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菽:cǎi sh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语出:(1).谓采摘豆叶。《诗·小雅·采菽》:“采菽采菽,筐之筥之。”(2).喻夺取政权。语本《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郑玄 笺:“藿生原中,非有主也,以喻王位无常家也,勤於德者则得之。”《新唐书·文艺传中·苏源明》:“及 史思明 陷 洛阳 ,有詔幸 东京 ,将亲征。 源明 因上疏极諫曰:‘……方今 河 洛 驛骚,江湖叛换,《诗》曰:“中原有菽,庶民采之。”彼 思明 、 楚元 ,皆采菽之人也。陛下何遽轻万乘而速成之邪?’”
1、又《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
2、诗中用‘届’字者,小雅节南山与‘惠’、‘戾’、‘阕’为韵,小弁与‘?’‘淠’‘寐’为韵,采菽与‘淠’、‘?’、‘驷’为韵,大雅瞻?与‘疾’为韵。
3、在原急难,常棣之义也,黾勉求之,德音之遗也,中原采菽,式谷之教也。20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牵引和悬挂式谷物条播机,以及运
4、出处《诗经?小雅?采菽》:“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5、孔子读《诗》及《小雅》,喟然而叹曰:吾于《周南》、《召南》见周道之所以盛也;于《柏舟》见匹夫执志之不可易也;于《淇澳》见学之可以为君子也;于《考盘》见遁世之士而不闷也;于《木瓜》见苞苴之礼行也;于《缁衣》见好贤之心至也;于《鸡鸣》见古之君子不忘敬也;于《伐檀》见贤者之先事后食也;于《蟋蟀》见陶唐俭德之大也;于《下泉》见乱世之思明君也;于《七月》见豳公之所以造周也;于《东山》见周公之远志所以为圣也;于《鹿鸣》见君臣之有礼也;于《彤弓》见有功之必报也;于《羔羊》见善政之有应也;于《节南山》见忠臣之忧世也;于《蓼莪》见孝子之思养也;于《楚茨》见孝子之思祭也;于《裳裳者华》见古之贤者世保其禄也;于《采菽》见古之明王所以敬诸侯也。
6、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八:“阮公《咏怀》,神至之笔。
7、其诗内容充实、语言质朴,气势雄浑,“似孟德而加以流丽,仿子建而独能简贵”(《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一),不失汉魏遗风。
8、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之外,绝大多数出自贵族文人之手,如《小雅?节南山》、《诗?小序》说:“家父刺幽王也”;《大雅?桑柔》、《诗?小序》说:“芮伯刺厉王也”;《大雅?崧高》、《诗?小序》说:“尹吉甫美宣王也”;《大雅??民》、《诗?小序》说:“尹吉甫美宣王也”。孔子读《诗》及《小雅》,喟然而叹曰:吾于《周南》、《召南》见周道之所以盛也;于《柏舟》见匹夫执志之不可易也;于《淇澳》见学之可以为君子也;于《考盘》见遁世之士而不闷也;于《木瓜》见苞苴之礼行也;于《缁衣》见好贤之心至也;于《鸡鸣》见古之君子不忘敬也;于《伐檀》见贤者之先事后食也;于《蟋蟀》见陶唐俭德之大也;于《下泉》见乱世之思明君也;于《七月》见豳公之所以造周也;于《东山》见周公之远志所以为圣也;于《鹿鸣》见君臣之有礼也;于《彤弓》见有功之必报也;于《羔羊》见善政之有应也;于《节南山》见忠臣之忧世也;于《蓼莪》见孝子之思养也;于《楚茨》见孝子之思祭也;于《裳裳者华》见古之贤者世保其禄也;于《采菽》见古之明王所以敬诸侯也。
9、还是在本世纪初时,南非华人就做过一副对联,以抒发感怀:“寄旅南非痛吊政残且思禁逐情形悲弱国;唯盼东土睡狮心醒还念拓充势力压全球”。这首诗只是刘桢的游戏之笔,但“语与兴驱,势逐情起”(皎然《诗式》),同样显示了他那“笔气隽逸’、“颇饶顾盼之姿”的诗风(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
10、(《采菽堂古诗选》卷26)沈德潜亦称其“情词宛转,浅语俱深。
11、席间,鲁国大夫季平子赋《采菽》诗,穆公赋《菁菁者莪》以和对。
12、《诗.小雅.采菽》:“赤芾在股。
13、这两句,不着一“湖”字,而“兼湖并出,神至之笔”(《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三)。
14、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阴子坚诗声调既亮,无齐、梁晦涩之习,而琢句抽思,务极新隽,寻常景物,亦必摇曳出之,务使穷态极妍,不肯直率。
15、出处明?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古诗十九首》十:“脉脉者有条有绪,若呼吸相通,寻之有端而即之殊远。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