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鸿遍野:āihóngbiànyě【解释】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示例】旧社会,每逢水灾战乱,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一片凄凉。【拼音码】ahby【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贬义,形容无家可归景象【英文】starvingpeoplefilltheland 2、哪怕哀鸿遍野,民瘼深重,也绝不会有人过问。 3、事例清钱谦益《南征吟小引》:“主忧臣辱,以四郊多垒为耻,故其(袁可立子袁枢)诗凄清悄厉,若刘越石登楼长啸,使人有云深月近,果创饮血之恐。试想,在逝去的年代中,且不说哀鸿遍野、四郊多垒的饥荒战乱,对文物造成多么惨重的恶性破坏,就是在安定祥和、繁荣兴盛的升平社会,耕垦与建设的善意改造,也会给文物保护带来永久的遗憾! 4、然而清末朝廷腐败,国力大衰,外国列强乘虚而入,强盗的名声自然好不了,称其为“鬼子”实属较为大度的称呼了,并不算恶毒。隋末朝廷腐败,炀帝昏庸,奸相宇文化及父子把持朝政,他们残害忠虔,鱼肉目姓,致使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反隋义军遂遏竿而起。 5、水浸持续7天,哀鸿遍野。 6、还是对哀鸿遍野梦魇的刻意遗忘? 7、而在此时,中原地区却因连年战乱,黄河决口、水灾、旱灾不断发生,蝗虫、瘟疫接连流行,从而使黄河下游,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尤其是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平民百姓,十去七八,不少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 8、清末,淮河流域瘟疫肆虐,哀鸿遍野。 9、当时朝政腐败,奸臣当道,灾荒连年,哀鸿遍野。 10、他们就曾亲眼目睹过那哀鸿遍野、赤地千里的惨象。 11、哀鸿遍野:旧社会,每逢水灾战乱,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哀鸿遍野,一片凄凉。 12、面对“哀鸿遍野,饿殍载道”,悲恨交加的项德颐经过精心策划,多方周旋,终于征得国民党六十六军参谋长的应允,毅然从军饷中拨发出2300余斤大米,赈济聂家河村饥民以解燃眉之急。 13、虽然这套刺激方案的诞生根源于国内的严峻形势,但它也反映出中国对世界作出的一项新承诺:即中国绝不会给哀鸿遍野的欧美经济雪上加霜。 14、日寇铁蹄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为,以致河山破碎,哀鸿遍野。 15、那是2000年,互联网哀鸿遍野,被投资人与投资人的年度沟通。 16、烽烟遍地,哀鸿遍野,我怎么能安心当一只家猫?怎么能无所事事……他不理解我,认为我伤害了他的自尊心。 17、因此,在这个哀鸿遍野的时刻,就应该沉住气,节衣缩食地过日子,以静待股市回春。 18、再看看我们的邻国,种族、宗教暴乱难以平息,哀鸿遍野,血雨腥风,令人胆寒,我们又怎能不珍惜和保护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19、当“国八条”把传统大型餐饮品牌扫荡得哀鸿遍野时,一批由互联网人开创的餐饮O2O企业正攥住市场的一角,颠覆性地掀起了整块版图。 20、随著本周年报的公布,新闻集团在全球媒体业哀鸿遍野的状况下表现相对耀眼,再度稳固其睥睨同侪的领导地位。 21、在哀鸿遍野的惨淡之下,在金戈铁马的萧瑟之中,远去的又何止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浪漫爱情,一个强盛而刚健的时代也从此走向了末路穷途,中国历史嬗变演进的大道也就此转换了方向。 22、此情此景,可谓哀鸿遍野。 23、民间疾苦,哀鸿遍野;宫闱倾轧,豺狼当道;贪官污吏,横行乡里;我秀才寒窗苦读,就因无钱无人,打不通关节,获不取功名……日月何照之有! 24、经他上奏朝廷,拨款整治陂塘,“作方梁石洫”,即用石砌筑渠道,再筑以水门,成永久性水利工程,使那里“水常饶足,溉田倍多,人以殷富”。正如当时有的评论文章所指出的,连年灾荒,农村中“十室九空”“哀鸿遍野”;同时,“洋米输入……其富人仍然可以谷食饶足,廪?不空,口腹不饥”。 25、是时华北五省闹旱灾,哀鸿遍野。 26、有这么多股本涉入其中,也难怪市场哀鸿遍野。 27、看了描写非洲民生的纪录片,看到了一片哀鸿遍野,这就是现在地球上真正最贫穷的第三世界吧。 28、一些老人还记得!"%!年的那场洪灾:“洪水暴涨,顿成泽国,苗田淹没,米价飞涨,商市萧条,哀鸿遍野”;“乞丐四奔,饿殍载道”。一些老人还记得1 93 1年的那场洪灾:“洪水暴涨,顿成泽国,苗田淹没,米价飞涨,商市萧条,哀鸿遍野”;“乞丐四奔,饿殍载道”。 29、1831年,南安境内发生饥荒,哀鸿遍野。坐愁桑梓寇氛萌,安辑哀鸿仗众擎。 30、一百二虽然这套刺激方案的诞生根源于国内的严峻形势,但它也反映出中国对世界作出的一项新承诺:即中国绝不会给哀鸿遍野的欧美经济雪上加霜。 31、战国七雄鼎足而立,各国皆有吞并海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纳八方之野心,一时间,华夏大地,风云变幻,狼烟四起,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32、哀鸿遍野”这个成语便从此而来。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