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汤:lántā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熏香的浴水。《楚辞·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南朝梁武帝《和太子忏悔》:“兰汤浴身垢,懺悔浄心灵。”明杨慎《艺林伐山·兰汤》:“刘义庆曰:‘古制,庙方四丈,不墉壁,道广四尺,夹树兰香,斋者煮以沐浴,然后亲祭,所谓兰汤。’”2.指温泉。唐玄宗《惟此温泉》诗:“桂殿与山连,兰汤涌自然。”★兰花香气袭人,故比喻香汤为「兰汤」。三国魏.阮籍〈猕猴赋〉:「沐兰汤而滋秽兮,匪宋朝之媚人。」南朝梁.武帝〈和太子忏悔〉诗:「兰汤浴身垢,忏悔净心灵。」
1、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
2、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云中君》里记述:“浴兰汤兮沐芳华。
3、屈原《离骚》有云“浴兰汤兮沐芳”,泡在加料温泉中,处于四围花木繁荫、泉石流泉、明月松间的天人合一之境,疗疾养生、其乐陶陶,这正如古人泡浸菊花、人参汤恢复元气后写的一首诗,“崆峒山下秘阳春,泻作温泉向广堂。
4、【屈原?九歌】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5、深深柳色暗长堤,浴罢兰汤气力微,花枝无力,倩郎强携,酒肠不耐,被郎强偎,(姐道、郎呀、)分明是华清宫里杨妃春睡起,君王又进紫霞杯。
6、明人胡应鳞就说它“多俊语”,并特别赞赏“兰汤滟滟”等几句。
7、屈原《离骚》中的词句“治兰汤兮沐芳”,就是对民间人们在沐浴节的一种形象描述。
8、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9、自从汉成帝一次无意间从门窗隙缝中窥见了赵合德洗澡后,就成为他一种新鲜的刺激:从赵合德宽褪罗衣下,玉骨冰肌,兰汤潋滟,到自我欣赏,顾影自怜,关窗锁户,轻醮细拭,一幕幕活色生香的旖旎画面,有景像、有动作、有表情、更有声音,是汉成帝的经验里从来没有汲取过的。
10、醉倚郎肩、兰汤画沐、枕边娇笑、眼色偷传、拈弹打莺、微含醋意。
11、这样的日子,倘若置身兰汤,热气氤氲,欲醉欲仙之间,看片片春雪在身边悄然飘落,那定是极难得的人生快事。
12、唐白居易《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满月》诗:“桂燎熏花果,兰汤洗玉肌。
13、云中君应是位居楚国的民族神、地方神、乡土神即云梦神君。《楚辞?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14、五月五,到端阳,又是佳节好时光;荡起浆,推开浪,赛舟驰骋处处祥;饮雄黄,佩香囊,除菌防病保健康;兜粽香,沐兰汤,快乐祝福冠群芳!端午节愉快!
15、汗湿薄罗衾,共浴香兰汤,鸳鸯戏水不断,井中辘轳难停,浪里涌动桃花香,春兴撩人欲癫狂,不顾鬓歪留残妆,红莲双瓢映波光,最是销魂时刻也,露湿花房。
16、自维基泄密有争议地开始发布25万份美国政府机密文件以来,出生于昆士兰汤斯维尔的阿桑奇开始转入地下工作。
17、兰汤自解丁香浴,怯怯娇姿不似前。
18、帝自屏罅觇,兰汤滟滟,昭仪坐其中,若三尺寒泉浸明玉。
19、帝自屏罅觇,兰汤滟滟,昭仪坐其中,若三尺寒泉浸明玉,帝意思飞荡,若无所主。
20、蕙肴”、“兰藉”、“桂酒”、“椒浆”、“兰汤”、“桂舟”、“薜荔柏(箔)”、“蕙绸”、“荪桡”、“兰旌”、“桂?”、“兰?”、“荷盖”、“荪壁”、“紫坛”、“桂栋”、“兰?”、“辛夷楣”、“药房”、“蕙?”、“荷衣”、“蕙带”、“辛夷车”、“桂旗”、“杜若”、“芙蓉”、“白?”、“苹”、“?”、“石兰”、“杜蘅”、“疏麻”、“瑶华”、“麋芜”、“女萝”、“幽篁”、“松柏”,《九歌》中神灵的生活物品与生活环境充满各种芳美植物的郁郁生气,突出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对生生不息的生命的礼赞。
21、西泉:芙蓉池:金汤催雅趣,妙音生芙蓉;水帘洞:疑是银河倒碧流,也做神仙逍遥游;沙滩吧:享受沙滩,享受阳光,享受大自然;沙疗:来自大连葫芦岛的金黄色海沙,全方位的呵护您的身体;石板浴:放松身心,让肌肤吸取玉之精华;足疗池:让每个脚趾都享受惬意,让阵阵舒适传遍你的全身;药浴: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22、《云中君》这篇诗凭什么肯定是对唱的形式呢?《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
23、《楚辞?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24、浴兰节”是端午节的另一个别称,屈原“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就是这种习俗的写照。
25、兰汤浴罢鬓云斜,倩谁将我?腰脱!
26、《楚辞?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27、华清引(感旧)平时十月幸兰汤。
28、屈原“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就是这种习俗的写照。
29、《离骚》中的词句“治兰汤兮沐芳”,就是对民间人们在沐浴节的一种形象描述。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