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裙:zhàn qú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古时军服。围在腰部以下,障于左右两腿之外,多用皮革制成。 明 周晖 《续金陵琐事·战裙》:“秀才 邓武津 , 寧河王 孙也。余过其家,出王之战裙,命着之,上至胸,下拂地。” 明 何景明 《胡人猎图歌》:“白髮老胡黄战裙,抽箭仰视 天山 云。” 清 赵翼 《陔馀丛考·马褂缺襟袍战裙》:“按《国语》‘ 鄢 之战, 却至 以韎韦之跗注,三逐 楚平王 ’注:‘跗注者,兵服自腰以下注於跗。’则今之战裙,盖本此也。”
1、不论是手持象笏者、披甲戴盔者、腰束战裙者、足踏妖魔者,都各执剑、叉、索链、宝瓶、法器,怒目睹眼,形态各异,咄咄逼人。
2、表演的另外几出面具舞叫《三将》、《五将》,角色是三国时的关羽、刘备、张飞等,他们穿战袍战裙,各执武器与吕布、曹操厮杀。
3、没有走水,可是它在腰下系着两片下甲,即贴靠在大腿两旁边,同时包住臀部的甲片,而这甲片就代替了裙子,所以又名战裙。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新增有:改良软靠、泡钉铠、女战衣、战裙、娃娃衣、各色鞑子衣等。
5、对打中,还吸收当地苗族舞蹈中的舞步和花灯中的“四方步”,在“转”和“旋”中战裙飘舞,使惨烈的场面透着刚劲的美。
6、据刘辰《国初事迹》载:“太祖以火德,五色尚火,将士战袄、战裙、壮帽皆
7、女将所穿“女靠”,样式大致相同,靠身下缀彩色飘带,靠内并衬战裙。
8、但他们的装备几乎为零,只有最精锐的部队才拥有用美洲豹皮做的战裙和镶嵌黑曜石片的木剑木斧头,剩下的人连这些都没有,只有木棒。
9、舞者头扎英雄巾,身穿对襟彩服,腰系战裙,扎裹腿,背扎靠旗,均按传统戏曲中的武将打扮。
10、好替人间斩不平”(《自感》);她呐喊:“我是男儿当报国,匡君济困亦扶危”(《留别阿兄》);她哀叹:“独愧此身闺阁里,锦葵空有向阳心”(《送黄星臣夫子》);她甚至热望像花木兰那样,效命疆场:“花钿从此两离分,铁甲金戈系战裙,但得替爷能报国,一身那惜远从军”(《木兰从军》)。
11、她的身上穿着一个不属于任何时代的战衣,一身贴身灵甲将黄金分割的身材衬托的淋漓尽致,下身的百叶短战裙,印称着一对白皙如雪的美腿。
12、演员的衣服多用青色,青缎靴,青缎靠,系丝绦及虎皮战裙。
13、窟门内两侧各雕一力士,上身袒露,下着战裙,立于山形台基上。
14、民军在战时除保留平时装束外,多加以战裙、背心、斗篷、毡衣、蕃鞭等。
15、下着铠甲战裙及金靴,在其身边左右具有二位明妃。
16、传统的表演,鼓手都头戴战盔,腰束遮鞍战裙,击鼓时仰面朝天,成骑马蹲裆式,模拟蒙古骑士的神姿。
17、武旦为擅长武艺的女子,如《十字坡》的孙二娘、《打焦赞》的杨排风,一般穿战衣战裙或改良靠。
18、这领铠甲异常精美华贵,全甲由八个部分组成:铜盔、护项、护膊、战袍、护胸、铜镜、战裙、战靴。
19、地戏演出时,“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具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歌唱,应声而舞”。
20、其砖像头戴将军盔、面部半侧眉头紧锁,怒目圆睁、鼻高孔竖,其下有连腮胡须飘于胸前.肩臂饰铠甲、胸铠上系丝带、腰带下着战裙飘垂于膝后,足下着战靴;其砖长六十四厘米、宽三十二厘米、厚六厘米,由两块砖分别为上半身、下半身组成个整体武士像,面带威严右手持宝剑,凛然正气。
21、艺人表演时头扎黄表纸花,腰围战裙。
22、他们头戴缨帽,身穿箭衣、彩裤,外披黄马褂、红战裙,扎腰箍,穿黑色快靴。
23、地戏演出时,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具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歌唱,应声而舞。
24、而只穿裤子,又单调了些,所以在下身系着战裙。
25、和你穿同样的战裙。
26、的婀娜刚健,比战衣战裙腰好看的多,所以广为流传。
27、对打中,还吸收当地苗族舞蹈中的舞步和花灯中的“四方步”,在“转”和“旋”中战裙飘舞,使惨烈的场面透着刚劲的美。
28、弥小倩下身穿的是一条天蓝色短战裙和一双长及膝盖的铠靴,铠靴与战裙之间露出一双细嫩修长的大腿。
29、南、北壁各塑天王两身,高约3.6米,头戴宝冠,穿甲胄、战裙、披长巾,着高靴,身躯健壮、魁伟,脚踏地鬼。
30、山十三急忙阻止母子的叩谢之礼,可是当他的骨气触碰到女子身上的战裙时,一股强大圣洁的力量反击过来,顿时让山十三受到了不轻不重的小伤。
31、余过其家,出王之战裙,命着之,上至胸,下拂地。
32、护膊、战袍、护胸、铜镜、战裙、战靴八部分组成。
33、我这脱了铁甲浑身轻,解下了战裙换丝绫。
34、裳”,下衣,指遮蔽下体的战裙。
35、洛川蹩鼓表演者均为男性,表演时头包战巾、背插战旗、腰系战裙、腿扎裹带,或挎鼓,或持锣、钹(大镲)。
37、明何景明《胡人猎图歌》:“白发老胡黄战裙,抽箭仰视天山云。《陔馀丛考?马褂缺襟袍战裙》:“短褂,亦曰马褂,马上所服也。
38、下着黄金铠甲战裙及金靴,在其身边左右具有二位明妃。
39、龛南北壁各雕一力士,上身袒露,下着战裙,全身肌肉块块隆起,立于山形台上。
40、明周晖《续金陵琐事?战裙》:“秀才邓武津,宁河王孙也。
41、演出时背插八面靠旗,冠戴雉尾,穿的百摺战裙飘绡,在“策马”、“趟马”、“走圆台”时露出“三寸金莲”。对打中,还吸收当地苗族舞蹈中的舞步和花灯中的“四方步”,在“转”和“旋”中战裙飘舞,使惨烈的场面透着刚劲的美。
42、一名身穿淡黄色劲装,超短战裙,露出修长大腿的女人跨着细碎的步子,扭动着翘臀朝着李吟欢这边走来。
43、’则今之战裙,盖本此也。
44、回西安时,张云山乘四人抬的绿呢大轿,搴帷挂枪,立于轿内,两边有背着春秋刀、双手带枪的卫士20名,身后跟随两人一排的骑兵l00排,卫兵都头缠红巾,身穿对襟挖云镶袖嵌花的马褂,系两块战裙,脚登抓地虎战靴,一副绿林好汉气派,好不威风。
45、与你同穿那战裙。
46、花连布著豹皮战裙督战,因呼为花老虎。
47、演练者面画古人脸谱,身着青缎靠,系丝绦,腰围虎皮战裙,脚穿青色缎靴。
48、穿改良靠的角色最早都是穿战衣战裙的。
49、青缎、彩裤系丝绦和虎皮战裙。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