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胡

爱造句 3年前 (2022-06-29) 经典造句 198 0

杂胡:zá hú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胡人的泛称。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 晋武帝 时有四次大规模的内徙,人数在几十万口以上,被安置在 并 雍 等州。当时还有其他不同族的胡人,被泛称为杂胡, 卢水胡 是其中著名的一支。”

1、而《南齐书?芮芮虏传》则以为是“塞外杂胡”。

2、营州宁夷州突厥族中的杂胡。

3、魏晋以后,乌桓与其它诸族错居杂处,民族成分发生了变化,形成所谓“杂胡”。由于古代氐与羌都是西戎,居住在西方,境地相邻,且多错居杂处,关系十分密切。

4、又常日西域杂胡欲来贡献,而诸豪族多逆断绝;既与贸迁,欺诈侮易,多不得分明

5、魏晋以后,乌桓与其它诸族错居杂处,民族成分发生了变化,形成所谓“杂胡”。

6、示例:渐徙内郡杂胡于边地,峻四夷出入之防,明先王荒服之制。

7、如是字样上,这些在姚兴看微不足道的杂胡势力,最终构筑了刘勃勃崛起的根基。

8、己亥,诏北新侯安同等持节循行并、定二州及诸山居杂胡、丁零,问其疾苦,察举守宰不法;其冤穷失职强弱相陵、孤寒不能自存者,各以事闻。

9、及杂胡,最多时达万余口。

10、犹言杂胡,杂户。

11、书?芮芮虏传》则以为是“塞外杂胡”。

12、于是不听姚邕的忠告,派赫连勃勃为没奕于的副手,镇守北方边境,还要分拨给他鲜卑杂胡等三万多户人做部下。

13、又云:“其俗、语不与中国同,及羌杂胡同,各自有姓,姓如中国之姓。

14、积祖以来,为营州杂胡,本姓康工。

15、都是东北一带的杂胡。

16、武德九年(626年),乃命祖孝孙修定雅乐,而梁、陈尽吴、楚之音,周、齐杂胡戎之伎。

17、鲜卑薛勃叛奔岭北,上郡、贰川杂胡皆应之,遂围安远将军姚详于金城。

18、据史籍《北史》记载:“牒舍乐,西域杂胡,武威人。

19、(今辽宁省朝阳)杂胡。

20、《魏晋杂胡考》,《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7月版。

21、魏晋杂胡考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7月版。

22、认为唐朝的马“既杂胡种,马乃益壮”。

23、时先主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

24、但也有记载说柔然是“匈奴之裔”、“匈奴别种”、“塞外杂胡”。

25、沙漠汗这俩儿子很厉害,拓跋猗卢“出并州,迁杂胡北徙云中、五原、朔方。

26、贞观四年,唐派西北道安抚大使李大亮运去粮食,对伊吾地区杂胡进行招慰,伊吾城主石万年以伊吾等七城归唐,唐因此置州。

27、关于柔然人的来源,由于史籍记载歧异、简略,有东胡、鲜卑、匈奴、塞外杂胡诸说。

28、杂胡,姓阿史那氏。

29、或云突厥本平凉杂胡,姓阿史那氏。

30、晋人泛指杂胡为羯胡。

31、鲜卑、匈奴、塞外杂胡诸说。

32、羯为晋人对杂胡的泛称,其来源至今仍然扑朔迷离。

image.png

33、当年四月,夏主率骑兵2万攻秦,掠夺平凉的杂胡7000多户,进兵屯于依力川(今甘肃平凉附近)。

34、语言与羌?杂胡的语言相同,而同时又多知汉语。

35、《魏晋杂胡考》,《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7月版。记载说柔然是“匈奴之裔”、“匈奴别种”、“塞外杂胡”。

36、夫安史之众,素号杂胡,自兼有突厥、奚、契丹诸部。

37、吐谷浑、杂胡、江淮诸蛮等)和徙边的罪犯。

38、①参《魏晋杂胡考》,《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版。

39、想到这里,我为小时候的胆怯懦弱羞愧不安,怪不得我是个百事无成的小人物,小时候连捣蛋都不会,长大了,哪能干大事?这个“杂胡”。

40、在成都称成都王,匈奴五部与杂胡的首领左贤王刘渊在左国城称汉王,这是少数民族最初建立的两个政权。

image.png

41、西北),管理关中氐、羌、杂胡事务,并派汉人司马、护军等加以监督。

42、执宜修塞下废栅十一处,以其部落兵三千人分守,自此北边杂胡不敢犯边。

43、武德九年,乃命祖孝孙修定雅乐,而梁、陈尽吴、楚之音,周、齐杂胡戎之伎。

44、公元383年苻坚大举南伐东晋,败于淝水,于是鲜卑慕容部、羌、杂胡及各地纷纷叛乱、割据。《又释何衡阳书》:“事纬殃福,义杂胡华,虽存简章,自至烦文,过此以往,余欲无言。

45、血统是“营州杂胡”的安禄山“貌白体肥”体重达350斤,不能自己穿衣服,骑马时还要先测试马匹能乘载的重量

46、张掖番和、骊?二县吏民及郡杂胡弃恶诣兴,兴皆安恤,使尽力田。

47、西晋时,秦、雍、并三州膏腴之地已为羌、氐、匈奴所聚居,羌族及杂胡居泾水及渭水下游以北,氐族居渭水中游两岸及下游南岸。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