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武

爱造句 2年前 (2022-06-15) 经典造句 78 0

掌武:zhǎngwǔ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唐代太尉的别称。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唐吴融侍郎策名后,曾依相国太尉韦公昭度,以文笔求知,每起草先呈,皆不称旨。吴乃祈掌武亲密俾达其诚。”宋洪迈《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唐人好以它名标牓官称……太尉为掌武。”

1、掌武职;丞相统众官。

2、秦平岳武状元出身,官至总督大人,元阴掌武功高强,为求升官,不择手段,心狠手辣。

3、他搜集整理了大量尹氏八卦掌资料,撰写出两本八卦掌武术书,并准备写系列丛书。

4、中国初设水师,官员多居武职,以其职掌武事故也。

5、设置,第五品,掌武职选用,统诸将,察军中不法。

6、《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说“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

7、丁不三暗暗点头:“贝大夫五行六合掌武林中得享大名,果然有他的真实本领

8、精武馆的师弟曾来乐亭,要刘振声回去执掌武馆门面,先是拒见,后来婉言相辞。

9、兵曹司兵参军事,掌武官选、兵甲、器仗、门禁、管钥、军防、烽候、传驿、畋猎

10、在此期间,拜梁师习八卦掌武功学生极多,从而发展壮大了八卦掌门派。

11、《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

12、杨宣诚任参谋本部少将处长,兼掌武官训练班。

13、大地测量学专家刘经南院士执掌武汉大学。

14、东汉的太尉不掌武事,兵权便落入大将军之手。

15、金印紫绶,掌武事”,“为百官之长”。

16、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

17、太尉,按《汉书?百官公卿表》:“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

18、之一,掌武事,秩三品,属官有长史、司马、正、行参军、主簿、功曹、门下都督、诸曹、诸督及诸佐吏。

19、宋洪迈《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唐人好以它名标?官称……太尉为掌武。

20、三公中,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天下大事;太尉为最高武职,掌武事,备阜帝顾问,但不行军令之权,御史大夫佐丞相统理天下。

21、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第三品,魏吴有置,蜀无。

22、智力可以提升使用拳掌武功的攻击力,因此这个发展方向主要是内力恢复速度快。

23、震山掌武当派武学,俞岱岩战殷野王时曾使。

24、太尉为掌武;司徒为五教;司空为空土……谏议为大坡、大谏;补阙(今司谏)为中谏,又曰补衮。

25、吴乃祈掌武亲密俾达其诚。

26、初期诸侯王国一般较大,常有几郡,国内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

27、需要注意得是拳掌武功和剑术不是一个师傅

28、171.百花错拳袁士霄撷取天下拳掌武功精华所创出来的似是而非之绝学。

29、教学、讲学、授艺,将程派八卦掌武技传入新加坡。

30、尔後在司徒笑梦、玉天玑等人的辅助下重回无极殿执掌武林大权,针对异军突起的敌人-天外方界,隐见欧阳上智之野心。

31、掌武选、地图、车马、甲械之政。

32、以使用拳掌武功和修炼相关内功为主的发展方向。

33、他与清军统领涂武谈论案情,知道金马掌武功极高。

34、秋九月,权迁都建业,因故府不改馆,征上大将军陆逊辅太子登,掌武昌留事。

35、南宋末年,天星道长执掌武当掌门之位,在江湖中闯下赫赫威名,派内弟子多行侠仗义,在江湖中有极好的口碑

36、萧奕辅以文官掌武印,功在明室,晚年倦政归居,建此楼以自娱。

37、掌武职官的舆图、叙功、核过、赏罚、抚恤及军旅之简阅、考验等事,并管关禁与海禁。

38、1992年、1993年和2005年三次到新加坡教学、讲学、授艺,将程派八卦掌武技传入新加坡。

39、所杀,沈家总管石宝山为免武林奸人当道,找来与沈玉门长得一模一样的酒楼厨子小孟做替身,重掌武林。

40、二年,拜安国将军,金印紫绶,徙封故鄣。,“金印紫绶,掌武事”,“为百官之长”。

41、乱世将起,想雄踞一方必有钱粮支持;有智谋之士谋划于内;有精兵猛将征伐于外;为父执掌武威郡多年已得根基,可为我儿起家之根本之地。

42、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

43、吉甫相俾亲表勉之,掌武曰:‘好骡马不入行。

44、此官掌武官选举、兵甲器仪、门户营钥,烽候传释事

45、婉转拒绝了师叔们要他重掌武当派的请求,黄叶和白石想继续去找白发魔女比剑,卓一航又跪下劝止。

46、’祈父,司马,掌武备,象猛兽,以爪牙为卫,故军前大旗谓之牙旗。

47、秦汉时有太尉,掌武事;廷尉掌刑狱。

48、郡有都尉,县有县尉,均为地方掌武事之官,简称尉。,太尉实为丞相?与西汉早期掌武事的太尉名同而实异。

49、’祈父,司马掌武备,象猛兽以爪牙为卫,故军前大旗谓牙旗……是军中听号令,必至牙旗之下,称与府朝无异。

50、《三国职官表》(《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魏大司马上公一人,第一品,掌武事。夫因其职掌武事而授以武职可也,授以武职而令文武兼全之才士同于引重挽强之粗人不可也。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