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尘:liù ché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佛教语。即色、声、香、味、触、法。与“六根”相接,便能染污净心,导致烦恼。《圆觉经》卷上:“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宗密 疏:“六尘是境,识体是心。” 南朝 宋 鲍照 《佛影颂》:“六尘烦苦,五道绵剧。” 宋 司马光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诗之二:“六尘皆外物,万法尽迷途。” 明 刘基 《松风阁记》之二:“我佛以清浄六尘为明心之本,凡耳目之入,皆虚妄耳。” 瞿秋白 《猪八戒》:“一切爱恋六尘,以至于‘真善美是没有的,是幻执的……不如努力把漆黑一团都灭绝了,成个正觉’,得证涅槃。”★尘,接触的对象。佛教将心和感官接触的对象分成色、声、香、味、触、法(指心所对的境) 六尘。若任由眼、耳、鼻、舌、身、意追逐六尘,心就会充满着烦恼。南朝梁.武帝〈十喻〉诗五首之一:「楎睢变三有,恍惚随六尘。」也称为「六处」。
1、则于现前六尘之境违远而不相涉。
2、从六尘而修,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修尘之法为姓氏者,称触氏、色氏、声氏、香氏、味氏、法氏等。古代寓言,有建立在蜗牛角上的国家,右角上的叫蛮氏,左角上的叫触氏,双方常为争地而战,伏尸数万。
3、达者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有,无不舍者。
4、一百六尘暴肆虐,令人绝望、危机四伏,百业萧条,此时她目睹:国家实施新政、人民安居乐业,战胜恐惧。
5、欲取佛乘,一切无碍;心净不染,勿恶六尘。
6、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不是好东西,一点都沾不得,沾了就是生死轮回,就搞这一套。
7、念持六字大明咒,能促使恢复自性莲花,如莲花处水不染,此喻六根六尘不染着义??如意宝珠即出现,乃能破我执,一切如意具足;然若为六根六尘八识盖覆,即成障碍也。
8、如是十二处,皆摄属十八界法;十二处、十八界法都摄入五蕴法中,故知六尘亦是五蕴所摄,当知所言六尘者必定是内六尘,绝非是指外六尘也!
9、然而现今距离圣人的时代愈来愈远,人心世道浇漓淡薄,错解‘一切法在心’的意义,于是只认识心中攀缘六尘影像的妄心,认为极乐净土在人内心之中,而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10、元明散诸根,外与六尘合。
11、五取蕴、十二入(六根和相应的六尘)、和七觉支。
12、触尘,六尘之一。
13、十缠十使,积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尘,妄作无边之罪。我们在
14、只有扫除五蕴、六尘所积的心垢,让心空了以后,自己原本的摩诃般若才会发露、呈现。
15、其中,六根追逐六尘,而后产生六识,所以“六根”又常被称为“六根门头”,意谓六根居于守门的地位,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16、祝你:周一,一帆风顺;周二,二人同心;周三,三人为众;周四,四方之志;同五,五陵豪气;周六,六尘不染;周日,日新月异。周而复始,天天如此。
17、神清龆龀之年,体拔浮华之世,凝情定室匿迹幽严,栖息三禅巡游十地,超六尘之境独步迦维,会一乘之旨随机化物。
18、内外法者,所谓内外十二入(六根入六尘者),十二入中无我、无我所,无内外法。
19、我佛以清净六尘为明心之本(73)。
20、《护法论》:“高超三界,颖脱六尘,清凉身心,剪拂业累。
21、比喻众生以自心迷,即使见了自己之本觉,也不认得,且自以为本觉已失,因而到处奔走寻找本觉、求菩提,各色人等即各从不同途径去“求觉”,例如有从因缘法、或世间法、或四大、六尘、六根,乃至凡外邪小种种妄想中去求“觉”,皆是迷头觅头之暴走族,与演若达多一般失心疯狂。当时球网对面的索德林已经作好了发球准备,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费德勒突然间却朝后退了两步,一个身穿瑞士T恤衫、头戴一顶红帽子的球迷头手中拉着一面看上去和巴萨队旗有点儿像的旗帜走到费德勒面前,摆出了一个斗牛的姿势,随后又扯下头上的帽子准备给瑞士天王戴上,此前已经被这一幕惊呆的保安和裁判随即冲过去保护费德勒,这位疯狂的球迷还是成功挣脱一跃跨过球网,一脚踏在发球线上的他因为没有站稳才得以被保安制服,随即被四个彪形大汉抬出场外。
22、一身正气立天地,两袖清风朝天见,三思而行勿失足,四海乘风灭杂念,五斗折腰非英雄,六尘不染人自廉,七情六欲勿放纵,八荣八耻记心间。
23、听、记、想,慢慢在原本心态的表层累积成一层原无的覆盖层,这六尘就构成了心垢,逐渐掩盖、埋没了原本的自我──真实的本心。我等众生,心垢深厚,业垢深重,本性迷蒙以久,十方诸佛虽恒常加持护念,但我等业重,无法与诸佛的净土相感应,更无法见佛闻法而依教奉行。
24、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双,千古而无对,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思欲分条析理广彼前闻,截伪续真开兹后学。
25、如:味尘(佛教谓六尘之一。
26、究其根本,本寂认为,“类堕”系“冥合初心而知有”;“随堕”则因“知有而不碍六尘”所产生。
27、内六根、外六尘湛然明彻,根尘化为一味,归于一体,而无复内外相隔之相。
28、三业障道,六尘覆心,如弥天云,翳明盛日。
29、我们的心照顾好了,日常的生活当中,六根对著六尘的境界,无不是我们修行的机会。
30、一尘不染:原不佛教用语。佛家把色、声、香、味、触、法叫做“六尘”,说道者不为六尘所玷污,保持心地清静。形容不受坏思想、坏作风的沾染而腐蚀。也形容环境非常清洁干净。
31、玄奘法师者,夙怀聪令,立志夷简,神清龆龀之年,体拔浮华之世,凝情定室,匿迹幽?,栖息三禅,巡游十地,超六尘之境,独步迦维。
32、且有四尘、五尘、六尘之说。
33、所以佛学对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六根六尘”,从眼界到意识界的“十八界”,乃至五位百法,都有详尽的说明,并有“八万四千法门”供自我改造和实践之
34、佛教出于印度,东汉初传入中国,至南朝尤昌,统治者出于治乱的需要,对之多有倚仗,如梁武帝曾做《净业赋》以佛教的观点猛烈批判、否定现实享受,其中指出人们以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追逐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为非,并把它们上升到“殃国祸家”的高度来加以否定,另外如《广弘明集》所载简文帝《六根仟文》、沈约《仟悔文》及梁君臣同作之《八关斋夜赋四城门更作四首》,就集中体现了他们以佛教的观点对现实的声色生活作出的反省与思考。
35、次说鸯掘魔贼值佛得阿罗汉道因缘,三恶道与三善道,灭六尘六入等内外六事,施等六法无厌足,灭六见法,乃至喜益王成辟支佛因缘,观六情法,思惟六情无主,波斯匿王增六事功德,佛以六事应受礼拜,输卢降伏六师外道,佛说六情染著则流转等,共十二经。
36、佛的境界是圆融无碍的,因为是未来佛,所以师父用多边形的造型来象徵这未尽完美的六根六尘,有待修行将它渐渐琢磨至圆满。
37、一片赤诚之心携清风两袖,三寸不烂之舌道四书五经,六尘不染无杂七杂八事,九州四海授仁义道德书,谢恩师十分谆谆教诲,祝节日万分欢乐开怀!
38、于十八界中,称为耳识界。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界。
39、人要想恢复其真性,就必须脱离“六尘”的干扰,做到六尘不染。
40、《论衡?超奇篇》:“故夫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4.1外智,善能分别明了六根六尘之境、博览古今、通晓俗事之智。
41、事实上,我们之所以不能六根互用,正因为自己把六根的官能限制住了,也就是说,我们利用六根而执取六尘,六尘充塞了六根,障碍了六眼,六根便成了六尘的奴才,也习惯地成了六尘的应声虫,色尘来了,眼根应付,声尘来了,耳根应付,香尘来了,鼻根应付,舌、身、意根,也是一样。”众生本来就具有“六根互
42、让六根与六尘断开:让眼根不攀缘色尘,眼不分别色相;让耳根不攀缘声尘,耳不分别声相;让鼻根不攀缘香尘,鼻不分别香气;让舌根不攀缘味尘,舌不分别味道;让身根不攀缘触尘,让八触的感受完全消失;让意根不分别法尘,心念不分散,心不做计较。
43、全身佩戴著皇室珠宝体现出菩萨高贵脱俗的气质其半裸的形态象征著不被六尘烦恼所牵绊。
44、然后佛陀所说的近岸是比喻作六根门、对岸比喻作六尘-这里面有什么意义呢?
45、一身正气立天地,两袖清风朝天见,三思而行勿失足,四海乘风灭杂念,五斗折腰非英雄,六尘不染人自廉,七情六欲勿放纵,八荣八耻记心间。
46、妈妈感言:听非常老师的课差不多一个月了,老师讲的六根六尘,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也跟孩子说作文第一段,一定要扣题,点明题目,结尾也是。
47、十八界是六根、六尘与六识所成。
48、让六根与六尘断开:让眼根不攀缘色尘,眼不分别色相;让耳根不攀缘声尘,耳不分别声相;让鼻根不攀缘香尘,鼻不分别香气;让舌根不攀缘味尘,舌不分别味道;让身根不攀缘触尘,让八触的感受完全消失;让意根不分别法尘,心念不分散,心不做计较。最终能够做到眼见色尘而平等一如,由不起分别而视天界地狱相等;耳闻声尘而不作分别,无论他人是毁是誉,终归不起欣喜心、沮丧心;鼻闻香尘而不作分别,能使厕室化作香殿;舌尝味尘而不拣择甘苦;身感触尘而无意于涩滑软硬,以至能够令刀箭化为天华;意触法尘,而不随逐诸法,由不随虚假打转,心中自定,陶冶涵养,终归显出真心本性。
49、某种意义上讲,或许是画蛇添足,但纯粹是为了让大家看到什么是六根六尘。
50、一身正气立天地;两袖清风朝天见;三思而行勿失足;四海乘风灭杂念;五斗折腰非英雄;六尘不染人自廉;七情六欲勿放纵;八荣八耻记心间。
51、六尘不染能归一,万劫安然自在行。
52、则六根六尘六识之十八界皆无界限矣。
53、然而却不知此攀缘六尘所产生于心中之影像,皆属外在客尘,本无自体。
54、一心一意教书,两袖清风育人,韦编三绝治学,四书五经通阅,六尘不染授业,七步成诗才气,八方桃李遍地,九洲学识无敌,十全十美第一。教师节快乐。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