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化螟

爱造句 3年前 (2022-07-07) 新词造句 97 0

二化螟:èr huà mí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螟虫的一种。水稻主要害虫之一,也危害小麦、玉米甘蔗、茭白等。每年一般产生二至三代,寒冷地区只产生一代,温暖地区可产生三至五代。可用消灭幼虫,灌水灭蛹,灯光诱蛾,六六六等药物毒杀诸方法进行防治。★动物名。属鳞翅目。身体细长,前翅阔长,呈灰黄色,有褐黑色小点,后翅为三角形,呈白色。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幼虫常群聚在植物茎内穿孔蛀食,致使植物发生枯心或白穗的现象,是一种危害农作的害虫。繁殖甚速,在台湾一年可繁殖三至四代,为水稻、粟、玉米、甘蔗、茭白等的大敌。也称为「钻心虫」。

1、室内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转基因水稻对二化螟、大螟都表现明显的致死效应,但水稻生长后期的致死效果降低。

2、因此,可考虑将这些对鱼低毒的菊酯类农药作为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高毒农药的替代药剂和抗性治理的轮换品种

3、二化螟田间为害株率与为害丛率间的关系

4、二化螟水稻类群与茭白类群成虫羽化节律和交配节律研究

5、晚稻中后期二化螟为害特点及严重发生原因剖析

6、抗药性二化螟已成为当前我省水稻害虫防治中的重要课题。

7、田间管理:施足底肥,早施、重施分蘖肥;前期浅水促苗,中期湿润稳长,够苗适当晾晒,打苞孕穗期小水勤灌,灌浆成熟期浅水湿润交替;及时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以及其它水稻病害。

image.png

8、根据苏南实际,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应采取以栽培避螟为基础的综合治理措施。

9、对所获得的转基因植株的田间抗虫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的转基因植株对二化螟等鳞翅目害虫有明显的抗性。

10、已有研究表明:解毒酶活性升高、靶标不敏感性以及蛋白质的螯合作用与二化螟抗药性形成的关系密切。

11、频振诱杀灯对二化螟成虫也有一定的诱杀作用。

12、钻心虫,又叫三化螟,二化螟。

13、在对水稻产量损失率测定的基础上,探讨并建立了二化螟的化学防治经济阈值静态模型。

image.png

14、晩生稲の白穂株にあるニカメイチュウの虫齢は分散している、3?6齢の幼虫が多いため、それぞれの年齢の幼虫の脱出比率はすべて70%より低い。晚稻白穗株中二化螟虫龄较分散,3?6龄均有,各龄幼虫浸出的比例均低于70%。

15、植物性复配农药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16、二化螟幼虫摄入致死剂量苏云金杆菌后,病变肠道外壁聚集厚薄不一的血细胞层。

17、赣西北稻区二化螟发生特点及抗药性治理对策

18、水稻二化螟防治标准

19、宜春市近五年二化螟发生严重原因浅析

20、在黑龙江省尚志市和方正县对应用二化螟性诱剂诱杀雄性二化螟成虫进行了试验

21、2005年早季稻田一代二化螟重发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22、防治水稻二化螟施药技术探讨

23、苏南稻区二化螟上升原因及对策探讨

24、卵会在7至10日内孵化由蛹至成虫需时7至13日而卵至卵的周期则平均约为3星期。二化螟水稻类群与茭白类群成虫羽化节律和交配节律研究

25、几种杀虫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

26、注意事项不宜用毒土法施药。防治水稻二化螟施药技术探讨

27、基于5年调查试验,结合国内外有关工作,提出吉林省水稻二化螟无公害防治技术体系。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