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棋:bó qí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指围棋子。 宋 陆游 《暴雨》诗:“黑云如龙爪,白雨如博棋。” 宋 吴幵 《优古堂诗话·僧绰采蜡烛作凤凰》:“ 僧虔 累十二博棋,既不坠落,亦不重作。”
1、注;“博棋也。
2、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西汉墓出土一套完整的漆盒装六博棋具,盒内有方形博局盘一件,上有12个曲道4个飞鸟图案,大象牙棋子12枚,6白6黑,灰色小象牙棋子20枚,箸分长短两种,长箸12根,短箸30根,象牙削刀一件,灰黑色,呈竹叶形,两边有刃,有木柄,通长17.2厘米。
3、实际上此种镜纹是从汉代六博棋博具上移植而来,应称“博局纹”。
4、其二,图版四二项下六博棋图中的六根博筹中,有三根的一头上安有细铜丝。
5、国家一级裁判员王前民在2006年3-4月推断出六博棋的游戏规则。
6、大葆台1号西汉墓出土象牙博棋子一枚(北京市古墓发掘办公室:《大葆台西汉木椁墓发掘简报》、《文物》1977年6期)。由以上资料可以看出,一套完整的六博棋,应包括棋局、棋子、鱼、箸,另外还有博筹,
7、六博棋由棋子、博箸、博局(棋盘)三种器具组成。
8、如果是根据以上的内容,在战国时候六博棋已经在贵族之间流传开去,并开始以象棋称呼六博。
9、六博棋棋子的摆放有一定的规律:开局前,双方将自己的六枚棋子各取三枚在棋盘己方的两个角内平放。
10、东汉时期六博棋形制有过一次革新,革新后的六博棋叫小博,而革新前的六博棋改称大博。
11、第一句,说当时六博棋的棋制是由棋、局、箸三个部分组成。
12、实际上此种镜纹是从汉代六博棋博具上移植而来,应称“博局纹”。日本棋士前来大唐挑战,马眼见机不可失,推荐棋博士高显扬出赛。
13、有关这类博的形象资料,见于河南灵宝东汉墓出土的一套绿釉博棋俑。
14、春秋战国时期,“六博棋”是人们十分喜爱的娱乐活动,如汉代的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都很喜爱博戏。
15、这副博局,可以使我们对春秋战国以来的六博棋有更为完整的认识。
16、《白雨斋词话》:深情苦调,元人词曲往往宗之。宋陆游《暴雨》诗:“黑云如龙爪,白雨如博棋。
17、其中的“六簿”便是六博棋。
18、云梦睡虎地十三号墓出土的六博棋具中,六根博筹有三根一头尖上带有细铜丝。
19、六博棋亦称博戏或陆博,出现在春秋战国以前,《楚辞?招魂》中记载了六博棋的形制和比赛方法:“蓖蔽象棋,有六簿些;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
20、六博棋是中国古代棋戏的一种。
21、宋陆游《暴雨》诗:“黑云如龙爪,白雨如博棋。
22、’是知博棋古有
23、六博棋是古代棋戏的一种,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都非常盛行。
24、笔者认为,这两个点的设计,是六博棋盘最为精妙之处,它的局限将使棋局复杂化,在运行中增加难度。
25、因为到了东汉晚期,围棋日渐流行,而六博棋棋道相对简单,具有赌博性质,其衰落也就在所难免。
26、相传其“文采如博棋,方正骈次如画,可作屣编”,价值很高。湖北云梦曾发掘出战国末期的古墓,其中有战国时期的六博棋局。
27、秦和西汉的六博棋形制,基本上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六博棋形制一样。
28、墓葬南部位置出土一套完整的六博棋具,12枚棋子均保存完好。
29、六博棋具南北向整齐排列,宽2.5厘米长3厘米,红彩,棋子边放置一把筹码,腐朽较为严重。
30、从棋具下发现曲道的痕迹判断,六博棋应当为骨制,但因腐朽痕迹模糊不清。
31、该“六博棋”棋盘已经腐朽,只能看出大概轮廓,周围散落着许多六博棋子。
32、关于六博棋的产生年代可能还在春秋战国以前。
33、宋吴开《优古堂诗话?僧绰采蜡烛作凤凰》:“僧虔累十二博棋,既不坠落,亦不重作。
34、但后来人们仍能见到它的影子,“博弈”一词中的“博”就是指六博棋,“弈”是指围棋。
35、六博棋玩法失传的原因,可能与人们对它的改造有关。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