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墓:lǔxùnmù 基本解释:在上海市鲁迅公园内。鲁迅遗体原葬于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逝世二十周年时迁葬于此。墓用花岗石砌筑,面积1600平方米。墓穴后有壁式墓碑,上刻毛泽东的题词:“鲁迅先生之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解释:在上海市鲁迅公园内。鲁迅遗体原葬于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逝世二十周年时迁葬于此。墓用花岗石砌筑,面积1600平方米。墓穴后有壁式墓碑,上刻毛泽东的题词:“鲁迅先生之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鲁迅墓位于四川北路2288号鲁迅公园(原虹口公园)内西北隅。
2、获奖作品诗歌《写在鲁迅墓前》、散文《天命述怀》和小说《老子认输》。
3、九月内山参加由许广平主持的鲁迅墓整修工作。
4、虹口公园有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墓地和鲁迅纪念馆,吸引了更多的游人。鲁迅墓地处万国公墓东侧下区,占八穴位置,每穴长366公分、宽183公分,总面积53.6平方米。
5、同年3月,鲁迅墓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当时的鲁迅墓很简单,鲁迅的灵柩上只是一个土堆,墓穴后面立了一块梯形的水泥墓碑,碑的上端,镶着高38厘米,宽25厘米的磁制“鲁迅先生之遗像”,像下面是鲁迅之子周海婴所书“鲁迅先生之墓”六个字。
7、鲁迅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6年鲁迅逝世20周年时,鲁迅墓由万国公墓迁葬于此。
8、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9、因为当时校址毗邻鲁迅纪念馆、鲁迅墓及鲁迅故居,遂于1967年将校名改为“鲁迅中学”,“文革”后由初级中学变为完全中学,1996年由东江湾路120号迁址于广中路100号,与原长风中学合并,使所在市区享有一定声誉的普通完中。
10、和鲁迅墓的简单情况。
11、1961年,新建的鲁迅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鲁迅故居是冷清的,鲁迅公园是喧哗的,鲁迅墓地是寂寞的。
13、纪念亭位于鲁迅墓南端的土丘上,与墓地构成轴线。
14、1964年7月,确定鲁迅墓的保护范围。
15、生前好友内山完造的资助下,许广平改建了鲁迅墓,改建后的鲁迅墓,占地64平方米,
16、民国36年夏,许广平设计绘制“鲁迅墓园图”,按图改建后的墓为正方形,南边正中入口,三步石级,迎面是4只(1大3小)供瞻仰者插花的胖肚形毛石花瓶,后是墓椁,再后为野山式墓碑,碑顶左右呈圆形,碑身斜向凿多条宽沟,碑面嵌有黑石板,上镶椭圆形瓷制鲁迅遗像,像下刻周建人所书“鲁迅先生之墓,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生于绍兴,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卒于上海”的阴文贴金碑文。
17、上海鲁迅纪念馆以鲁迅纪念馆的生平陈列、鲁迅墓、鲁迅故居三位一体。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领导的关心下,1956年,鲁迅墓迁置于虹口公园(即今鲁迅公园)内。
19、鲁迅墓位于公园的西北隅,周围怀抱着苍翠的松柏、香樟、广玉兰等常青树和鲁迅生前喜爱的花木,显得宏伟而苍翠,庄严而朴素,体现了鲁迅先生独特的性格和崇高的人格力量。
20、公园扩建和改造的总体布置是以鲁迅墓和纪念馆为主体,保留几片大草坪,形成疏朗开阔的空间,适当配置少量园林建筑,并以道路、湖池、树丛、山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1、鲁迅墓碑由夫人许广平亲自设计图样。
22、八一三战火中,公墓遭破坏,鲁迅墓地杂草丛生,瓷像破裂缺损,树木稀疏不齐。
23、毛泽东亲自为鲁迅墓题字,并多次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向鲁迅学习。
24、因为当时校址毗邻鲁迅纪念馆、鲁迅墓及鲁迅故居,遂于1967年将校名改为“鲁迅中学”,“文革”后由初级中学变为完全中学,1996年由东江湾路120号迁址于广中路100号,现在位于广中路132号,与原长风中学合并,使所在市区享有一定声誉的普通完中。
25、十一月十九日,内山在上海瞻仰鲁迅墓,参观上海鲁迅纪念馆。
26、下午,木刻界二十余人前往万国公墓鲁迅墓前敬献花环,缅怀导师鲁迅先生。
27、鲁迅墓、纪念馆以及部分园林建筑设计由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陈植、汪定曾负责。
28、1956年,党和人民政府迁移重建了鲁迅墓。
29、上海鲁迅公园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园内分瞻仰区、文娱活动区、风景游览区三大功能区,建有鲁迅墓园、鲁迅纪念馆、纪念亭、中日友好纪念钟座、梅亭、梅园等纪念性主题景点;还有樱花园、松竹梅苑、百鸟青山、湖光岛影、柳堤姿色及上海最高的人工瀑布、上海城区唯一的生态岛等自然景点。
30、集团拥有全国第一个专业足球场,全国第一批国务院颁布的重点保护文物??鲁迅墓,上海最早开放的公用游泳池,闻名中外的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中国第一个为当代艺术服务的专业化现代美术馆等。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