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迤:mí yǐ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 靡迆 ”。 1.绵长貌;连续不绝貌。 汉 张衡 《西京赋》:“高陵平原,据 渭 踞 涇 ,澶漫靡迤,作镇于近。” 南朝 梁 刘孝标 《东阳金华山栖志》:“靡迤坡陀,下属深渚。” 宋 苏辙 《洛阳李氏园池诗记》:“冈峦靡迆,四顾可挹。”2. 曲折行进貌。《文选·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诗》:“靡迤趋下田,迢递瞰高峰。” 张铣 注:“靡迤,细走貌。” 唐 陈子昂 《入峭峡安居溪伐木》诗:“靡迤随波水,潺湲泝浅流。”3. 喻指作风松弛、拖沓。 宋 苏辙 《君术》:“夫是以至宽,而天下无頽惰靡迆之风;至险,而君臣无猜防逼迫之虑。”★见靡迤。
1、靡迤趋下田,迢递瞰高蜂。
2、之支陇,隐起平地而坡?靡迤者也。
3、《文选?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诗》:“靡迤趋下田,迢递瞰高峰。
4、靡迤秦山,陂陀汉陵;知稼穑之艰难,见皇王之废兴。
5、古人说,城子山“截然平陈,望之若横州,若长城,若偃月,岗阜靡迤二十余里,西迎大江之怒涛,而东送之入海”。
6、《西京赋》:“高陵平原,据渭踞泾,澶漫靡迤,作镇于近。
7、据渭踞泾,澶漫靡迤,作镇于近。
8、于后则高陵平原,据渭踞泾,澶漫靡迤,作镇于近。
9、靡迤”,斜斜向下延伸。
10、《游金华山》诗:“若蒙羽驾迎,得奉金书召。《东阳金华山栖志》:“靡迤坡陀,下属深渚。
11、宋欧阳修《会峰亭》诗:“??渐靡迤,高下自绵联。
12、南朝宋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诗:“靡迤趋下田,迢递瞰高?。
13、环境优美靡迤,岩峰深秀”,其山多石而露,多峰欲敛,石奇洞幽,水清泉冽,寺隐庵藏,素有“独不类他山”之美誉。
14、《东阳金华山栖志》:“靡迤坡陀,下属深渚。
15、《入峭峡安居溪伐木》诗:“靡迤随波水,潺??浅流。
16、《资治通鉴》卷236顺宗永贞元年正月癸巳条下,胡注:“程大昌《雍录》曰:金銮坡者,龙首山之支陇,隐起平地而坡@①靡迤者也。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