荚钱:jiá qiá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榆荚钱的简称,又名五分钱。 汉 初一种轻而薄的钱币。钱重三铢,文为“汉兴”二字。《汉书·食货志下》:“ 汉 兴,以为 秦 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如榆荚也。”参阅 宋 洪遵 《泉志·汉荚钱》。★一种古代的钱币。为汉高祖时所铸,质轻,形如榆荚,故称为「荚钱」。《史记.卷三○.平准书》:「至孝文时,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铢钱。」《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
1、大多数也被盗,但仍有不少珍贵遗物,如玉衣片、玉璧、玉具剑、各种质料的装饰品,以及总重5000多千克的半两钱和榆荚钱等。
2、后由于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民间私铸云起,宋明帝刘?泰始三年(467年)只得废除了孝建四铢钱。《史记?平准书》:“至孝文时,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
3、榆荚钱的一种。
4、孝文帝时荚钱益轻,乃改铸四铢钱,其文仍曰“半两”,令民自由铸造。
5、合成,被称为“荚钱”(或“榆荚钱”)。
6、因形如榆荚,称为“荚钱”。
7、嵌雕阑芍药芽儿浅,一丝丝垂杨线,一丢丢榆荚钱。
8、这比当时的“榆荚钱”增加了五铢重。
9、〔忒忒令〕那一答可是湖山石边,这一答是牡丹亭畔,嵌雕栏芍药芽儿浅,一丝丝垂杨线,一丢丢榆荚钱。
10、“……至孝文时,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
11、汉兴,以秦钱重,改铸榆荚钱。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