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鼎:fēndǐ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谓三分天下而雄据一方。唐沉佺期《铜雀台》诗:“昔年分鼎地,今日望陵臺。”宋王千秋《贺新郎·石城吊古》词:“欲问紫髯分鼎事,只有荒祠烟树。”《三国演义》第一回:“后人有诗赞玄德曰: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参见“三分鼎足”、“鼎立”。
1、起义动摇了刘汉王朝的统治,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后才有魏、蜀、吴三分鼎足。
2、适曹军南征,先主遂转战荆楚,斡旋纵横,渐成联吴抗曹之势,终败曹军于赤壁,奠定三分鼎立之基础,致延汉室数十年,实肇端於斯。
3、这样的政治因素不是诸葛亮六出祁山之所在吗?》第八八回:早知道三分鼎足,尽痴心六出祁山。
4、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也。
5、相传此庙十分灵验,因此吸引了不少善信前来参拜,香火十分鼎盛。它在1940年代达到政治上的鼎盛时期,在1951年面临了一次取缔危机。
6、三顾,诸葛亮便以《隆中对》“一言而定其机势”,确立三分鼎立的大计,出手不凡。
7、赵宏恩在《诸葛草庐诗》中写道:“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就足以证明诸葛亮手执鹅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不离扇的原因。
8、而谟等请归取?表,尽献江北地,世宗许之,遣崇质、德明等还,始赐?书曰:“自有唐失御,天步方艰,六纪于兹,瓜分鼎峙。
9、在拜亭的柱子上有石刻对联:“力助炎汉三分鼎,心接尼山一瓣香”。
10、自有唐失御,天步方艰,六纪于兹,瓜分鼎峙。
11、至此西夏势力直抵玉门关,据有整个河西走廊,与宋、辽成三分鼎足之势。
12、不过,三潭在湖中呈犄角之势,宛如三分鼎足,却是真景真情。
13、〕固清商变徵之声,而流别甚正,家数颇大,与成容若、项莲生二百年中,分鼎三足。《战国策?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14、神龛上镌有一副楹联:“辅跨荆益二州,遗恨三分鼎足;国承东西两汉,全凭一点忠心。
15、1958年,礼乐公社党委书记陈杰征还亲笔题写了“一登龙门”、“二龙争珠”、“三分鼎足”三个奖匾。
16、史载,隋朝末年,唐国、郑国、夏国呈三分鼎立之势,各自雄霸一方。
17、同“三分鼎足”。
18、《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中语:“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
19、洞庭是夫婿战利品,埋香兹有托,三分鼎亡,?土不亡。
20、水云楼词,固清商变徵之声,而流别甚正,家数颇大,与成容若、蒋鹿潭,二百年中,分鼎三足。
21、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
22、还未完成一半就中途死去,现在天下三分鼎立,蜀汉民力疲乏困顿,这真是有关生死存亡的时刻呵!
23、欲遂立桓、文,辅微国,当勉卒功业;欲三分鼎足,连衡合从,亦宜以时定。
24、普九年之智慧足以与欧阳上智分庭抗礼,虽然外表丑陋至极,却丝毫不掩其优越的才气,其忠心程度更不下霹雳史上任何一名忠仆,可谓是霹雳史上的诸葛孔明丝毫不为过,而且在整个霹雳的历史上,太阳盟的崛起速度与成长力算是最快的其中一个,短短时间内,在普九年的运筹帷幄,马上就提升到足以与中原霹雳王朝抗衡,并和霹雳王朝与北方齐天塔成三分鼎立。
25、诏书中所称蜀汉二主,三分鼎立之权,任嚣、尉佗之谋,实在让人感到痛心。
26、王者迭兴,千载难逢,是建齐桓公、晋文公之功业,来辅助国家;还是三分鼎足,连横合纵,也应该看时间而定。
27、‘;衍生世界末日之感,灾难的乞求‘祷告的的深渊,觉之灭顶之难分鼎划世部落首领开始暴戾恣睢,对望他们的血红巨眼,莫几百人是不够他大快朵颐的
28、其中有几句是“襄阳会上王孙饮”,“一川烟水涨檀溪”,“马蹄踏碎青玻璃,天风响处金鞭挥”,“斜阳寂寂照空山”,“三分鼎足深如梦”。
29、草庐亭现为双层六角亭,有木梯通二层,门额题“草庐遗址”四字,门两边的石柱上刻有“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对联,对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作了高度评价。
30、第八八回:早知道三分鼎足,尽痴心六出祁山。
31、王秦州不能收拔贤才,三分鼎足,而坐玩珠玉,以至于此。
32、三国时魏明帝有一次问黄权:天下三分鼎立,到底哪一处是正统?
33、地,世宗许之,遣崇质、德明等还,始赐景书曰:“自有唐失御,天步方艰,六纪于兹,瓜分鼎峙。
34、为军师,组织太阳盟,以金少爷为盟主,武林遂成以齐天塔、欧阳世家、太阳盟三分鼎立的局面。
35、想三分鼎足已定:曹操占了中原;孙仲谋占了江东;刘玄德占了西蜀。
36、清朝康熙年间,襄阳观察使赵宏恩在《诸葛草庐诗》中写道:“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就足以证明诸葛亮手执鹅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不离扇的原因。
37、然而,自从那一场金融风暴扫过,基地派便退出了三分鼎立的大势,濒临破产树倒猢狲散的尴尬境地。
38、可指豪爽、有品味、有身份的人士;从三足之爵延伸,有三分鼎立于天下的英豪之意;中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和制造商品牌,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25%左右,未来将三足爵鼎之势。
39、汉革其弊,斟酌周、秦,并建侯守,亦使分土有定,而牧司必各举贤,贡士任之乡议,事合圣典,比踪三代。出处:《魏书?匈奴刘聪等传序》:“论土不出江汉,语地仅接褒斜,而谓握皇符,乘帝籍,三分鼎立,比踪王者。
40、在彩霓市,有这样的三大家族??陆家、凌家和苏家,这三大家族在彩霓市的商业竞争中可谓是三分鼎足,互不相让。
41、十方诸道,八方乾坤,三分鼎立,一分天下,万物有引。
42、公元1125年,女真族灭辽败宋,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金上京)建立了一个与南宋、西夏三分鼎立的金政权。
43、【成语示例】三分鼎足浑是梦,踪迹空留在人间。
44、水云词固清商变徵之声,而流别甚正,家数颇大,与成容若、项莲生,二百年中,分鼎三足。
45、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
46、该拜亭为四柱单檐歇山式攒尖宝刹塔顶;四柱及梁为花岗岩石构筑;祥云石雕雀替;屋脊为“龙船脊”;在拜亭的柱子上有石刻对联:“力助炎汉三分鼎,心接尼山一瓣香”。
47、二表深心透武略;三分鼎足见文韬。
48、一代枭雄李元昊当年凭借西北一隅之地,率精兵悍将,以其神出鬼没的战法,出神入化的武功,败辽攻宋,扩地千里,迫使两国承认西夏,使西夏与辽宋将天下三分鼎立。
49、出处:《魏书?匈奴刘聪等传序》:“论土不出江汉,语地仅接褒斜,而谓握皇符,乘帝籍,三分鼎立,比踪王者。
50、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与项羽争夺王位一直不分胜负,韩信可以与他们三分鼎足,蒯通劝他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只有高材捷足者先得之。
51、而玺书盛称蜀、汉二主,三分鼎足之权,任嚣、尉佗之谋,窃自痛伤。
52、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手抗曹,在赤壁江段筹划了震古铄今、驰名中外的“赤壁大战”,对魏、蜀、吴三分鼎立局面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53、相传此庙十分灵验,因此吸引了不少善信前来参拜,香火十分鼎盛。
54、可以与他们三分鼎足,蒯通劝他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只有高材捷足者先得之。
55、出处:《新唐书?李轨传》:“隋亡,英雄焱起,号帝王者瓜分鼎峙。
56、竖匾,门廊两侧是“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对联。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