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骸:kū hái 基本解释:[skeleton] 尸骸;枯骨●详细解释:枯朽的骨骸。《后汉书·质帝纪》:“其调比郡见穀,出禀穷弱,收葬枯骸,务加埋卹。” 唐 孟郊 《悼幼子》诗:“生气散成风,枯骸化为地。”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北虏诛宗王》:“是年冬, 倪正父 奉使,馆於 中山 ,正其诛戮处,相去一月,犹血腥触人,枯骸塞井。” 清 李渔 《巧团圆·买父》:“飘零不作他乡梦,却原来枯骸仍向家边送。” 郭沫若 《高渐离》第四幕:“槐树老,其情哀,茫茫天地一枯骸。”★◎ 枯骸 kūhái[skeleton] 尸骸;枯骨
1、《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序:“?李公?因行春,见枯骸于路隅,恻然疚怀,出俸而葬。
2、清赵翼《愍忠寺石坛相传唐太宗征高丽回瘗战骨处》诗:“枯骸滋法雨,厉气散朝暾。
3、流离寒暑,继以疫厉,转死沟渠,曾莫收恤,朽肉枯骸,乌鸢是厌。
4、风,早已停息,视线所及之处,尽是尸山血海、遍地枯骸;苍穹之上,俯瞰残破山河,岭屿山峰,一个小小的身影还在艰难的攀爬着。
5、把士卒投入危地,才能转危为安;把士卒陷于死地,才能转死为生。流离寒暑,继以疫厉,转死沟渠,曾莫收恤,朽肉枯骸,乌鸢是厌。
6、琨翦除荆棘,收葬枯骸,造府朝,建市狱。
7、残败居业,为生荡然,乃复毁发坟墓,露泄枯骸。
8、乃若所谓枯骸得气。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