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马:zào mǎ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木刻印刷在纸上的灶神像。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烧合家替代钱纸,帖灶马於灶上。”《日下旧闻考·风俗》引《月令广义》:“ 燕 俗,图灶神鋟於木,以纸印之,曰灶马,士民竞鬻,以腊月二十四日焚之,为送灶上天。”2. 灶神的坐骑。《新民晚报》1990.1.19:“ 上海 风俗从廿三夜开始为灶王备马做轿。灶马是用红纸糊成的。”3. 昆虫名。又称灶鸡、灶鳖鸡。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虫篇》:“灶马,状如促织,稍大,脚长,好穴於灶侧。俗言灶有马,足食之兆。”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三·灶马》:“灶马处处有之,穴灶而居。”★动物名。一种昆虫。体裸出,无翅,缺听觉。头小,触角呈丝状,甚长。背驼起,故俗称「灰骆驼」。后肢强大,善跳跃。常栖阴湿地,夜间多集灶旁,故称为「灶马」。也称为「灶鸡」。绘印的灶神像。平时贴于灶上,至过年前,与祭品一同焚化。
1、灶马”除印有灶王神像外,还印有一年的日历。
2、(从灶马头儿上剪下来或自己画),以火焚之。
3、灶马即是纸画灶神。
4、灶马一千天以后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干余骨。
5、昆虫也能审美,其关键正在于它的可重复、可替代性,在一次次欣赏夕蜩、一次次相遇灶马、一次次戏耍叩头虫之中,青春记忆里注入了斑斓的色彩。
6、记者随后将怪虫带回,经相关动物专家鉴定,这两只怪虫学名叫做斑灶马,属蟋蟀类,由于其颈部高高隆起,所以俗称“罗锅子”。
7、冬天里也很暖和的厨房便生出许多灶马,据说那是灶王爷的马。
8、「灶马」的能力在于由强韧脚力衍生出的出色的弹跳力、敏捷的行动力及刚烈的踢技。
9、想像一下蜈蚣、毛虫、飞蛾、蜘蛛、灶马等一齐飞扑过来的情景,光想就让人毛骨悚然。
10、灶马与蛐蛐长相相仿,但体小色黄,不及蛐蛐健壮漂亮和好斗,叫声也不响亮。
11、墓在晋江磁灶马四行山铺烛台山。
12、在英语中,许多其他昆虫亦称cricket,如灶马、沙螽(Jerusalemcricket)、蝼蛄(molecricket)和蚤蝼(pygmysandcricket)。
13、敬神:腊月二十三,“送灶马爷爷上了天”。
15、灶马上印着灶王爷,后来印画人觉得太单调,又在灶王爷两下侧增添了两位灶王奶奶。
16、灶马蟋足部健壮,有深色褐斑。
17、突灶螽(Diestrammena japonica)又称灶马,属于直翅目穴螽科。
18、取下旧灶马(一种木版彩印灶神像),换上新的,供上灶糖(球形或方块的白色麦芽糖),祭祀灶神爷,意为:“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20、鸟口可能不知道,?木津最讨厌干燥的糕点和灶马了。
21、另有木刻的“灶马子”(年画农历节气表)。
22、其身体由于长期在灶马蟋中栖息而变得略扁,不如蟋蟀那样厚实。
23、祭灶之前,要请一张新“灶马”,荣成俗称“灶马头”,实际上是一种木刻印刷的年历。
24、腊月二十三辞灶(也叫小年),这一天将“灶马”贴在东间锅台上,晚上六点辞灶,在灶王爷前点上香,摆上供品。
25、「灶马」认为有栖用肉体诱惑了「蜘蛛」才杀死了他,并夺取了「蜘蛛」之名。
26、后来灶王爷被财神爷取代,灶王奶奶被两个送财童子(一男一女)取代,但大家还叫它灶马子。
27、灶马:学名atachycines apicalis apicalis,蟋蟀的一种。
28、常见的昆虫有蚕、蜂、蝉、蝇、蚁、萤火虫、蝴蝶、蜻蜓、灶马、天牛、金龟子、蟑螂等。如低等植物藻类、微生物、脊椎动物盲鱼、盲鳅,无脊椎动物蜘蛛、马陆、班灶马、蜈蚣等。
29、沙窝版画共分三大类:灶马、门神、中堂。
30、有些地方在腊月廿三祭灶时还要灶马灶鸡等作为供奉。
31、摔碎马灯燃起的那团火焰并没有燃多久,四周潮水般的灶马已经奋不顾身蜂拥而上,好像那团火就是它们的圣地。
32、清筱延《成都年景竹枝词.卖灶马》:“涂烟黄纸卖盈城,到处喧呼灶马名。
33、后来从明慧寺的山洞里出来之后,宣称“比起饼干,我更痛恨洞穴和灶马!
34、一百五因为尽管袁素芳的自燃和灶马的出现让我们无法解释,可是唱川剧的奇怪男声如何而来,却让我们哭笑不得。
35、端上香盘子,按“灶马头”所示当年财神所处方位,到村外焚香叩拜。
36、那时厨房似乎没有现在流行的蟑螂,不知蟑螂是什么时候引进的,它比灶马讨厌多了。
37、喜阴湿,夜间多聚于灶旁,加上外形修长似马,故称灶马,亦称“灰骆驼”。
38、唐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共指西日不相贷,喧呼且覆杯中渌。”清筱延《成都年景竹枝词.卖灶马》:“涂烟黄纸卖盈城,到处喧呼灶马名。
39、蝴蝶很快又变化成为虫,生活在灶下,那样子就像是蜕皮,它的名字叫做灶马。
40、灶马主题构图早期是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41、一带木版年画已相当繁盛,每逢岁节,市井皆印卖灶马、门神等。(注:此处的“马”并非真正的“马”,而是昆虫中的“灶马”。
42、蟑螂(偷油婆)、打屁虫、水打屁虫、笋子虫、螳螂、蟋蟀(灶鸡子)、叫姑姑、油蚱蜢、蝗虫(草膀子)、千石姑,豆子虫、跳格蚤、醋蠓子、米牛牛、蠹鱼、灶马(拱背子)、水蚂蟥、水爬虫、水端公、水马、蝌蚪(娃娃鱼)、孑孓(沙虫子)。
43、以上是普通灶马的形态特征。
44、灶马的上部或下部都印着红色的节气表和象征着风调雨顺的图案。
45、灶马蟋又名灶蟋、灶蟀、灶鸡、灶鸭、灶马蟋蟀,属直翅目蟋蟀科。
46、篝灶载灶马,穿竹筋作杠,为灶神之轿,舁神上天,焚送门外,火光如昼。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