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鹫:líng jiù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山名。在古 印度 摩揭陀国 王舍城 之东北,梵名 耆闍崛 。山中多鹫,故名。或云山形像鹫头而得名。 如来 曾在此讲《法华》等经,故佛教以为圣地。又简称 灵山 或 鹫峰 。《古诗类苑》卷一○二引 晋 庐山 诸道人《游石门》诗序:“ 灵鷲 邈矣,荒途日隔。”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钦鹿野之华苑,羡 灵鷲 之名山。”自注:“ 灵鷲山 ,説《般若法华》处。” 唐 刘禹锡 《送义舟师却还黔南》诗:“常説 摩围 似 灵鷲 ,却将山屐上丹梯。” 清 谭嗣同 《怪石歌》:“不然 天竺 亡 灵鷲 ,月黑深林歗猨狖。”2. 山名。即 浙江 杭州 西湖 的 飞来峰 。传说由 印度 飞来。 宋 苏轼 《祭柳子玉文》:“顷在 钱塘 ,惠然我覯,相从半岁,日饮醇酎,朝游 南屏 ,莫宿 灵鷲 。” 金 元好问 《云峡》诗:“飞堕不嫌 灵鷲 小,奇探已觉 太湖 空。” 清 厉鹗 《西林过满月精舍》诗:“秋蟾圆几夕, 灵鷲 约同登。”3. 山名。在 广东 曲江 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 瀧水 又南歷 灵鷲山 。山本名 虎羣山 ,亦曰 虎市山 ,以虎多暴故也。 晋 义熙 中沙门释僧 律 葺宇巖阿,猛虎远跡,盖 律 仁感所致,因改曰 灵鷲山 。”4. 山名。在 江西 上饶 东南。一名 灵山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西三·广信府》:“ 灵山 ,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灵鷲山 。道书第三十三福地,实郡之镇山也。”5. 峰名。在 山西 五台山 中台 之东南,亦称 菩萨顶 。峰有 真容院 ,黄教喇嘛 札萨克 居此。 清 陈梦雷 《拟游五台山不果》诗:“势控 太行 蟠巨镇,派分 灵鷲 落曇花。”★山名。在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之东北﹐梵名耆阇崛。山中多鹫﹐故名。或云山形像鹫头而得名。如来曾在此讲《法华》等经﹐故佛教以为圣地。又简称灵山或鹫峰。
1、旧时九华灵鹫寺有一古钟,每至三更时,寺庙僧侣敲钟鸣号,钟声洪亮如雷。
2、时适值瑞雪霏霏”,因而赋成《至灵鹫峰文殊寺即事成句》一首。
3、邹末年弃而北走通泉县灵鹫山龛中,其徒追蹑及之,但见一文殊石像。
4、中,莲花是佛教的吉祥花木之一,相传佛祖出生后即会行走,走出七步,每一步都是一朵盛开的莲花,这就是七步莲花的典故,照壁的南立面为“灵山胜会”大型石雕,取材于佛经上佛祖西方灵鹫山说法,诸佛菩萨秉承听经的典故,这组石雕上会聚了佛祖、四大菩萨二弟子、五百罗汉等佛教人物。立于七色莲花池中,莲花是佛教的吉祥花木之一,相传佛祖出生后即会行走,走出七步,每一步都是一朵盛开的莲花,这就是七步莲花的典故,照壁的南立面“灵山胜会”大型石雕,取材于佛经上佛祖西方灵鹫山说法,诸佛菩萨秉承听经的典故,这组石雕上会聚了佛祖、四大菩萨二弟子、五百罗汉等佛教人物。
5、重头戏在四日会议正式开始的第一天即登场,晨间由灵鹫山住持和尚心道法师带领禅修。
6、阿紫抢着道:“二嫂,到了灵鹫宫,你除下面幕,我也要瞧的。
7、前513年,佛在灵鹫峰、给孤独园、他化自在天宫、竹园精舍四个地方举行了十六次讲经大会,佛为僧众说《大般若波罗蜜经》,共六百卷。
8、故宫博物院现藏一件元代红地龟背团龙凤纹纳石失披肩,由织金灵鹫纹锦、织金团花龙凤龟子纹锦、织金缠枝宝相花锦拼缝而成。
9、几年前,自从灵鹫宫开放后,想要拜入其门下的弟子就已经捱风缉缝,数不胜数。
10、第二时空教,谓佛在灵鹫山等地,为由二乘转向大乘者,说诸法皆空之理,除其法有执见,回小向大。
11、另一支部队从芦山城出发,翻灵鹫山,直插灵关。
12、三弟,辽帝是我结义兄长,他虽对我不仁,我却不能对他不义,万万不可伤他……”阿紫笑道:“姊夫放心,这是灵鹫宫属下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岛岛主,我教了他们这几句契丹话,叫他们背得熟了,这时候来大叫大嚷,大放谣言,扰乱人心。
13、初住剡白山灵鹫寺,有终焉之志;后应文宣王之诏,移住建业定林寺,敷演经论,学者如林。
14、灵鹫宫天山童姥所
15、至晚坐脱,人见大星陨于灵鹫峰。
16、景区内儒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五教俱全,留有众多的道观寺庙,晋代古刹灵鹫寺享有楚南名刹之誉,香火历经1500年不衰。
17、现藏一件元代红地龟背团龙凤纹纳石失披肩,由织金灵鹫纹锦、织金团花龙凤龟子纹锦、织金缠枝宝相花锦拼缝而成。
18、照壁立于七色莲花池中,莲花是佛教的吉祥花木之一,相传佛祖出生后即会行走,走出七步,每一步都是一朵盛开的莲花,这就是七步莲花的典故,照壁的南立面?quot;灵山胜会“大型石雕,取材于佛经上佛祖西方灵鹫山说法,诸佛菩萨秉承听经的典故,这组石雕上会聚了佛祖、四大菩萨二弟子、五百罗汉等佛教人物。
19、《折桂令?登灵鹫山》曲:“便休提钟鼎山林,遮莫荣枯,总是消沉。
20、并对玄琬大加赞扬,说他“早怯尘累,游神物表,阐灵鹫之微言,探龙宫之秘藏,洞开灵府,凝照玄门。
21、同灵鹫以通幽,类给孤而建号。
22、段智兴郑伊健随母在灵鹫宫长大,奉母之命往大理找生父段正淳,但受淳弟从中作梗。
23、又作伊沙崛山、耆?多山、?栗陀罗屈吒山、揭梨驮罗鸠月互山,意译灵鹫山、鹫头山,或称?山、鹫岭、鹫台。
24、有诗曰:“灵鹫山下号然灯,时赴蟠桃添寿城。
25、然后,当你放眼望去,你了悟到灵鹫山就在脚下,佛陀就在身边,你挽着了他的手,你只需静静的走,并陶醉于这一切。
26、层台耸灵鹫,高殿迩阳乌。
27、灵鹫功当中又包含:雁南飞、鹰击长空、冰肌玉骨三个技能。
29、几时请大哥、三弟到灵鹫宫来大饮三日三夜,小妹给大哥、三弟斟酒,那时自当揭去面幕相见。
30、灵鹫寺边秋籁发,宿猿洞口夕阳沉。
31、乾隆三十九年,抚宪陈公因石壁作寺,塑佛像,前装棂?,庄严幽奥,疑自灵鹫飞来。
32、中,莲花是佛教的吉祥花木之一,相传佛祖出生后即会行走,走出七步,每一步都是一朵盛开的莲花,这就是七步莲花的典故,照壁的南立面?quot;灵山胜会“大型石雕,取材于佛经上佛祖西方灵鹫山说法,诸佛菩萨秉承听经的典故,这组石雕上会聚了佛祖、四大菩萨二弟子、五百罗汉等佛教人物。
33、佛陀在世时,有所谓“五精舍”之说,就是上面所说的竹林精舍、只园精舍、灵鹫山精舍,以及庵罗树园、猕猴池精舍等五处。
34、(贺兰古径南):追出贺兰古径不见虚竹踪影,返回遇到乌老大等人,尾随他们进入灵鹫宫,虚竹成为灵鹫宫尊主出现,解除了众人的生死符,干戈化解,与之结拜为兄弟。
35、观音殿是灵鹫寺单檐塔前一座高大的双层建筑物,远看如飞阁流丹。
36、灵鹫峰在摩揭陀国王舍城外五里的地方,竹园精舍在王舍城旁,给孤独园在舍卫国,均属中印度范围。
37、为之作联:“宝花飞上界,灵鹫起东山。
38、那是在西域灵鹫雪山下的一条冰河里,我看到了他??他变了很多。
39、登灵鹫山便休提钟鼎山林,遮莫荣枯,总是消沉。
40、而被誉为联圣的张剑芬老居士就为罗汉寺题了一副对联:“山挹遥青佛国恍如灵鹫影;门临清净天风微度海潮音。
41、仁祖王七年(1629),开堂于玉川灵鹫。
42、’法华文句一上曰:‘耆?崛山,此翻灵鹫,亦曰鹫头,云狼迹。
43、那中年汉子却是留守灵鹫宫的乌老大。
44、那时候,悉达多走进灵鹫山,摩揭陀王国的首都,是很多正统和非正统僧侣的文化中心。
45、城中迦兰陀园竹林精舍及北面灵鹫山等地,是佛陀讲说《思益经》、《大般若经》与《法华经》处,也是世尊弘化晚年,提婆达多及伴党,破和合僧、分裂僧团,佛陀慈悲化度,令其临终悔悟的地方。
46、据《三宝感应要略录》载:如来昔在灵鹫山时,地藏菩萨游行诸国,教化众生,到毗富罗山下,至乔提长者家。
47、不过,他还是不露神色,显出不太在意的样子,仔仔细细看了菩萨顶一会儿,象是发现了什么奥秘,竟忘记了自己的尊严,掉转头来对住持说:“灵鹫峰是条龙,但不是条活龙,你看,它没有眼睛。
48、译曰鹫头,鹫峰,灵鹫。
49、灵鹫山下号燃灯,时赴蟠桃添寿域。
50、不平道人,卓不凡,乌老大请来的两位绝顶高手,坐镇灵鹫宫大门。
51、释比”交给执事人员一些白纸小旗,以示“忌神路”。水库时被毁,重建中的灵鹫寺位于清神路旁的降盗岭上。
52、七这场由灵鹫山策划主导的回佛对谈,是心道法师自2002年开始在全世界不同国家举办回佛对谈以来的第十一场。
53、假设我们听说纽约时报宣布了一条消息:下个月,佛陀将在印度灵鹫山麓主持一次行禅,任何想和佛陀一起行禅的人都被要求预约,因为,不久所有的航班爆满。
54、曾拟称灵鹫山,取义亦如此。
55、高莞镇徐村瓦窑屋村民吴娘石于2005年无意发现家中一民国年间寺院手抄本《灵鹫山寺记》并送交寺院作为仅存文物保管。
56、二仙传道”、“神龟护洞”、“聚仙官”、“冲天大佛”、“灵鹫山”、“广寒宫”、“神洞奇观”、“迷宫览胜”、“海子深入波”、“悟空大战李天王”、“龙潜水波”、“龙宫瑶池”、“定海神针”……,可谓千姿百态,一景连着一景,一景胜过一景,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57、灵鹫镇物产丰富,品种独特。
58、五台山菩萨顶又名大孚灵鹫寺,据民间传说,全山五爷庙最为通灵,五台山全山严格按照风水学原则设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古代建造建设规矩,遍布全山佛庙随处可见。
59、照壁立于七色莲花池中,莲花是佛教的吉祥花木之一,相传佛祖出生后即会行走,走出七步,每一步都是一朵盛开的莲花,这就是七步莲花的典故,照壁的南立面为“灵山胜会”大型石雕,取材于佛经上佛祖西方灵鹫山说法,诸佛菩萨秉承听经的典故,这组石雕上会聚了佛祖、四大菩萨二弟子、五百罗汉等佛教人物。
60、此书书前有作者序,题曰:“宝钓甲寅,西蜀比丘绍昙百拜书于灵鹫放山室。
61、远涉数万誓到灵鹫。
62、相貌不佳,为人愚直的小和尚成为逍遥派的掌门人后,又被灵鹫宫主天山童姥带至西夏皇宫中,尽得逍遥派真传。
63、但大众却依旧在那儿,无法脱离灵鹫山的地面,依旧无法看到多宝佛。
64、苗溪玉茗产于四川芦山县灵鹫山。
65、弟子中三人中道折返,三人死亡,仅一弟子相随,历时六载才到达五台,未及宣译,即示寂于五台灵鹫寺。
66、(梵语耆?崛,华言鹫头,即灵鹫山也。
67、因寺院所在山峰很象佛祖说法的灵驾山,故名大字灵鹫寺。
68、寺傍有古梅,盘屈嵌空,盖灵鹫庵旧植也。
69、后,杨戬往灵鹫山请得燃灯道人,以琉璃灯收得灯头儿,才自善了。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