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谏:sī jià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主管督察吏民过失,选拔人才。 唐 门下省的谏官,有补阙、拾遗。 宋太宗 端拱 初改补阙为左右司谏,掌讽谕规谏。 元 以后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四》。★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主管督察吏民过失,盐人才。唐门下省的谏官,有补阙﹑拾遗。宋太宗端拱初改补阙为左右司谏,掌讽谕规谏。元以后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四》。
1、监察谏议机构为司宪府和司谏院(两府)。
2、以荐得知郑州,召还,直昭文馆,迁右司谏。
3、哀宗正大间在史院主持史事,修《宣宗实录》书成,迁平凉府判官不久召为左司谏,后转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
4、又为祠专祀晋即丘子览、始兴文献公导,而配以宋左司谏缙、元学正公梦声,岁时伏腊,率族人跪奠惟谨。
5、岩桂盛开戏呈韩叔夏司谏》云:“而今老我芗林,世间百不关心。丁维全、周栓宝也来了,几个老我伴聚在一起回忆往事,唏嘘不已。
6、宋陆游《施司谏注东坡诗序》:“若东坡先生之诗,则援据闳博,指趣深远。
7、太尉为掌武;司徒为五教;司空为空土……谏议为大坡、大谏;补阙(今司谏)为中谏,又曰补衮。
8、后真宗召为左司谏,辞归山。
9、擢升司谏,为谏议“正直不畏强御,凡险妄妖魅之徒多忌惮之”。
10、迁左司谏、直史馆、知梓州。
11、检察谏议机构为司宪府和司谏院(两府)。
13、右司谏吴及尝言祁在定州不治,纵家人贷公使钱数千缗,在蜀奢侈过度。
14、徽宗渡江未还,公辅力陈父子之义,宜遗大臣奉迎;钦宗嘉之,擢为右司谏。
15、迁右司谏、同知谏院。
16、汤邦彦传》:“时孝宗锐意远略,邦彦自负功名,议论英发,上心倾向之,除秘书丞,起居舍人,兼中书舍人,擢左司谏兼侍读。
17、其间乔梓踵荣,花萼辉映,或建牙开府,或畿甸定安;或卿二秋曹,而洗怨泽物;或出入承明,而勋留丹史;或台垣司谏,而山岳震摇;或折冲外台,而宪邦著绩。
18、又还台为右司谏,知谏院。
19、右拾遗直史官、左司谏制浩。
20、后以病辞归,居南京秦淮河。后真宗召为左司谏,辞归山。
21、四月丙申,召尚书温迪罕寿孙、中丞乌古孙卜吉、祭酒裴满阿虎带、直学士蒲察世达、右司谏陈规、监察乌古论四和完颜习显、同判睦亲府事撒合辇同议西事,上曰:“已谕合达尽力决一战矣。
22、刘奉世册立夏国嗣子乾顺,而乾顺来贺坤成节,奉世遽出境,稷劾之,奉世以赎论,迁右司谏。
23、宋梅尧臣《送马仲途司谏使北》诗:“冰脍芥?非楚味,玉苕兰茁说燕颜。
24、时丞相高琪立法,职官有犯皆的决,古及左司谏抹捻胡鲁剌上言曰:“礼义廉耻以治君子,刑罚威狱以治小人,此万世不易论也。
25、神宗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改革官制,废除谏院,正式以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左右正言分隶于门下、中书二省,专供谏职,不得越职言事。
26、华秀历五载明刑、三年司谏,廉洁奉公。
27、《送李司谏归京》诗:“雨过风头黑,云开日脚黄。
28、因为高司谏“侃然正色”“无一谬说”的表现,作者虽有疑虑,但内心已倾向于认为高司谏是真正的君子了。
29、为司谏,二人者皆登高第,颇以文词进,而温和软懦,无刚鲠敢言之气。
30、【出处】宋?欧阳修《上范司谏书》:“他日闻有立天子陛下,直辞正色,面争庭论者,必范君也。
31、《与高司谏书》:“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32、时饷馈急,除淮南转运判官,?迁延不之任,右司谏梁仲敏劾其慢命,罢官勒停。
33、金史初,大兵围汴,司谏陈岢屡上封事言得失,切中时病。
34、和司谏院(两府)。
35、宋?王禹?《进端拱箴表》:“改拾遗补阙之名,设司谏正言之位。
36、召为右司谏,上书陈严赦免、择良吏、增俸以养廉、息土木以省费等事,迁起居舍人,入直集贤院,知谏院。
37、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
38、入为右司谏,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
39、唐元稹《杨汝士授右补阙制》:“我国家设司谏署,以神明其耳目……方我倾听之始,命尔司聪之荣。
40、有怀京师上元,与韩叔夏司谏、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赋。
41、他依理说事,直言范仲淹正直的操守与超群的才具,并以此来反责高司谏:“倘使范仲淹能力不及,品节不当,却能在朝为官多年,你身为朝廷谏官,岂不有失职之实?
42、《震泽长语?官制》:“司谏正言,非特旨供职,亦不任谏诤。
43、唐元稹《论谏职表》:“近之司谏诤者则不然,大不得备召见,次不得参时政,排行就列,??而已。
44、冬十月辛酉,右拾遗李大节、右司谏陈规劾同判睦亲府事撒合辇奸赃,不报。
45、金代有谏院,设左、右谏议大夫、司谏。
46、至十八年选宫僚,乃起故官兼春坊右司谏。
47、侍御史沈与求论直柔附会辛道宗、永宗兄弟得进,并论其所荐右司谏韩璜。
48、如“夫智勇多困于所溺,祸患常积于忽微”(欧阳修《伶官传序》),又如“动刀甚微,霍然已解”(庄子《庖丁解牛》)等。《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
49、著有《江司谏奏稿》和《江司谏文集》。
50、右史徐元杰暴亡,司谏谢方叔、御史刘应起言,不报。
51、因《与高司谏书》获罪,被贬夷陵县。
52、改左司谏,转左司郎中,迁国子祭酒。
53、宋代巩荣,官至大理寺卿,先作过严州知州,而后又直秘阁,升迁为司谏郎。
54、改右司谏,同知谏院。
55、在历代书信体讽刺文中,可与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欧阳修《上高司谏书》鼎足而三。
56、宋欧阳修《上范司谏书》:“立殿陛之前,与天子争是非者,谏官也。《汉书?匈奴传》扬雄谏书云:“岂为康居、乌孙能逾白龙堆而寇西边哉!
57、未几,召为左司谏,后转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