葑田

爱造句 2年前 (2022-05-24) 句子大全 91 0

葑田:fēng tiá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湖泽中葑菱积聚处,年久腐化变为泥土,水涸成田,是谓“葑田”。《宋史·河渠志七》:“ 临安 西湖 周回三十里,源出於 武林泉 。 钱氏 有国,始置撩湖兵士千人,专一开濬。至 宋 以来,稍废不治,水涸草生,渐成葑田。”《宋史·苏轼传》:“﹝ 軾 ﹞以餘力復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 宋 梅尧臣 《赴霅任君有诗相送仍怀旧赏因次其韵》:“雁落葑田阔,船过菱渚秋。”2. 将湖泽中葑泥移附木架上,浮于水面,成为可以移动的农田,叫葑田。也叫架田。 唐 秦系 《题镜湖野老所居》诗:“树喧巢鸟出,路细葑田移。” 宋 陈旉 《农书》卷上:“若深水藪泽,则有葑田,以木缚为田坵,浮繫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种艺之。其木架田坵,随水高下浮泛,自不渰溺。”《周礼》所谓‘泽草所生,种之芒种’是也。参见“ 架田 ”。

1、白雪装梅树,青袍似葑田。

2、湖南北三十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若取葑田积之湖中,为长堤以通南北,则葑田去而行者便矣。

3、葑田最初是由泥沙淤积菰葑根部,日久浮泛水面而形成的一种自然土地,利用时先要将上面的菰叶割去,经耕治之后便成为葑田。

4、江东葑田,乃是葑泥,其深有没牛者,此田又不产菰根。

5、云:“架田,架犹筏也,亦名葑田。

6、东坡《请开杭之西湖状》谓‘水涸草生,渐成葑田’。

7、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8、的很多地段都已被泥沙淤积起来,成了当时所谓的‘葑田’。

9、近岁废而不理,至是,湖中葑田积二十五万余丈,而水无几矣。

10、中便有“路细葑田移”的诗句

11、南宋诗人范成大的《晚春田园杂兴》诗中就有“小船撑取葑田归”,说的是当时江苏吴县一带水上葑田的情景。

12、挺自然之嘉蔬”的文句,其中的“泛之以浮菰”,可能指的就是漂浮在水面上葑田,“芒种”与“嘉蔬”则指的是长于葑田之上的水稻之类的作物。

13、公间至湖上,周视良久,曰:今欲去葑田,葑田如云,将安所置之?

14、架,犹筏也,亦名葑田……江东有葑田,又淮东、二广皆有之。宋代时,千顷碧波的风景名胜杭州西湖上就曾经漂浮着这种葑田。

15、架田又称为葑田。

16、元代则正式将葑田命名为架田。

17、架田虽然仍称作葑田,但架田已突破了葑田的限制,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造耕地

18、最初的葑田是由泥沙淤积菰葑根部,日久浮泛水面而形成的一种自然土地。

19、如:苏东坡当年在杭州任地方官的时候,西湖的很多地段都已被泥沙淤积起来,成了当时所谓的‘葑田’。

20、清洪亮吉《游幕府山十二洞及泛舟江口记》:“随波离离,影界水陆,下拂鱼尾,上?鸟足者,名曰葑田。

21、吴人种菱,春辄芟除,不遗寸草,葑田若去,募人种菱,收其利以备修湖,则湖当不复堙塞。

22、考之农书云,若深水薮泽,则有葑田,以木缚为田丘,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种艺之,其木架田丘,随水高下浮泛,自不淹浸。

23、而在此之前,人们也许早已开始了对葑田的利用。

24、他上任后,发动数万民工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来的泥堆筑了长堤,并建桥以畅通湖水,使西湖秀容重现,又可蓄水灌田。

25、架田已突破了葑田的限制,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造耕地。

26、不过这种人造耕地,在宋代以前仍旧称为葑田。

27、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

28、葑田的葑,和今天的茭白属于同种植物,古代又称为菰,不过古代食用的并不是它的嫩茎,而是它的子实,称为菰米,或称雕胡。考之农书云,若深水薮泽,则有葑田,以木缚为田丘,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种艺之,其木架田丘,随水高下浮泛,自不淹浸。

image.png

29、西湖葑田发展到鼎盛期,一度使湖面越来越小,灌溉能力越来越小,甚至连市民生活用水也成问题,最终成为一大隐患

30、曰:“深水薮泽,则有葑田。

31、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江溪有句名言,叫做山皇三十六井,读书不戴顶,过此山皇出不了名人。

32、菰根也,今江东有葑田。

33、但这种用芦苇等物编织而成不带土的浮田与后来称为葑田或架田的浮田还有所区别。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