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异

爱造句 3年前 (2022-06-14) 新词造句 96 0

歧异:qí y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差异;不相同。《清史稿·兵志十一》:“两局所製成枪炮子弹,格式分量,口径大小,一律合膛,并无歧异。”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八章:“夫人道既当大同,少有歧异,即生畛域。” 鲁迅 《坟·坚壁清野主义》:“更昏庸的,便以为只要意见和这些歧异者,就是土匪了。”★不相同、不一致。 【造句】双方人员对这件投资案看法歧异,目前仍在协调中。 ★不相同。如:「他俩对这件事的看法有所歧异。」

1、分类歧异小议

2、对深层回指进行分类,划分了无明示先行词的回指、零回指词回指和句法歧异回指,并对其进行语用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释义方法。

3、刘勰说:“赋自《诗》出,分歧异派。

4、三问题的症结在于,相关的各强权国家歧异过深,对于如何评估北韩的威胁、何谓最理想制裁结果,都无法达成共识

5、此外若此等条件之中文本与英文本有任何歧异,则全部以英文本为准。

6、透过这种方式,作物植物和它们祖先的歧异越来越大,到最后几乎不再与野生种杂交。

7、在coix区的591个比对位点中,有516个保守位点, 75个变异位点,其中46个转换位点, 29个颠换位点;发生在密码子第三第一和第二位点的变异分别为71 % 、 25 %和6 % ;种内序列歧异度为o一0 . 5 % ,而种间为16 %一19 % 。

8、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歧异与整合

9、陕西三大代表作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其人其文在气质个性、创作理念、叙述主题、人物形象、文本风格等方面凸显的种种歧异性,均可从他们所成长的不同微观文化环境,即自然地理分野与精神气候差异两方面找到原因。

10、但由于以往记载的疏略和歧异,使事件真相常处在若明若昧之间,留下不少疑团。

11、现《凡例》言明“本传腔调同用昆浙”,则可见昆、浙二腔必相去不远,应共为非常相近的大雅之作,故《秋叶随笔》云:“海盐腔所用曲本与昆山所用者,并无歧异也,……海盐腔嘌唱之情形,亦与昆山腔无异也”⑥的述论,可谓一语中的。

12、中英文本如有歧异,概以英文为准。

13、而以食性来说, ?们比现生猿类的歧异程度还要高,有些专吃叶子,有些吃果实与硬果,不过大部份都以熟果维生,与多数现生猿一样。

14、对于前述问题,现行水土保持法之相关规定其实并未周延,而行政执法机关与行政法院裁判彼此所持之看法亦存有歧异,造成执法上严重困扰。

15、{的比对分析表明:在coi区的一45一个比对位点中,有1260个保守位点, 191个变异位点,其中98个转换位点, 93个颠换位点;发生在密码子第三、第一和第二位点的变异分别为78 % 、 18 %和4 % ;种内序列歧异度为o一0 . 9 % ,而种间为一4 %一24 % 。

16、又有其他哪一种艺术能够对习性上如此纷纭,趣味上如此歧异的人们,赋予其以充分发挥的余地?

17、基于线粒体16srdna部分序列,对这2个类型的非海洋蟹类与潮间带蟹类、海洋蟹类之间的系统发生分析提示,方蟹总科( grapsioidea ) 、沙蟹总科( ocypodioidea ) 、溪蟹总科( potamoidea )和梭子蟹总科( portunoidea )的蟹类起源于一个共同的海洋蟹类祖先,它们彼此之间的歧异时间基本一致。

18、后人解释大有歧异,清戴震、段玉裁认为转注”即互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彼此互相解释,故曰“转注”。

19、思考方法之歧异,不应导致仇恨和排斥,而是应该学习和努力理解。

20、第四阶段亦即最后阶段,两岸将就双方政治歧异,发展出一套最终解决方案。

21、中英文本的文义如有歧异,概以

22、这种歧异程度似乎一开始就是猿类的特色:在化石记录上,猿类一出现,就形形色色。

23、具钧竖毛螯石蛾成虫、蛹与幼虫间的核酸歧异度均为1 ,而具钩竖毛螯石蛾成虫、蛹、幼虫与黄氏竖毛螯石蛾成虫间的核酸歧异度为13 。

24、档案鉴辨的主要内容,系针对档案中出现的真赝杂厕、诸多歧异现象,以科学的观点审查其产生的各种原因及造成的恶劣后果,在总结历代先贤鉴辨档案文献成果的基础上,考察档案的外形和内容是否存在矛盾,以确定其真伪正误;判定档案准确的形成时间,厘正档案正文中舛误文字;运

25、笔者通过比勘二十余种明清温集版刻,依其编次体例、收诗数量、文字歧异、刊刻序跋及庋藏题识,考次诸本渊源与承传关系。

26、《汉书?张安世传》:“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脱误甚多,乾隆时编入《四库全书》,两者与泉州本相校,歧异处可据此本校正。

27、文章主要通过梳理中西诗学传统及其交叉点即西方汉学界关于此问题的讨论,比较不同诗学传统的共通与歧异,同时借此个案来考察跨文化过程中概念变化及意义生成的复杂语境。此外,私隐政策声明亦将适

28、认为,求用和求实相互歧异的两种学术取向,在这一思潮中的联手合力,有利于从单一的知识逻辑中解咒,有利于本土文学思想传统的强调,有利于参与当代文化实践,有利于中国文论在21世纪的正名

29、倘个人资料收集声明或私隐政策声明的中、英文文本有任何歧异之处,当以英文文本为准。

30、当前,语言学界对同源字和异体字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颇有歧异。

31、本合约由双方签订中文版本与英文版本,如两份版本之内容有?触或歧异应以中文版本为准。

32、利用对比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产生误解、歧异的原因。

33、淡水蟹类的系统发生研究显示,华溪蟹属与仿溪蟹属起源于一个共同的海生蟹类祖先,二者之间的歧异时间在36 44mya 。

34、默尔施已经对我讲了,我也没什么可建议的论伽达默尔与赫什解释角度之歧异

35、但其时佛教各派纷争,观点歧异,典籍的记载与解释亦互不统一,故义净在学习中产生各种疑问。

36、关于柔然人的来源,由于史籍记载歧异、简略,有东胡、鲜卑、匈奴、塞外杂胡诸说。

37、学界尚有歧异处,备“一说”参考。

38、必要时,可附加双方同意之第三国文字作成之约本,并得约定于条约或协定之解释发生歧异时,以第三种文本为准。

39、本课题所探讨的古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是在我国古代文献里存在的异读字(词)、多音字(词)、假借字,破读音、押韵读音、外来词语有名词的读音、古人名古地名古官名以及文字演变引起的歧异读音等等,这些读音或者超出语音演变一般规律或者不符合现代汉语语音规范

40、词中提到佛狸祠,似乎和元魏南侵有关,所以引起了理解上的种种歧异。

41、由于对上述问题认识的歧异,学术界对于占田、课田制的产生也有不同看法,主要有四:①认为它是西晋新制,与前代制度无关;②认为它是曹魏屯田的继续和发展;③认为它是汉代“限民名田”的发展;④认为它是战国秦汉以来占田制度的总结。

42、阮籍思想的歧异及其对诗风的影响

43、摘要合同语言的歧异性之普遍存在决定了合同解释的普遍性。

44、只要敏感问题仍在,歧异仍在,则政府只能步步为营,谨慎为要。

45、我们必须从英国取得无歧异的再确认。

46、22我们如何超越歧异的成规来探讨独特的历史以及戏剧的方法论?

47、汉人董仲舒说过“诗无达诂”的话,意谓对《诗经》没有通达的或一成不变的解释,因时因人而有歧异。

48、《缀网劳蛛》:“凡是人都有成见,同一件事,必会生出歧异的评判,这也是难怪底。

49、中英文本如有歧异,应以英文本为准

50、必要时,可附加双方同意之第三国文字作成之约本,并得约定于条约或协定之解释发生歧异时,以第三种文本为准。当我们比较下一代定序系统之间的不同,以及它们与桑格法的差异时,会找到一些可能将会影响各种系统是否好

51、同一物种里存在这样高的歧异度,实在非常罕见

52、然而,任何企图将小说的所有歧异因素都笼在一起的诠释注定要显得有点牵强。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