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dùsh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指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或诗集。宋严羽《沧浪诗话·考证》:“旧蜀本杜诗并无註释。”巴金《家》二四:“杜诗説:‘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杜诗,包含两个内容,一,人物杜诗;二,杜甫律诗。一,杜诗:河南汲县(今河南省卫辉市)人。光武帝时,为侍御史。建武七年(公元31年),任南阳太守时,创造水排(水力鼓风机),以水力传动机械,使皮制的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铁炉,铸造农具,用力少而见效多。他还主持修治陂池,广开田池,使郡内富庶起来。有“杜母”之称。南阳人称赞说:“前有召父(召信臣),后有杜母”。二,杜诗,清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所说的“六才子书”之一,即杜甫律诗。“六才子书”为《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
1、而李白喝的是苦闷之酒,孤独一人,自然没有那份闲适之情了,所以酒醉也不能遣闷。在杜诗中,原不乏歌咏优美自然风光的佳作,也不乏抒写潦倒穷愁中开愁遣闷的名篇。
2、《后汉书?杜诗传》:“陛下亮成天工,克济大业,偃兵?文,?帅反旅,海内合和。
3、杜诗集古典诗歌艺术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发展,内容广泛,感情深挚,沉郁顿挫,典丽淡远,千汇万状,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沧桑变迁,被称为“诗史”。
4、鉴于杜诗的成就,人们将他与召信臣相提并论,赞誉他们为“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5、称《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为“六才子书”,拟逐一批注,但仅完成后二种,《杜诗解》未成而罹难。(14)六才子书:依《沉吟楼诗选》所附《唱经堂遗书目录》,次第为《南华经》(《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
6、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说:“上章(指《九成宫》)以伤乱作结,本章(即《玉华宫》)以忧老作结。
7、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金圣叹的全部评点成就,对金圣叹诗文选、评点春秋战国才子书、评点秦汉两晋才子书、评点唐宋才子书、评点历代才子书补遗、评点诗经、古诗、唐诗、宋词、评点第四才子书?杜诗解、评点第五才子书《水浒传》、评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等。
8、《与人书》之二:“辱示长笺,词旨过重。词旨颇鄙,注文尤谬,又出师古注杜诗之下。
9、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10、杜诗‘铜盘烧蜡光吐日’,其猛烛乎?
11、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一:“诗人多用方言,南人谓象牙为白暗,犀为黑暗,故老杜诗曰:‘黑暗通蛮货。
12、一百零他反对元明以来过分拘泥于诗法而产生的学杜流弊,主张通过妙悟和反复涵咏学习杜诗的精髓。
13、自《诗经》以降,民间乡土历来是书面语言重获生机的活水之源:十五国风、古诗十九首、陶潜文章、李杜诗篇……乡土是文化的精神故乡,更是源流不竭的语言宝藏。
14、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15、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16、遗著有《杜诗补遗》、《梅月斋永言》、《看山青暇集》各若干卷。
17、他倾力批点的“六才子书”《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仅完成后二种。
18、清金人瑞《长夏读杜诗有怀明人法师却寄二十四韵》:“冬春惟眼泪,玄肃最微辞。
19、评论杜甫诗,他给了“高、大、深”三个字,说杜诗“吐弃到人所不能吐弃,为‘高’;涵茹到人所不能涵茹,为‘大’;曲折到人所不能曲折,为‘深’。
20、李杜诗坛吾欣赏,迄今皆通习为之。
21、杜诗云:“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
22、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23、廊内容纳石碑百余通,内容大都为杜诗,汇聚国内外著名书画家的墨宝,真、草、隶、篆古今书法各具特色,其书法艺术精湛、结构严谨、雄深苍浑、骨气洞达、爽爽有神、挥洒自如、浓淡有趣、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堪称一绝。
25、杜诗“秋风?吸吹南国”,则歙与?吸一也,字有古今,音有楚夏,类如此,聊举其略耳。
26、作为一个浑涵汪茫、千汇万状的诗人,杜诗的风格除“沉郁顿挫”之外,清新、秀丽、明快、俊逸等等无不兼备。
27、一树一石,一人一物,几于杜诗韩碑,无一字无来历。
28、安史之乱,歌舞升平不再,诗风剧变,也才有了杜诗“痌瘝在抱”的重大转变,从这个意义而言,说安史之乱铸就了诗圣杜甫,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29、他将《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合为六才子书,准备逐一评点,仅完成第五、第六两种。
30、萧云从曾精研杜诗,著有《杜律细》一卷。
31、所以,张会在《杜诗府粹》里说,这几句“大经济语,借戍卒口说出”。
32、杜诗对宋金词人如周邦彦、苏轼、辛弃疾、元遗山等影响很大,其中以元遗山最为显著和独特。
33、在林为民拿到证据发起反击、有可能经杜诗泉牵出雷正福的时候,武刚以省政法系统最高领导的名义向他表示慰问,既是示弱,又是示威。
34、著作较多,有《滋兰堂诗集》、《滋兰堂文集》、《礼记类编》、《云旅词》、《念旧词》、《奇姓编》、《充安斋杂集》、《今雨轩诗话》、《杜诗补注汇》、《黎岐杂记》、《平黎议》等。
35、据李重华《贞一斋诗说》的记载,他曾见到王士?私下信手涂抹杜诗,因此曾指斥他为“矮人观场”。
36、在杜诗中也是别具一格的名句,叶梦得曾指出:“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
37、清代杜诗注疏契合了考镜源流、经世致用的学术背景,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精神寄托。
38、“去马来牛”,杜诗用《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小渚崖之间,不辨牛马。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39、杜诗语词考释商略
40、《〈杜诗举隅〉序》:“一览之顷,纲提领挈,不待注释而其大旨焕然昭明矣。
41、“函盖乾坤”指绝对真理遍布天地之间,函盖整个宇宙;“目机铢两”指师家为断除学人烦恼妄想,超越语言文字,促使学人内心顿悟;“不涉万缘”,指师家应机说法,施行活泼无碍的化导。余尝戏为学子言:老杜诗亦有此三种语,但先後不同,以'波飘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为函盖乾坤句,以'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为随波逐浪句,以'百年地迥柴门辟,五月江深草阁寒'为截断众流句。
42、杜诗中还有几种句式是应当引起注意的,包括:1、特殊兼语句,2、特殊述宾句,3、特殊判断句。
43、或作云:“唯老杜诗不类此格。
44、清钱谦益《读杜诗小笺下?秋兴》:“戎虏交侵,海内版荡。
45、(陶渊明)“屏迹躬耕,托意诗酒”和杜甫“抚时感事、爱国忧君”(《与友人论陶杜诗》)的作品。
46、其后,再由综观编者评选基准、选集编排、读者接受等多重角度,以王士祯《古诗选》为中心来探究常规诗选集在创建典律时,对前代典律的接受状况:其中由《古诗选》对杜诗典律的表面继承与意义转移、对五古、七古诗典律的辨体诠释与总结,以及清中叶《今体诗钞》等选集对《古诗选》的接受与误读…等,皆足以验证常规诗选集的典律交替,大多采取先继承前代、再渐进转换新典律的作法;且其典律的选立每先以辨体之正变为前提,再考量艺术价值的高低;而于各体名家典律的选择与诠释上,则通常可作为其论诗趋向的具体指针。
47、杜诗:“我欲相就沽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
48、杜诗传》:“七年,迁南阳太守。
49、宋朝杨亿派称他为“村夫子”;明朝王慎中、郭子章指责说他诗中常见“拙句累句”;宋朝黄彻在“巩溪诗话”中说他常“数物以个,谓食为吃,甚近鄙俗,独杜诗屡用。
50、杜诗有“凤子”,亦对“凫雏”。
51、杜诗“一箭正坠双飞翼”,黄山谷注作“一笑”,盖
52、在吉林省工作期间,冯文炳主要从事文学教学和文学研究,先后讲授《写作实习》、《杜诗研究》、《鲁迅的小说研究》、《新民歌》、《美学》等课程。
53、在惠州西湖畔夜登合江楼时,感于景色与杜诗有相似之处,便依其句,以“残夜水明楼”为韵,作《江月》组诗五首,发端处以更点为序,依次为:“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波”;“二更山吐月,幽人方独夜”;“三更山吐月,栖鸟夜惊起”;“四更山吐月,皎皎为谁明”;“五更山吐月,窗迥室幽幽”。
54、宋文天祥《<集杜诗?祥兴>序第三十六》:“行朝依山作一字阵,帮缚不可复动,于是不可以攻人,而专受攻矣。
55、清薛雪《一瓢诗话》:“杜诗云:‘毫发无遗恨,波澜独老成’,最为诗家传灯衣钵。
56、左绵”是来绵阳代称,“左绵”一词出于晋人左思《蜀都赋》语:“左绵巴中、百濮所充”,原意并非指绵阳,因隋开皇五年建绵州,州名出现“绵”字,加之绵州地处成都东北方,符合古地理方位“左”方,故杜诗《海棕行》云:“左绵公馆清江?、海棕一株高入云。
57、杜诗手迹石刻。
58、东汉时期的杜诗,任南阳太守,曾创造水排(水力鼓风机),以水为动力铸造农具,见效大又省力,比欧洲同类产品早了1100年,又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因此被当地尊称为“杜母”;著名的两位大臣杜林和杜密,杜林在光武帝时,官至大司空,在学术方面因博洽多闻,被誉为通儒,后世之人称其为“小学之宗”;杜密,在任太山太守、北海相时,以惩治为恶的宦官子弟而闻名,后官至太仆,被太学生称为“天下良辅”。
59、宋曹诗学精深,著有《杜诗解》、《会秋堂诗文集》传世。
60、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再一掷,有么么二,则朗诵杜诗“佳人雪藕丝”句,免饮。
61、清金埴《读<杜诗详注>》诗:“杜陵遗老才非凡,诗史诗圣称名咸。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