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

爱造句 3年前 (2022-06-01) 词语造句 127 0

悼亡:dào wáng 基本解释:[mourn for the dead] 追念死者。晋潘岳妻死,作“悼亡诗”三首,后人固称悼念妻亡为“悼亡”●详细解释:悼念亡者。 晋 潘岳 因妻死,作《悼亡》诗三首,后因称丧妻为悼亡。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皇后哀策文》:“抚存悼亡,感今怀昔。” 唐 孙逖 《故程将军妻南阳郡夫人樊氏挽歌》:“白日期偕老,幽泉忽悼亡。” 清 方文 《述哀》诗:“思亲兼悼亡,悲歌泪盈睫。” 孙犁 《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另有一件关于 纪昀 的逸事是: 纪昀 死去老伴,有悼亡之戚。”★◎ 悼亡 dàowáng[mourn for the dead] 追念死者。晋潘岳妻死,作“悼亡诗”三首,后人固称悼念妻亡为“悼亡”★晋朝潘岳丧妻作〈悼亡诗〉三首,后人因称悼念死去的妻子为「悼亡」。 【造句】妻子忌日当天,他写了一篇感人的悼亡文章。 ★晋朝潘岳丧妻,作悼亡诗三首,后人因称悼念死去的妻子为「悼亡」。《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抚存悼亡,感今怀昔,呜呼哀哉!」唐.孙逖〈故程将军妻南阳郡夫人樊氏挽歌〉:「白日期偕老,幽泉忽悼亡。」

1、及奏,上自益「抚存悼亡,感今怀昔」八字以致意焉。

2、清冯桂芬《题蔡庶常殿齐悼亡诗后》:“灵华自天上,薄谪人间游。

3、本部分从潘岳的应制诗、悼亡诗、述志诗三个方面论述其诗歌多样的风格。

4、《悼亡》诗:“已分今生不服?,谁知暮景鼓盆悲。

5、然后它是一种土家族悼亡仪式的特定组成部分

6、元稹悼亡诗之悲缘

7、既是悼亡,也是伤时把哀思与自叹融合,情真意切,哀惋欲绝。

8、《诗经》中的《绿衣》、《葛生》在写法和抒情特色上都对后代的悼亡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前蜀韦庄《悼亡姬》诗之二:“开?每寻遗念物,倚楼空缀悼亡诗。

10、他以词闻名,今存349首,内容哀艳感伤,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

11、若令归就月,照见不须疑”,李处权《悼亡赋》“悄空闺之岑寂兮,想音容冥漠

12、洒零玉墀,雨泗丹掖,抚存悼亡,感今怀昔。

13、哀祭”与“悼亡”,就名目看,都是生者祭奠、悼念死者的。

14、(《古诗源》卷十二)沈约的悼亡怀旧之诗,“清怨”的色彩更加突出,如《悼亡诗》:“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15、在一组《浣溪沙》的词中,有写给婢女的几首,中有:“欲比飞花态更轻,”“柳腰袅娜袜生尘”,“日长深院理秦笋”之句,把一个正当青春的女子,生动地描画了其容貌的美丽,体态的姣好,象赞扬婢女的诗作在古时已属少见,何况纨纨还有为死去婢女写的悼亡诗呢,诗中诉说主仆二人数年之间结成的深深情谊,“数载依依共晓昏”,可婢女却不幸亡故,使主人常常惆怅不已,“惆怅屏前空断魂”,显见二人感情已越出了所谓主仆关系。

16、情深意厚、曲肠荡气的悼亡篇;

17、在德国,不宜随意以玫瑰或蔷薇送人,前者表示求爱,后者则专用于悼亡。

18、班师途中,清正为追悼亡父清忠在难波故地建立了一所寺庙。师从黑海涛.白萌.高曼丽.盛瑞强.宿清忠.张晋俐教授。

19、〖出处〗清?查为仁《莲坡诗话》卷中:“辛丑仲春,余遭炊臼之痛,同人和悼亡诗甚多。

20、各种各样的悼亡词中,还是贺铸说得恳切: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21、前蜀韦庄《悼亡姬》诗:“湘江水阔苍梧远,何处相思弄舜琴。

22、据此,我认为这是一首追悼诗人心爱的妹妹的悼亡诗。

23、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117由于现实生当中要面对的繁难挑衅太多了,恐怕真就是付出,只求付出不求报答吧!

24、这是一首低徊缠绵,哀惋凄切的悼亡之作。

25、(快中板分边向群臣哭著下句唱)哀声放,帝女哭朝房,血泪如潮腮边降,且向乾清再悼亡,忆旧雠翻血账,遗臣三百听端详,当日赐红罗掷在金阶上,母后与袁妃痛悬梁,剑横挥,血溅黄金帐,杀得个昭仁宫主怨父王。

26、头脑总是寻找借口,寻找安慰和麻醉,好让你保持远离灵性。奥修1这精致的玩意儿之中,汇聚了巧手匠人的无数心血,年代久远了,就有了灵性,或者说有了灵魂。这件玩意儿一旦毁坏了,不存于世了,也许它本身的灵魂还在。天下霸唱1即便在近现代的悼亡散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忆语体”散文的灵性与影子

image.png

27、中国古代的“悼亡诗”是一种独特的写作范型,完整意义上的“悼亡诗”应该包括悼妻诗与悼夫诗。

28、陈借祭梅悼亡友梅伯高,梅花落而重开。

29、《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诗:“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忘。

30、明显的如《悼亡》:“孤馆无声犹似禁,空帷有案为谁供?

31、哀祭”和“悼亡”,就名目看,都是生者祭奠、悼念死者的文字,但从文体分类的角度看,“哀祭”属于文的范围,而“悼亡”则归于诗词。民国15年3月12日,是孙中山逝世年纪念,了捧读李大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历史上之位置>的纪念文章,受到鼓舞,即赴故宫太和殿哀祭孙中山。

32、论李商隐悼亡诗对婚姻情感价值的新发现

33、《悼亡》之一:“已分今生不服?,谁知暮景鼓盆悲。

34、唐代的悼亡诗创作是中国悼亡诗创作史上的第一高峰,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从至交好友到妻子儿女,甚至包括一些动植物都成为悼亡诗的涵盖对象。

35、这首词是作者在京任职期间为感爱妾之逝而作,为悼亡词。

36、而悼亡作品的价值取向又表现了传统的爱情价值观和自我价值观的统一。

37、明何景明《悼亡》诗之一:“驰光安可追,在者无复陈。

38、白日期偕老,幽泉忽悼亡。

39、《雨天的书》之后,此种文章继续在写,总的来说所占比重不大;但是作者另有几类重要文章,如悼亡怀人之作,“草木虫鱼”系列,均由打《雨天的书》某些篇章发展而来,却是更值得注意的。

40、纳兰的悼亡词直逼凄切,有一种伤心处,不忍卒读。

41、与洪静渊先生《关于新见“芳卿悼亡诗”的通信》。

42、在以思考历史为背景的政治抒情中,悼亡主题史无前例地丰富而沉重。

43、试论儒道思想对中国古代悼亡诗的影响

44、词风真挚自然而多凄恻哀艳,悼亡之作尤称绝调。

45、袁齐妫死后,刘义隆相当哀痛,命颜延之作一篇哀策,文字相当华丽,刘义隆并以「抚存悼亡,感今怀昔」八字致意。

46、另一是《简简吟》,诗中写到:“二月繁霜杀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之作,它们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销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此诗末二句的比喻几乎一模一样,连音情都逼肖的,它们都同样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

47、他“善为哀谏之文”,今存的作品《寡妇赋》、《袁永逝文》、《悼亡诗》等名篇都以善叙哀请著称。谨奉太皇太后命,削去帝号,以两浙、福建、江东西、湖南、二广、两淮、四川见存州郡,悉上圣朝,为宗社生灵祈哀请命。

48、《诗经》中的《绿衣》 、 《葛生》在写法和抒情特色上都对后代的悼亡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9、清冯桂芬《题蔡庶常殿齐悼亡诗后》诗:“珍重玉台册,瑶情结十秋。

50、她这样写道:“凋残花柳景全非,忆昔伤今泪暗挥”(《秋日游过绿轩有感》),“知己可怜零落尽,不堪回首少年场”(《重阳又感兼怀阿嫂》),物是人非,黯然神伤;“荒郊一望草芊芊,无限酸辛到眼前,未识芳魂何处去,空挥双泪洒寒烟”(《过阿嫂墓》),生死两隔,辛酸迷惘;“醒也凄凉,梦也凄凉,月照帘波人不见,空留蛩语咽空房(《悼亡词》),孤苦无奈,肝肠寸断。

51、清?冯桂芬《题蔡庶常殿齐悼亡诗后》诗:“一朝舜华谢,柘饭春幽幽,?车逝霄路,帘暗珊瑚钩。

52、唐元稹《三遣悲怀》诗之三:“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53、《续潘岳悼亡诗句》有云:“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