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见:zhījià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见识;见解。《汉书·文帝纪》:“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匄以啟告朕。”明李贽《史纲评要·宋神宗皇帝》:“介甫之病,坐不近人情,故君实明快之言,如不闻也,然岂但介甫已乎,凡稍有知见者俱如是矣。”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往所理想,在知见情操,两皆调整,若主智一派,则在聪明睿智,能移客观之大世界于主观之中者。”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二章第二节:“从这多数的征伐事项中,可以抽绎出下列的几项知见。”2.看见,知道。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时都统冯湛帐前适有一人在傍知见。”《廿载繁华梦》第二回:“海关里有两个册房……一个是造真册的,一个是造假册的。真册的自然是海关大臣和库书知见;假册的就拿来虚报皇上。”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三六章:“大嫂,刘家的事你也知道,家公家婆做过什么,你也知见。”3.佛教语。知为意识,见为眼识,意谓识别事理、判断疑难。宋秦观《法云寺长老疏文》:“无前后来去之际,有解脱知见之因。”清龚自珍《重辑<六妙门>序》:“不停心,则虽有无上知见,为烦恼风动摇慧灯,若存若灭……制心一处,何事不办,如开佛知见矣。”
1、《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知见录》,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6。
2、为鼓励更多青年团体和个别人士签署《青年约章》 ,委员会继续推行一连串宣传计划,包括播放电视宣传短片、设立互联网网站和印制新设计的《青年约章》小册子。对佛光青年连日来的杰出表现,知见的超凡、态度的热忱,加上开幕典礼有二十三个分团成立,大师有感而发地说?世界各地青年团的成立?意谓著菩提种子的播洒。
3、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
4、有波利迦者,本习禅观,故有禅定、知见、执相、舍相、不语之五众。
5、所谓“宗门武库”者??宗,就是众生本具的佛性,就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妙明真心,就是佛之心印,就是禅宗之自谓;门,是学人悟入佛之知见的由径,是师?开示本地风光的棒喝交驰,是石火电光刹那擒来的妙悟,是本地风光不假理入的无门之门,是应机施教随缘接引的普遍之门;武,是因缘凑合、涵盖相投时的全体大用,是?山棒,是云门饼,是临济喝,是赵州茶,是金刚王宝剑,是达摩肩上截断古今的铁杖,是灵山会上至今犹香的拈花指;库,是大自在、大歇息人的应机三昧,是无碍大悲陀罗尼的赤裸流露,是虚空藏中无尽藏。
6、供香所积的功德最后可实现修行深妙香气的完成,并进而成就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等功德。戒香充满:菩萨修行,坚持诸戒律,以此戒能灭身口恶,犹如香能除粪秽之气,譬如莲花妙香广布,遐迩皆闻!
7、破烦恼(破惑)比丘?能知见、断诸漏结缚烦恼、拔尽根本的比丘。
8、(文学)这个学科积满了知见尘埃,云遮雾障,得用减法看到本来。
9、知见深重的人学佛困难,因为佛教最高层次的觉悟或者说是第一义谛不是从知见上面来的,而是要离开知见来亲身体悟的。
10、然性度简傲颇以知见自处。
11、正论》:“今俳优、侏儒、狎徒,詈侮而不?者,是岂钜知见侮之为不辱者!
12、十三古世之事悉知见。
13、五转识蕴成解脱知见身识蕴者。
14、沈文冲编著的《毛边书情调》中《中国百年毛边书刊知见录》辑录了百年中国出版印制的毛边书,共分三辑,所录书刊主要包括书名或刊名、著作者或编译者、图书类别、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序跋、开本和书刊的封面设计、题签等项,其中专门有一辑为“鲁迅编”,收录鲁迅著、编、译书籍60种。
15、悬河舌辩,而一隙?于幽隐,知见必留世间。
16、迫于形势的压力,有人建议贝尔斯登在周日晚上如实公布情况,而在周一早上不能在亚洲市场开展交易。1这是对于法的如实而具体地知见,而不是抽象的、玄妙的想像,这样的慧观
17、你会发现,给事物赋予的标签与观察前的先入印象,怎样大幅度地左右你的知见,而这些东西的苦与张力怎样给你造成负担。
18、破烦恼(破惑)比丘∶能知见、断诸漏结缚烦恼、拔尽根本的比丘。
19、当你坐在凳子上,东倒西歪的乱靠着,虽说是狂荡不羁、不拘小节,但不知见你的人看到正坐与胡坐,哪个心里更舒服些。
20、你散乱的念头以及属于三次元的知见,使你的注意力偏离了真实的你所在之处以及真理实相的运行,因此剥夺了你进入实相核心的机会(不是指你对实相的记忆,而是指你身历其境的经验,那会使你感到实相是记忆中的事) 。
21、由这次的袭击开始,他的悲恋以及自身之迷也逐渐明朗化。耕者家属知缘尽则离,无庸悲恋者,承佛开示之正知见也。
22、例皆广求知见。
23、孔子、孟子、荀子先哲们对耻的知见很清澈,“行己有耻”,“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不知羞耻,乃不能成*”。
24、此四者皆真实不虚,故称四谛、四真谛;又此四者为圣者所知见,故称四圣谛。
25、因为参禅不可胡乱卜度,亦不可死守话头,故长老当禅众静坐时,须示令放下万缘、锐意研穷、尽力挨拶;久之,则情识尽、知见忘、悟道就易了(《落堂开导》第三)。
26、佛陀教导说,束缚与苦的根源,是对真相的无明;因此佛教的解脱策略中,基本工具必须是智慧,即对真相的如实知见。
27、欲得正知见,理应依法修行。
28、推崇方有执之论,认为“《伤寒论》一书,天苞地符,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但因“杂以后人知见”,致仲景之书“反为尘饭土羹,莫适于
29、如果不肯承先启后,一昧地以自己的粗浅知见,胡乱论断古人阶级神明、名士风流之战技为不实,而加以鄙视拒斥;恐怕只能永远在外外国武学所崇尚的“力斗”间打转,只是这些充满外国徒手搏击武术阴影的武学,究竟还能不能称为中华武学,就很值得我们省思了。
30、真正在崩溃的是你认为在支撑你的那个错误知见,当错误知见瓦解时,你只会发现自己其实正立于一直在支撑你之物,而且错误知见也不会留下任何一丁点儿痕迹,因为它在实相内从不曾真的占有一席之地。
31、林悦致仕归田,旦夕思念先帝仁宗所赐《题谱诗》,遂摘其“故家乔木蟠根大,深谷猗兰奕叶鲜”章句,手书一联悬之府第大门两侧,邑人起居郎蔡京闻之,诏上圣旨差遣林悦到京,悦答使者云:“臣回家不得见圣上(音容),悬此在门,出入知见圣上也。
32、』於是鸣鼓集众曰∶『大众,今日雪窦宗上座,乃是昔年大阳韩太伯,具大知见,晦迹韬光,欲得发扬宗风,幸愿特升此座。
33、否则依然陷在妄想知见网中,虽一辈子学佛,一辈子参禅,一辈子求道,骑驴觅驴,与自己本来面目,毫没干涉,而终归是凡夫。
34、弘先佛之知见,为后学之仪形。
35、三倍无功,不知见德,直置而已,都不合迁。
36、凌知见外,乃遥谓太傅曰:“卿直以折简召我,我当敢不至邪?
37、六部大论,青灯黄卷;起正知见,中道三义。
38、凡修定者,苟能于是,用金刚观智,荡涤空有(之妄)情计(度),扫除断常(之)知见,了一真之本具,达诸妄以本空,则其五阴妄想之心,当体清净,即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矣!中段文最重要,只说本来不有,只是无明为因,幻想为果,文内如空本无华,非起灭故,金非销有,金性不坏等句,显如来圆觉,本来成就,无杂无坏,有何菩提涅盘轮回非轮回诸妄见耶?
39、1998年所辑《明、清、民国山左学者著述知见录》正式纳入省科研项目。
40、罗淑英定是个极好的例子,罗氏当年绮年玉貌,风姿绰约飘飘然若仙子,加以武功冠绝当代,偏偏喜欢一个普通的已婚书生,情海几颠之后便知此道难于武功为甚,却死心不息还自妄想;当她告别沈家园怅然出发,遥遥远随爱人的幻影,一点细末如秋萤之光的愿望如激如励诱其前行,未知她将要付出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为代价,她的朱颜绿鬓被时光刷成白发红颜,回首细分流光竞如虚度,四十年凝翻如梦,一朝梦醒无觅处,这正是她的悲剧,如果她愿意做一个蠢一点的女人,她也许可以幸福,有时太多知见会成为负累,因此知识女性切记。
41、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42、如来体性能令证入念佛三昧的行人,浑然消泯人我是非的界限,遣荡种种知见。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