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见:duànjià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佛教谓人之见有两种:一为常见,二为断见。不知己身及诸外物常住,而反以身死为断灭之见称断见。参阅《涅槃经》二七、《大智度论》七。参见“断常”。
1、对于儿童,做父母,做教师的责任,便是如何教导他们,使之成为健康活泼,有丰富知识,有政治觉悟和良好体现的现代中国儿童,现代中国人。陈鹤琴1佛学的中心是修证,但是现代全世界都把它当成一种思想学问,几乎与唯物论不分,严重曲解了缘起性空,认为空就是什么都没有。没有可不是空噢!没有是断见!
3、善男子,常法非常,法非‘说’,亦非‘字’,非谛、非解脱,非‘无’、非‘境界’,离诸妄断际,是法非无常,离诸常断见,了见‘识’为常,是‘识’常寂灭,寂灭亦寂灭。
4、能断见思烦恼而证圣果。
5、盖诸位菩萨但断见思惑尽。
6、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因只断见思惑尚有尘沙无明惑在,未入十地圣位,故称三贤,或地前菩萨。
7、见思惑障碍空寂,为覆蔽真谛法的惑。谓阿罗汉即断见思惑尽。
8、清识敏速,达于从政,任司徒主簿,以能判断见知,时人号为入铁主簿。
9、妄”,一切妄相,包括五阴相。六断见谓众生于五阴之身。
10、断见思惑不简单,要以圣教熏习。
11、难道通过刊登不懂行的读者的片断见解就算尽到了应有多样性见解的职责了吗?
12、要断见惑、思惑所积集的烦恼。
13、我们再联系到当时汉代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什么王祥卧冰、郭巨埋儿等无稽之谈不断见诸正史,那么,我们不得不佩服孔融的胆识了。
14、断的次第,须先断见惑,次断思惑。
15、三是众筹企业发展遇到困难,通过众筹而倒闭的企业不断见诸报端。
16、佛学的中心是修证,但是现代全世界都把它当成一种思想学问,几乎与唯物论不分,严重曲解了缘起性空,认为空就是什么都没有。没有可不是空噢!没有是断见!
17、师曰:“断见思惑,断尘沙惑,断无明惑。
18、佛法就以“性空妙有”、“相续不空”来破除他们执着“空”的断见。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