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悴

爱造句 3年前 (2022-06-11) 经典造句 96 0

枯悴:kū cu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憔悴。 三国 魏 曹植 《释愁文》:“予以愁惨,行吟路边。形容枯悴,忧心如焚。”《南史·臧焘传》:“﹝ 臧盾 ﹞父卒,居丧五年,不出庐户,形骸枯悴,家人不识。” 唐 吕岩 《绝句》之二三:“养得儿形似我形,我身枯悴子光精。” 宋 洪迈 《夷坚丁志·韶州东驿》:“其宿于外十辈亦有被此害者,虽皆不死,而神气顿痴,颜色枯悴,盖血液已失故也。”2. 犹枯萎。 晋 陶潜 《杂诗》之三:“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昔有思妇,夫官於 蜀 ,屡愆秋期,登此山絶望,忧感而死,山木枯悴。”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罗伐窣堵国》:“其北二十四五步,有无忧花树,今已枯悴。”3. 枯燥乏味。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引:“古风乐府之类,芳沃当代,响起陈人,淡寂无枯悴之嫌,繁藻无淫妖之忌。”

1、其北二十四五步,有无忧花树,今已枯悴,菩萨诞灵之处。

2、虞童:即虞翻,三国时吴国人,少有才名,后触罪被贬,曾上书孙权说自己“形容枯悴,发白齿落”,此处是反

3、壬寅,诏曰:“农要之月,时泽弗应,嘉谷未纳,二麦枯悴。

4、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披帷西向立,眦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哭无时,声尽则系之以泣,目眦皆烂,形体枯悴,皮骨裁连,虽家人不复识。

5、例如第一段就突现了一个因政治上受到严重打击而“形容枯悴”的诗人形象,第二、三两段则抒写了他的满腔义愤,最后一段用摹拟的?声象征着渔父的离去,描写屈原无所控诉的失望情绪。

6、主治肾劳虚寒,恐虑失志,伤精损髓,嘘吸短气,遗泄白浊,小便赤黄,阴下湿痒,腰脊如折,颜色枯悴。

7、父丧,水浆不入口七日,鬓发堕落,形体枯悴。

8、〖出处〗明?方孝孺《书夷山稿序后》:“吾观四明蒋先生,羁寓数千里外,在尺竹伍符中,而放笔为诗……味其言如素处显位者,未尝有枯悴寒涩这态,是安可谓之穷士乎?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