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跏趺坐:quán jiā fū zuò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佛教用语。佛徒跏趺坐法中,交叉两足并分置两膝上称全跏趺坐。参见“ 跏趺 ”。★ 结跏趺坐有全跏、半跏之别,两足交叉置两膝上为全跏,一足置另方膝上为半跏。
1、有全跏半跏之别,交叉两足而置两膝上,为全跏趺坐,置一足于一方之膝谓之半跏趺坐。
2、学者也可长期以“人盘坐”为主,但传统的做法都以全跏趺坐为主。
3、轮王坐,名轮王跏或轮跏,与全跏趺坐(即前之结跏趺坐)、半跏趺坐,为诸佛之三种坐法。
4、它和手印一样种类繁多且各具意义,全跏趺坐中的“吉祥坐”与“降魔坐”是忍者常练习的两种。
5、观音像是在由10块双重莲花制成的大座上面全跏趺坐的模样,非常真实得以表现。
6、全跏,即全跏趺坐,亦称结跏趺坐,以加两趺而坐,普通有两种:一为吉祥坐,一为降魔坐,坐法各不同。
7、全跏趺坐或半跏趺坐,有的慈眉低首,有的怒目圆狰,有的作交脚屈膝状,有的拈珠托钵,有的降龙伏虎,还有的扶杖、捧卷、执笔、持尘板和如意钩。
8、一般学者先结半跏趺坐,坐久不麻不痛,血脉通顺,再进一步学全跏趺坐,循序而进,最为稳当。
9、调身:身姿势要正,无论半跏趺坐、全跏趺坐,必顺坐法规定调身,使之不宽、不急。
10、单以一趺置一股的,称半跏趺坐;交叠双趺于两股的,称全跏趺坐。
11、主龛内圆雕造像七尊,中间三尊坐像,即本尊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身后有宝珠形背光,内雕缠枝牡丹,边缘饰火焰纹,均为全跏趺坐式,端坐于仰莲须弥座上。
12、除了结手印以外身密还有各种坐势,它和手印一样种类繁多且各具意义,全跏趺坐中的“吉祥坐”与“降魔坐”是忍者常练习的两种。
13、又称交一足为半跏趺坐、半跏坐;交二足为全跏趺坐、大坐、莲花坐,此为圆满安坐之相,诸佛皆依此而坐,故称如来坐。
14、佛藏式装束,全跏趺坐于莲台之上,头戴缀摩尼宝的五叶宝冠,佩耳?、项链、臂钏、手镯和脚镯等,怀抱甘露寿瓶,手作禅定印。
15、此像全跏趺坐在双层束腰莲花座上,头饰螺发,顶有高肉髻。
16、全跏趺坐,就是先将右脚置于膝上,再将左脚安于右膝上。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