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试

爱造句 2年前 (2022-06-17) 词语造句 55 0

岁试:suì sh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岁考。 清 陈确 《上闵辰生先生书》:“但不欲造学具呈,谓岁试不到,将自除名。”《文明小史第一回:“齐巧这年春天,正逢岁试,行文下去,各学教官传齐廪生,携带门斗,知会了文武童生,齐嚮府中进发。”参见“ 岁考 ”。★清制,各省学政每三年考试生员一次,分列等级,称为「岁试」。

1、第二卷:“三朝洗儿,曰汤饼之会;周岁试周,曰?盘之期。

2、文渊阁大学士陈洪谧胞父,父祖开纸铺于安平兴胜境徐状元巷北,民国《安平志》有载,文晖早年游庠于石井书院研读易学,受府学征师充教,理学大儒。因来求学的人太多,家中已经无法容纳,改借玄妙观设馆,学生满60人后,继来者以室溢却之,其学生游庠者达16人之多,身残志坚的程洛在壬寅岁试中荣获案首。

image.png

3、汉董仲舒《春秋繁露?考功名》:“天子岁试天下,三试而一考,前后三考而绌陟,命之曰计。

image.png

4、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

5、食饩(廪膳补贴)后肄业泺源书院,科岁试冠军十次。

6、光绪末年废除了八股制,改考经义、史论、时务等,这些书坊又纷纷新刻经义史论诸书,以及科岁试和乡试的试艺闱墨以应时趋。

7、其充补廪、增给赏,悉如岁试。

8、《明史?选举志一》:“其充补廪增给赏,悉如岁试。

9、即督察全省府、州、县儒学事务;掌管全省学校、士习、文风之政令;掌理岁试、科试,届时巡视各府州,考查诸生的文才、品行、学习勤惰,并对所属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等学官进行考核;负责考送贡生,岁贡考准,由学政给予贡单;凡全省重大事宜提督学政均参加会议,与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共同会商。

10、道光乙巳年(1845)岁试列弟子员,科试补增加广生。

11、明年辛未岁试补廪膳生。

12、乾隆五十三年(1788),岁试成绩全县第三名,被学使锡熊补入增广生。

13、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

14、清俞樾《茶香室续钞?儒士观场》:“明时寄学,亦经提学考取岁试后,准作附生。

15、至于学额,据乾隆《潮州府志?学校》记载:揭阳县学岁试原额入学文童15名,武童15名,科试文童入学15名,雍正三年广额20名。

16、15岁补博士弟子员,20岁试高等廪饩。

17、1890年,岁试优等,为廪膳生。

18、在四川学政任上力求整顿,四月十八日奏《恭报岁试成都省垣情形折》;七月二十四日上《捐输军饷奉旨从优议叙谢折》,十一月初七根据按试各州了解弊端,奏《请旨饬查川省捐输广额各数暨办理土匪事涉及两歧并参将擅造关防需索骚扰折》。

19、《文明小史》第一回:“齐巧这年春天,正逢岁试,行文下去,各学教官传齐廪生,携带门斗,知会了文武童生,齐向府中进发。

20、绍兴县柯桥小学前身系高迁学堂,始建于清光绪28年(公元1902年),时清政府兴洋务,废科举,停岁试,乡间私塾学子入学堂者日众,寺院庙庵多有改作学堂,高迁学堂适时而立,校设融光寺内。绍兴县柯桥小学前身系高迁学堂,始建于清光绪28年(公元1902年),时清政府兴洋务,废科举,停岁试,乡间私塾学子入学堂者日众,寺院庙庵多有改作学堂,高迁学堂适时而立,校址设融光寺内。

21、光绪二年岁试,取费县一等一名,补廪生。

22、十二岁试童子科,谙熟九经,能诗善赋,且长于书法、绘画。

23、又引清车守谦语云:“明时寄学,亦经提学考取岁试后,准作附生。

24、能诗,弱冠即以古文雄一时,顺治八年(一六五一)试省闱五策,横放多触忌讳语被黜,张能鳞视学江南岁试拔第一。

25、当年岁试结束后,山西提学使桂一章拔选傅山为“优生”,并准备动用鼓乐为他举行插花仪式,傅山辞谢说:事奉师长就应当如同儿子,我怎么能贪公义而树私名呢?

26、性拓落不羁,不喜举子业,自为秀才,未尝与科举,惟岁试一作制艺而已。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