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经

爱造句 3年前 (2022-04-29) 词语造句 82 0

译经:yìjī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翻译经典。多指翻译佛经。唐曹松《宿溪僧院》诗:“嵩阳大石室,何日译经还。”宋高承《事物纪原·道释科教·译经》:“汉自永平后,摩腾首译《四十二章经》,歷魏、晋、南北朝皆有翻经馆,唐置译经润美之官。”

1、译经专家鸠摩罗什是龟兹国人。

2、太平兴国七年(982),奉诏入居太平兴国寺之译经院,从事译经工作,帝乃赐号“传教大师”。

3、译经院置润文官

4、因为他们兼通华语,能够翻译,太宗动了重兴译经的念头,遣内侍郑守钧在太平兴国寺建筑译经院。

5、【出处】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中?魏天竺僧佛陀》:“由使造者弥山,而僧廪丰溢。

6、城内有建于唐代玄奘译经和七级八角形古塔及佛教东传时的清梵寺;明代金碧辉煌的文庙大成殿等。现存的明代佛殿,泥灰色的木制廊檐,更是当年纳兰所咏唱的那一番“篆香清梵有无间”所不言而喻的场景。

7、1979年8月成立了“三学研修院”,成员即译经院原有成员与禅七学员,共十位。

8、寺中有五堂口、名称是沙弥堂、学戒堂、学事堂、加行堂、金刚院,外加一所专门培养汉藏译经人才的译经院。

9、前代译经既多,入隋又增新译

10、进犯高昌,阚爽相沮渠无讳求救。法众、沮渠京声等从事译经。

11、太平兴国年间,置译经院,聘梵僧翻译佛经,命大臣加以润色,称译经润文官。

12、隋朝以后,凡译经大师,类华梵俱精,义学佳妙,若彦琮,若玄奘,若义净,若不空,非听言揣义,故著笔时无牵就,不模糊,名词确立,遵为永式,文言晓畅,较可研读。

13、『妙慧译经会』取其『妙吉祥菩萨的智慧』,来译出经典及传布经典中的智慧于汉地之中。

14、既而丁母忧,潜至京师,依中人张怀德为内助,宰相王钦若雅善竦,因左右之,遂起复知制诰,为景灵判官、判集贤院,以左司郎中为翰林学士、勾当三班院兼侍读学士、龙图阁学士,又兼译经润文官。

15、之间共一一七人所译经论之图纪。

16、阿地瞿多译经以后的踪迹无考。

17、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下?僧伽跋摩》:“时祗洹、慧义擅步京师,谓为矫异,执志不同,亲与跋摩拒论翻覆

18、挂在译经院门前,表示他的决心与宏愿。

19、传法院,掌译经润文。

20、五月,译经院印出《法蕴足论》。

21、本公司之翻译员均具有正规院校本科或硕士以上学历及三年以上实际翻译经验。

22、《高僧传》说他译经当时道俗几百人,疑难交加,谶随机释滞,清辩若流。

23、全书分译经、解义、习禅三科。

24、从1842年起,《中英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外国传教士享有在华传教和译经的自由,这在客观上促使《圣经》中译进入鼎盛期。

25、法师历任中国文化大学教授,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所长、美国佛教会副会长及译经院院长。

26、此外有《说斗将与“兵器》、《说殉葬》、《说民族发式》、《唐代妇女习尚考》、《译经工序考》、《灌口氐神考》,则有关通史、民俗、社会习尚,以及少数民族之研究。

27、又随金刚智、不空受学密法,并入译场,笔受译经。

28、遂想起十年前曾去避暑休养过的玉华山那儿水绿山青绝无嚣尘幽静凉爽景色秀丽是个理想的译经场所。

29、一百二尔后留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各地名僧20余人助译,分任证义、缀文、正字、证梵等职,组成了完备的译场。

30、译经院结束后,成员之中有人发心出家,“三学研修院”渐而发展为法鼓山“僧团”。

31、(此系法师当年亲撰译经院门联)之宏伟目标”。

32、七年,师与天息灾、施护等,于译经院各译所携之梵本。

33、译经日中双向电脑翻译系统9 . 0

34、他们在建康译经传法,影响颇大。

35、至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由州府官上表进之,帝览大悦,召入京师,敕赐紫衣,因而敕造译经院。

36、五大部外诸重单译经17函,206部,444卷。

37、本人受过汉、英语教育,曾在报馆当翻译多年,翻译内容包罗万象,亦曾在外企长期任职,翻译经验前后逾16年。

38、亦曾应邀前往青海和西藏,主持萨迦译经院的翻译工作。

39、唐靖迈的《古今译经图纪》更调整作三年感梦,七年遣使,十年使还。

40、是年,建近慈寺译经院,师亲撰门联:“通圣言而遍寰宇;导世界以趣大同。

41、悟空学佛译经,堪比玄奘。

42、令以本官知译经院,迁兵部员外郎、礼、户二部郎中。

43、阿訇抵渝后,即僦居十八梯礼拜寺殿侧一小屋内,设备简陋,生活清苦,而阿訇居之宴然,除拜功外,终日埋头于译经工作。

44、十月,偕扎萨喇嘛飞蓉,迎住译经院,教授弟子。

45、翻译经典,也是上人的三大愿力之一。

image.png

46、于是诏司空,相原隰,四衢如砥,八道傍通”,它是关于经营关中,使其成为王朝根基、全国首善之地的思想,当属中古时代认识西安及其周边地区在安邦定国方面的区位优势的经典论述。刘冯精于内外学数术,因感于历代翻译经论时,对大千、由旬等计数单位,各家计算比例皆异,故撰《内外傍通比校数法》一卷,辑录众经计数之法,与我国故有之相对计数法,异同并比,作为后学译经之参考。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