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夷:xīyí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河上公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南朝梁萧统《谢敕参解讲启》:“至理希夷,微言渊奥,非所能钻仰。”唐权德舆《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诗:“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2.指虚寂玄妙的境界。唐韩愈《顺宗实录五》:“臣闻上圣玄邈,独超乎希夷;彊名之极,犹存乎罔象。”唐钱起《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诗:“睿想入希夷,真游到具茨。”3.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北史·序传·李行之》:“年将六纪,官歷四朝,道协希夷,事忘可否。”唐白居易《病中宴坐》诗:“外安支离体,中养希夷心。”宋范成大《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之一:“宵旰三星纪,希夷十闰年。”4.指道家、道士。唐元稹《周先生》诗:“希夷周先生,烧香调琴心。”明高启《与王隐君宿贞宁守道馆》诗:“愿从希夷游,稽首青牛翁。”清高孝本《登华山》诗:“希夷云际卧,毛女树边逢。”★原指道的本体无声无色。语本《老子.第一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后用以指虚空玄妙。唐.柳宗元〈愚溪诗序〉:「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灵芝的别名。参见「灵芝」条。
1、泉水岳色可忘出,让与希夷睡万秋。
3、所谓曲高和寡,尺泽之鲵难量江海之大,希夷之初不为人重亦难怪也。
4、先元皇介而後有囗皇囗,而後有万形经,而後有乾文纬,而後有乾囗囗,而後有考灵经,而後有制灵图,而後有河图八文,而後有希夷名,而後有含文嘉,而後有稽命图,而後有坟文,而後有八文大籀,而後有元命包,一十四文大行。
5、并记载了九转还丹法、黄芽穿膝法、射九重铁鼓法、太子游四门法、金鞭轮法、陈希夷大睡法、仙人钓鱼法、金关玉锁法、七返还丹法、肘后飞金晶法、搬精补脑法、三车搬运法、抽添加减法、灌想法、黄婆匹配法等治病与修炼的小、乘功法。
6、清代,亳州酿有众多酒品,《亳州志》载:“酒品,高梁酒俗曰大曲酒,其高者曰干酒;明流酒又名希熬,相传陈希夷先生始造故名;小药酒,
7、希夷石室绿萝合,金仙鹤驾空悠悠。
8、字希夷,南汇县横沔人。
9、希夷不得已,为桂英改命。
10、石门在华山峪希夷峡对面。
11、这就是任希夷的高明处。
12、向碧岩古洞,完全性命,临风对月,笑傲希夷。
13、道骨仙风的邝荫轩来和大家欣赏昆曲庆生,邝老八旬依旧精神抖擞。”一语点破陈希夷姓名,一时轰动全城,人群纷至,争相一睹道骨仙风。
14、妻子虽然回到自己身边,但韩?还担心沙叱利不肯就此善罢干休,于是请求老上司候希夷出面奏报皇上,下诏柳氏重归韩?。
15、唐开元年间王希夷隐此。
16、公咏布衣时,希夷先生一见奇之。
17、有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者,少践大方,研机斯趣,独拔于言象之表,妙契于希夷之境,齐异学于迦夷,扬淳风于东扇,将爰烛殊方而匿耀凉土者,所以道不虚应,应必有由矣。
18、长春朝对,皆仁民爱物之古,希夷归山,怀耿介清高之致,何隐、怪之有哉!
19、《古今小说?陈希夷四辞朝命》:“多少彩禽投笼罩,云中仙鹤不能招。
20、《高道传》、陈景元《度人宝珠妙义》、夏有章《丹台新录》、陈抟《九室指玄篇》和《陈希夷先生三峰寓言诗》、陈举《朝元子五太论》、杨谷《金华真人授道志》(以上宋人),以及金李大方《辩讹三教摭实根源图》、元李志全《修真文苑》等。
21、几年不见陈祖面,今逢希夷在石州。
22、希夷天赋俊爽,才情如此,想其事业勋名,何所不至,孰谓奇蹇之运,遭逢恶人,寸禄不沾,长怀顿挫,斯才高而见忌者也。人死于干戈,死于饥馑,父子相弃,夫妇不相保,怨气盈腹,谤言载路,“等死”一萌,何所不至,是不得乎民而民已怨矣。
23、方等之渊府,渺漭希夷,绝视听之域;幽致虚玄,殆非群情之所测。
24、该书对达摩相法的评价最高、对麻衣相法的评价也甚高,对柳庄相法、希夷心相篇等,均有注解。
25、如“西蜀青城山道士赵希夷道业精微,登山历险,时彭州刺史庾河郎中迎在州中师事之,后经数年,每至庚申日依经守持,服饵符药,从午至子,昼夜不息,亦感三尸九虫,遂命工人图其形质,将传保生之人。
26、唐刘希夷《谒汉世祖庙》诗:“运开朱旗后,道合赤符先。
27、据说金锁赋和怠匙歌,希夷都学通了。
28、历史记载隐仙派源于老子,后由老子传关令尹子?喜?开派,关令尹子传麻衣道者李和,麻衣道者传陈希夷,陈希夷传火龙真人,火龙真人传张三丰。
29、希夷,古代地名,安徽省亳州市城父镇。
30、叶挺原名叶为询,字希夷。
31、仿佛希夷亲面目,大还真诀得亲传。
32、俯仰岁月间,饮此汝水者前后有李白、杜甫、孟浩然、孟郊、张籍、欧阳修、黄庭坚、顾炎武,汝州才子刘希夷……正可谓“一时名胜,云虎相从”。徐江侯马管党生阿坚中岛余怒独孤九马非秦巴子李伟黎明鹏鲁西西张志唐欣岩鹰王顺健宋晓贤夜林阿翔徐柏坚任知贾薇君儿萧沉谢湘南陈云虎张敏华魏风华。
33、经年不见市朝人,已得希夷微旨,潜喜。
34、朱子因其出希夷而讳之,殆~也。
35、三十五岁偕南怀瑾遍访僧道,曾参岷山派罗门,师礼罗春浦真人,而得陈希夷先天道秘旨;又从二仙庵无名子道人,学得北派真诀。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