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罗:gān luó 基本解释:战国时秦相甘茂之孙。十二岁时为秦相吕不韦的家臣。吕不韦企图攻赵,他自请出使赵国,说服赵王割五城给秦国,并将赵所攻取的部分燕地给秦,因功任为上卿。●详细解释:战国时秦相甘茂之孙。十二岁时为秦相吕不韦的家臣。吕不韦企图攻赵,他自请出使赵国,说服赵王割五城给秦国,并将赵所攻取的部分燕地给秦,因功任为上卿。★人名。战国秦下蔡(今安徽省凤台县)人,生卒年不详。年十二,事秦相吕不韦使赵,游说赵王割五城以事秦,回国后封为上卿。
1、几派分争,嬴政心焦,跃跃欲试,甘罗则诫此时嬴政不宜显露大志,需韬光隐晦,疏学重嬉。
2、晶儿急得发哭,捧着将尽残香让甘罗快想答案,又快言快语怨子楚成心要杀甘罗,才出此怪题。
3、行宫主祀供奉东岳仁圣太帝,龛前配祀甘罗、姜尚、范增、石崇、彭祖、颜回“六不足”神像。
4、甘罗十二岁拜相,就是典型的有志不在年高。
5、浓厚、自由的学术氛围是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百家争鸣还需要有高水平的不同学术流派、敢想敢说的精神和习惯,我们在这方面与美国的一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甘茂攻打宜阳向武王的表白,既反映了他作为“羁旅之臣”的后顾之忧,又表现了他攻打宜阳胸有成竹的智谋和才干;甘罗对丞相吕不韦的反驳则表现出一位少年政治家年少气盛,敢想敢说敢做的鲜明性格。
6、崇祯末年,县城迁至甘罗城,驿站亦随迁,“其(驿丞)僦民舍以居。
7、小黄香九岁温席泰香,秦甘罗一十二岁身为宰相。
8、碧云把消息暗中通知田卓,赵王知道甘罗这次出使赵国目的,是为讨回燕国十一城,赵王早已知道甘罗聪明绝世,扶助嬴政,赵王一心想把甘罗除掉,所以设下阴谋,在路上安排死士,准备把甘罗杀掉。
9、如甘茂攻打宜阳向武王的表白,既反映了他作为“羁旅之臣”的后顾之忧,又表现了他攻打宜阳胸有成竹的智谋和才干;甘罗对丞相吕不韦的反驳则表现出一位少年政治家年少气盛,敢想敢说敢做的鲜明性格。
10、游击队、地下工作者以及由亚速海区舰队输送到塔甘罗格、马里乌波尔(日丹诺夫)、奥西片科(别尔江斯克)等地域登陆的登陆兵,对解放顿巴斯起了巨大作用。
11、甘罗,战国时楚国下蔡(今安徽颍上)人,战国时代著名大臣甘茂之孙,从小聪明过人,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小小年纪拜入秦国丞相吕不韦门下,做其才客。
12、依托玉玺桥遗址、甘罗臣相遗址的优势,引入“浙江天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和“浙江万润建设有限公司”,已在打造滨玉度假中心村,成为南陵县一流的集旅游、度假、休闲于一体的胜地。
13、甘罗盯着焦远,很是意外,这个一字不识的愚童竟然真的来参加县试了,心中不屑:“愚蠢儿戏!”。
14、甘罗:大王,甘罗自幼听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15、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
16、天历元年(1328年)县尹达鲁花赤哈麻又因甘罗城地僻水恶,居民甚少,迁县城于小清口之西北。
17、第十八卷:“假如甘罗十二岁为丞相,十二岁上就死了,这十二岁之年,就是他发白齿落、背曲腰弯的时候了。
18、甘罗去见张唐,分析天下大势。
19、至今在莆阳大地还流传着这样的佳句:“戴大宾一时无对,曹子建七步成章,甘罗十二为宰相,大宾十九中探花。
20、莫说两季年轻,甘罗十二,八岁康熙帝。
21、英才早发,得丹青天子圣意点识,遂成一代图国甘罗42;靓彩纷施,融绘史诸贤妙技精华,以展千里锦绣江山。
22、少庶子甘罗曰:“君侯何不快甚也?
23、《甘罗十二为使臣》中赵王曾赞甘罗:“正所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24、此外,罗斯托夫也是一个重要的铁路枢纽:从西面来的是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塔甘罗格线;从北面则是沃罗涅日-沃罗斯罗格勒线,它在里恰亚地区东转通向斯大林格勒;从南面来的是通过诺伏洛希斯克,阿尔马维尔和图阿普谢的铁路线;从东南面,斯大林格勒来的铁路穿过沙尔斯克地区。
25、我为公孙舍子程婴匿孤义重如山而扼腕,我也为晏子二桃除三害的智慧所折服;我为伍子胥微服过昭关而担惊,我也为孙武演阵执法斩美而击掌;我为甘罗少年得志而高兴,也为荆轲刺秦王图穷匕首见而吃惊;我为管仲强齐而欢欣,我也为孔丘四处碰壁而遗憾。
27、于是嬴政整日与思琴、碧云嬉戏,与甘罗斗草、斗鸭。
28、皇上见十二岁的甘罗有胆有识,便当场封他为丞相。
29、甘罗十二上卿少矣,而伯益五岁掌火尤少。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