是客户,所以“给客制度”的客户不是指南迁的汉人。
22、车太铉饰演的巡警byung - gi性格儒弱怕事,只不过是重演他在《我的野蛮女友》的角色,他在演绎上也无甚新突破,只是食老本吧了。据传说,乞伏氏首领?大寒在执政期间虽然比较儒弱,惧他族而举族连连北迁,却是个“多产作家”,除了嫡子司繁以外,还有庶子近百。
23、前蜀杜光庭《飞龙唐裔仆射受正一?词》:“九玄离积夜之乡,永栖长乐;举族享无涯之善,常奉休明。
24、的危险,“毁家纾难”,举族从征,实属难能可贵。
25、而是要施展王道,奖罚分明,如果表现出色,我绝对不会吝惜奖励!下一步,我们要举族清扫狼族和狈族老窝,狼狈两族所有财产都会用来奖励表现突出者!如何?
26、朱异用事议纳侯景,公乃叹曰:难将作矣,谋举族还乡,诸父犹豫不决,俄丁少监之忧遂尽,室还黄墩。上古大圣,以禅观内察经脉藏气流行之轨,知三阳经行身之表,三阴经行身之里,五藏异
27、最后,村民终于做了最无奈的决定,留下这些风烛残年的老人,青壮年带着孩子们准备举族搬迁,到山外面的世界。
28、契丹为火车地道,昼夜急攻,城中兵少,御备罄竭,城陷,嗣本举族入契丹。
29、祖籍鄢陵(今河南省),他举族徙居罗定,“以孝义训溪峒,所至镇俗戢奸,盗贼屏息”,给泷江流域的土著民族特别是僚族带来了中原文化与道德规范,得到了土著民族的拥戴,并推举为“酋长”,并子孙世袭。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