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句:zhāng jù 基本解释:(1) [chapters, sections, sentences and phrases]∶古籍的分章分段和语句停顿(2) [syntactic and semantic analysis of ancient writings]∶分析古文的章节和句读复习五经,皆训诂大义,不为章句。——《后汉书》●详细解释:1. 诗文的章节和句子。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简编朽絶,亡失者多,或杂续残缺,或脱去章句。” 唐 刘知几 《史通·补注》:“文言美辞列於章句,委曲叙事存於细书。”2. 剖章析句。经学家解说经义的一种方式。亦泛指书籍注释。《东观汉记·明帝纪》:“亲自制作五行章句。每饗射礼毕,正坐自讲,诸儒并听,四方欣欣。”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空守章句,但诵师言,施之世务,殆无一可。” 唐 柳宗元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马融 、 郑玄 者,二子独章句师耳。”《老残游记》第九回:“只是儒教可惜失传已久, 汉 儒拘守章句,反遗大旨。”3. 指文章、诗词。 南朝 梁 沉约 《<梁武帝集>序》:“ 汉高 、 宋武 ,虽闕章句,歌《大风》以还 沛 ,好清谈於暮年。” 唐 白居易 《山中独吟》:“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 唐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间章句动风雷。”★◎ 章句 zhāngjù(1) [chapters, sections, sentences and phrases]∶古籍的分章分段和语句停顿(2) [syntactic and semantic analysis of ancient writings]∶分析古文的章节和句读复习五经,皆训诂大义,不为章句。——《后汉书》★章节与句读。 【造句】阅读古书要先分清章句,才能做进一步的研究。 ★章,诗文意义具全的一个段落。句,语意完全的词组。分析文字的章节与句读。《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尝受齐诗,意不能守章句,乃辞况,欲就边郡田牧。」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向常侍〉:「探道好渊玄,观书鄙章句。」
1、要像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所说的那样:“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
2、读经如果不探究其中的义理,只留心章句训诂,那就像买椟还珠一样,读再多也没用。
3、河上公章句考》等多篇重要学术论文,奠定了他在道教文化研究领域中的拓荒者的学术地位。
4、《河上公章句》称:爱情重施,髓满骨坚。
5、裴度は文章にも一家言あり、当時韓愈が唱えていた「古文」への復帰に対し、「文の善し悪しは気品の高下、思いの深浅によって異なるのであり、章句の技巧とは関わりない」という意見を残している(『寄李翱書』)。
6、然而善属文,往往沈吟章句,怨慕者久之。
7、流传既久,鱼鲁杂糅,篇第错落,致难卒读,因以聚珍本为主,而辅以张惠言读本,□文绍刻本,缺文错简,重加厘正,又复采到代之旧文,及先儒之成说博稽旁讨,通究本末,篇义章句,皆栉梳而理解之。
8、出处《周书?儒林传论》:“其沉默孤微者,亦笃志于章句,以先王之道,饰腐儒之姿,达则不过侍讲训胄,穷则终于弊衣箪食。
10、传下》:“当其亡事也,章句之徒相与坐而守之,亦亡所患。
11、《孟子?离娄章句》有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13、辛卯,初令郡国举孝廉,限年四十以上,诸生通章句,文吏能笺奏,乃得应选;其有茂才异行,若颜渊、子奇,不拘年齿。
14、起初致力于宋词的研究,著有《四声钩沉》、《疚齐词论》、《宋曲章句》、《倾杯考》、《东鳞西爪录》、《新?定云谣集曲子》等书,?编订了不少宋词的校记。
15、林悦致仕归田,旦夕思念先帝仁宗所赐《题谱诗》,遂摘其“故家乔木蟠根大,深谷猗兰奕叶鲜”章句,手书一联悬之府第大门两侧,邑人起居郎蔡京闻之,诏上圣旨差遣林悦到京,悦答使者云:“臣回家不得见圣上(音容),悬此在门,出入知见圣上也。
16、又吸收《河上公老子章句》及《太平经》中“五脏神”的观念,发展为三部八景二十四神之说,认为人体各部位都有神灵居住。
17、《五苦章句经》“人身难得,六情难具,口辩难中,才聪难致,寿命难获,明人难遭,直言难有,大心难发,经法难闻,如来难值。
18、然而, “信而好古”与“学而优则仕”的信仰阻碍了中国版权法观念的形成,前者没有发展出士绅对自己作品私有的意识,后者没有使士绅在之后的发展中独立出来。古文经学家认为“六经皆史”,孔子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圣人,六经不过是他将前代史料加以整理,作为传授弟子后人的教科书而已,所以解经多侧重说解章句训诂、名物典章。
19、《孝经纬》九种:《援神契》?《钩命诀》?《中契》?《左契》?《右契》?《内事图》?《章句》?《雌雄图》?《古秘》。
20、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
21、叙述西汉儒学,应该看到多数阿世取容的章句小儒,也应该看到少数同情人民的正统儒者。
22、学为章句,博而不精,性宽容,多技艺,善书。
23、自幼读书,博通经史,不好章句,十余岁即有文誉,为父辈东林人士所重。
24、《文心雕龙?章句》:“随变适会,莫有定?。
25、涉猎书史,不为章句学”(《北史?来护儿列传》)。
26、除了杀生害命;亲近邪恶;行为违反正理;男子奸淫毒害妇女;妇女贪淫、泼悍,妒恨;损害妇女名誉节操;偷盗财物,昧心耍赖;忘恩报怨;以及在生时执迷不悟,即使见闻劝善的文章句子,也不立即悔改的人以外,一概轻易地减刑。记载于《帕拉马底戛》经典中的左抵派戒律有:不准偷盗、不准杀生、见杀不吃、不准喝酒;不准卖刀枪;不准调戏别人的妻子;不准欺哄别人;不准拿鱼摸虾;僧人家庭不得饲养猪、鸡、鹅、鸭;不去朝拜外寨佛寺和僧侣;不信鬼神;死了人不能哭;拒绝杀生害命的人进寨。
27、今不依章句,妄生穿凿,以遵师为非义,意说为得理,轻侮道术,浸以成俗,诚非诏书实选本意。
28、作者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谶纬与章句之学并出,在形式上皆有齐学迂诞发挥的解经风格,至东汉被人们目为一类”。
29、则其所谓穷经者,章句之末耳,此学者之大患也。
30、政治与学术之间的汉代章句学
31、末世清谈之风盛行以来,读书人拘泥于章句,只会背读师长的言论,用在时务上,几乎没有一件用得上。
32、涉猎书史,不为章句学。
33、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未有主强盛而辅不飘逸者,兵卫不华赫而庄整者。
34、璇玑辞也称璇玑图诗,唐武则天《璇玑图序》说“五色相宣,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章句。
35、幼年丧父?得母长孙氏教导,7岁诵《孝经》,后遍读五经,重大义而不为章句之学,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的志向。
36、鲁地有儒者虽皓首穷经,却死守章句,不懂经邦治国之策。
37、更有剽窃雷同,即章句亦多,茫茫然也。
38、摘要黄侃先生《文心雕龙札记》揭示了“章句”的几个不同涵义。
39、然而,由于谯定对《易》经中“见乃谓之象”一句的理解与之后的朱熹的理解有所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二人在学《易》的顺序上的分歧乃至在如何格物穷理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上的认识差异,招致了朱熹的强烈不满和尖锐批评,朱熹在乾道九年(1173)撰成的《伊洛渊源录》中遂不为谯定立传,大大贬低了谯定的学术地位,削减了谯定在文人士林中的影响力,加之谯定一生长期隐处,交游甚少,虽然两次受到朝廷征召,均因政见不合,未有正式任职而不及“通显”,故有关记载较少,著述散佚颇多,这是后人对谯定学术思想不够了解的原因。这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予以论证:其一,《大学章句》及其“格物致知”补传草定于淳熙之初;其二,朱子在淳熙初年《答江德功》中所初步表达的格物致知思想,实际上是后来《大学章句》“格物致知”补传中的重要内容;其三,淳熙初年,朱子与吕祖谦共同编订的《近思录》中有“格物穷理”一卷,该卷实际上表达了后来《大学章句》中的格物致知思想;其四,淳熙初年,“鹅湖之会”的朱陆之辩表明朱子的格物致知思想已经具有以“道问学”为先的特征。
40、《五苦章句经》说:“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持钢铁钗。《五苦章句经》中说:“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持钢铁叉。
41、綦毋潜诗歌章句挺拔不凡,色彩鲜明,善于抒发世俗之外的感情,如《春泛若郁溪》:“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42、第三章句法忽变,陡然一转,以“谁能”二句起兴,兴中有比,是在无可奈何的境地中发出的求援呼声,“谁将”二句,写诗人既不得归,只好托西归者捎信回家,是不得已而求其次。
43、出处:宋?朱熹《〈中庸章句〉序》:“而异端之说,日新月盛。
44、诸葛融学为章句,博而不精。
45、《<楚辞章句>叙》:“若夫怀道以迷国,佯愚而不言……虽保黄?终寿百年,盖志士之所耻,愚夫之所贱也。
46、他提倡发愿礼拜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和西天东土历代传宗判教,并翻传秘密章句诸祖菩萨等,对佛教采取各宗并重的态度。
47、七世祖仁,从同郡戴德学,著《礼记章句》四十九篇,号曰“桥君学”。
48、据《楚辞章句叙》和《九思叙》所记,王逸之所以作此书,主要是读《楚辞》而伤愍屈厚;又因屈原死后,忠臣贤士读屈作而高其节行,妙其丽雅;还因王逸与屈原“同土共国,悼伤之情与凡有异”;更是因为不满于班固对屈原与《离骚》的评价。
49、【出处】宋?朱熹《大学章句序》:“晦盲否塞,反覆沉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50、他所订的〈礼佛仪式〉(见《紫柏尊者别集》卷四),除发愿礼拜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外,还教人礼拜西天东土历代传宗判教并翻传秘密章句诸祖,这是他调和诸宗思想的具体表现。
51、该文探讨了章句的特征及其与传、说、故等注疏体裁的差别,章句与章句之学产生的时间,以及章句之学兴盛和衰落的原因。
52、朱谦之《老子校释》以《道德会元序例》为考订书目,所用河上本除宋刊本外,更参考了《道德会元》听用章句白本。
53、他认为“文之异,在气格之高下,思致之浅深,不在磔裂章句,隳废声韵”,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寄李翱书》)。
54、《楚辞品鉴(插图本)》以明代夫容馆刊《楚辞章句》为底本,对该书收录的楚辞作品作简明扼要的校勘、注释、分段及全文品鉴,意在为广大楚辞爱好者提供一种版本可靠、文意疏通的楚辞读本。女命身强财星虚透被劫,男人缘多,容易与多名男子有感情肉体上的交往,大运流年遇财运时更加一发而不可收拾;如若羊刃在月令上,则会伤夫败夫,丈夫容易有车祸,事业不顺多败,身体不佳。
55、文重在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成相”的释义,全篇的用韵、章句,以及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等方面,对其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56、舞象采芹,弱冠□璐振臂,当国家之巨艰,读书鄙腐儒之章句。
57、又称陵夷作用。《<大学章句>序》:“教化陵夷,风俗?败。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