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襦:zhūrú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贯珠为饰的短衣,古代帝、后所服。《汉书·霍光传》:“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帐中。”颜师古注引晋灼曰:“贯珠以为襦,形若今革襦矣。”清钱士馨《甲申三月纪事》诗:“血溅珠襦迷断篋,露零银树覆宫墻。”清查慎行《花田咏古》:“珠襦梦断鸦啼曙,粉麝香消雨洗春。”2.古代帝、后及贵族的殓服。元虞集《赋吴郡陆友仁得白玉方印》诗:“珠襦已随黄土化,此物还同金雁翔。”清唐孙华《耶律丞相墓》诗:“君不见,赵家玉匣埋皋亭,珠襦甲帐同飘零。”
1、(棺材),珠襦玉匣,都预先赏给董贤,无所不备。
2、珠襦玉柙,豫以赐贤,无不备具。
3、【示例】清?洪升《长生殿?改葬》:“特传旨另备珠襦玉匣,改建坟茔,待朕亲临迁葬,因此驻跸马嵬驿中。
4、的缀玉面幕,发展到两汉的金镂玉衣,银镂玉衣,铜镂玉衣,直至玉衣的消亡,魏文帝禁止“珠襦玉匣”从葬,都找到了文献依据,从而对玉衣的断代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5、棺但漆际会三过,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诸愚俗所为也。
6、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帐中,侍御数百人皆持兵,期门武士陛戟陈列殿下,群臣以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前听诏。
7、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帐中(66),侍御数百人皆持兵,期门武士陛戟(67),陈列殿下。
8、十二月十十日,发赵宋诸陵,至断残支体,攫珠襦玉匣,焚其囗[上此下肉],弃骨草莽间。
9、还会把珠玉贝米之类放进死者口中,称之为“饭含”或“含殓”。棺但漆际会三过,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诸愚俗所为也。
10、参见“珠襦玉柙”。
11、命佤山道日薰(一字),珠襦玉匣竟何向,石马陵边皇女坟。
12、珠柙”,盛放珠宝的匣子,《西京杂记》云:“汉帝及王侯送死,皆珠襦玉匣。
13、例如研究汉代从葬玉衣,从其渊源,春秋战国时代的缀玉面幕,发展到两汉的金镂玉衣,银镂玉衣,铜镂玉衣,直至玉衣的消亡,魏文帝禁止“珠襦玉匣”,都找到了文献依据,从而对玉衣的断代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14、卷一:“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镂,武帝匣上皆镂为蛟龙鸾凤龟龙之象,世谓为蛟龙玉匣。
15、佞幸传?董贤》:“及至东园秘器,珠襦玉柙,豫以赐贤,无不备具。
16、玉匣珠襦启便房,薤歌无异葬同昌。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