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谷豆

爱造句 3年前 (2022-04-30) 新词造句 124 0

撒谷豆:sāgǔdòu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旧时婚俗。新妇下车,有阴阳人持斗,内盛谷、豆、钱、果、草节等物,口念咒语,望门而撒,以破煞神,谓之“撒穀豆”或“撒豆穀”。此俗相传始于汉翼奉。参阅宋高承《事物纪原·吉凶典制·撒豆谷》,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旧时婚俗。新妇下车﹐有阴阳人持斗﹐内盛谷﹑豆﹑钱﹑果﹑草节等物﹐口念咒语﹐望门而撒﹐以破煞神﹐谓之撒谷豆或撒豆谷。此俗相传始于汉翼奉。参阅宋高承《事物纪原.吉凶典制.撒豆谷》﹐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

1、撒谷豆与撒草同为一种仪式的不同形式,所以两者往往相互交融,难分彼此,撒谷豆仪式往往既用谷豆,也用草(切成一节一节的草)。从工具上看,撒谷豆所抛撒的以五谷为主,撒帐虽也

2、撒米也有在女方家举行的,也为古代之遗俗,因为汉代撒谷豆,既要在男方家举行,也要在女方家举行。

3、因为撒谷豆壁三煞的原因,不仅仅在于三煞会危害尊长,而且会造成新婚夫妇婚后无子。

4、然后皇帝代“幡胜”(冠上的巾饰),并以等第赠臣僚幡胜,“于牛前上香,三奠酒”,由司仪“报春至,鞭土牛三匝”,还有“撒谷豆”、“击土牛、食春盘”等仪式。

5、在有些地方,撒谷豆演变为撒米。

6、撒草仪式没有撒谷豆仪式那样广为流传,但也未断其流,至晚近仍未消绝。

7、当然,撒谷豆在不同地方的传承演变情况是不同的。

8、从汉至晚近,撒谷豆及其变形形式撒草一直盛传不衰,并且遍布我国广大地区,可以说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婚礼辟邪仪式。

9、藏族有撒青稞麦婚仪习俗,其俗也可视为由汉族撒谷豆习俗传承而来。

10、撒谷豆的礼俗《周礼》未见记载,可以确信当时还没有这一礼俗。

11、另外,撒谷豆的变形形式撒草的功能,后来也由辟邪转化为祈子。

12、据宋朝高承《事物纪原》所载,撒谷豆习俗始于汉代:京房的女儿与翼奉的儿子订立了婚约。

13、撒谷豆习俗已隐含有祝子之义。

14、迎亲队伍回到男方家,伴随着新娘下轿、进男方家门,都要抛撒谷豆。

15、撒谷豆遗俗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有传承。

16、要了解撒谷豆与撒草的真正奥秘,必须从分析谷豆、草的文化含义入手。从意义上看,撒谷豆的主要意义在于辟邪,而撒帐的主要意义则在于祝子。

17、撒谷豆是迎亲时抛撒谷类和豆子的仪式,颇似当今婚礼中的撒花瓣或彩纸屑仪式。

18、撒草与撒谷豆的意义是完全相同的,两者同出一源。

19、撒谷豆的另一表现形式是撒草。

20、撒谷豆婚仪由辟邪意义向祝子意义的转化,反映了婚仪中的辟邪习俗逐渐转化为祝子祝福习俗的基本趋向

21、撒谷豆辟邪婚仪中,也潜含有祝福祈子之义。

22、从此撒谷豆的婚礼习俗就流传下来。

23、古人又常以五谷来概括谷类,“五谷丰登”成为最流行的祈祝丰年的吉祥用语,所以撒谷豆又可称为撒五谷。

24、撒谷豆或撒糖果:撒谷豆这是古代的婚俗之一,也是一种迎娶礼仪。

25、宋朝,撒谷豆习俗已在民间流行。

26、撒谷豆”出现西汉,两宋时北方盛行,其传统的说法是为了“禳三煞”,亦即驱鬼避邪,这和惠州民间“撒盐米”差别不大。

27、撒盐米之俗其实为我国传统婚姻礼俗中“撒谷豆”之习的一个变种。

28、谷为吉祥物,具有种种神奇的力量,所以,人们认为婚礼仪式撒谷豆能够起到辟邪作

29、撒帐与撒谷豆是婚礼中形式相似的两种仪式。

30、至晚近,一些地方的婚礼习俗仍保留着撒谷豆的遗存形式。

image.png

31、总之,撒谷豆,就是撒各种谷物。

32、后来,在一些地方,撒谷豆的辟邪意义逐渐淡化,祝福祈子意义则越来越突出,撒谷豆遂由辟邪仪式转化为祝子仪式。

33、从宋以后,撒谷豆之俗逐渐演变为撒红枣、栗子、花生、瓜子等,谓之“撒喜果”,撒豆时边撒边说喜话。

34、因为从前引资料来看,撒谷豆与撒草仪式所辟为害邪魔,并不仅仅限于三煞,至少还包括女方的祖灵。

35、京房、翼奉都是西汉的大儒,两家子女缔结婚姻,对婚期是否为吉日产生了不同的看法,结果以撒谷豆辟邪的方法来予以解决。

36、撒谷豆一般分两次举行。

image.png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